中西部第一! 科創板開市一周年 「成都軍團」總數已達4家

2020-07-26     成都科技

原標題:中西部第一! 科創板開市一周年 「成都軍團」總數已達4家

2020年7月22日,國內資本市場的「改革試驗田」科創板迎來開市一周年。在這個資本的「競技場」上,科創板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從最初的25隻股票擴容至目前的133隻,總市值達到25388億元。

面對資本市場這一改革機遇,成都企業自然不會缺席。

科創板運行一周年以來,成都先導率先登陸科創板,成為西南科創板第一股,隨後秦川物聯、盟升電子、苑東生物也先後通過科創板上市委審核。本周一,專注於綠色農業生物科技的成都新朝陽作物科學股份有限公司申報科創板上市已獲受理。至此,成都上市、過會企業已達4家,科創板獲受理(含已註冊)的企業共10家,科創板「成都軍團」逐漸成軍。

看融資

133家企業實際募資達2059.99億元

去年7月22日,科創板在萬眾矚目中鳴鑼開市,首批25家公司登台亮相。一年後,科創板上市公司數目也由25家增加至133家。截至目前,科創板上市公司累計融資跨越2000億元,有力地支持了科技發展和創新創業。

上海證券交易所舉行的科創板首批公司上市儀式現場。(新華社記者 方喆攝)

據統計,133家科創板公司IPO計劃合計募集資金1537.13億元,實際募資總額為2059.99億元,極大程度上支持了科創企業發展。科創板成立之初的一大目的便是暢通科技、資本和實體經濟的循環機制,加速科技成果向生產力轉化,支持有發展潛力、市場認可度高的科創企業發展壯大。中芯國際募資532億元,中國通號募資105億元,君實生物募資48億元,此三家企業融資額居前。88家公司募資規模超預期。例如,石頭科技原計劃募資14.52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將用於新一代掃地機器人項目、商用清潔機器人產品開發項目、石頭智連數據平台開發項目等,公司實際募集資金總額達45.19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科創板為研髮型、成長型企業提供了快速融資渠道。從接收材料、接受審核、上市委會議、報送證監會、證監會註冊,到最終發行上市,時間大幅縮短,效率不斷提高。比如,中芯國際6月1日獲得受理,6月19日過會,6月29日註冊獲批,7月16日鳴鑼上市,用時僅45天。

看市值

133家企業總市值逾2.5萬億元

從2019年7月22日首批25隻股票上市,到2020年7月21日,科創板上市公司達133家。資本市場對於科創板表現出熱烈追捧。統計顯示,132家公司的上市首日平均實現158.67%的開盤漲幅,開盤漲幅在200%以上的公司有38家,占比28.8%。截至7月21日收盤,科創板上市企業共133家,總市值達25388億元。

從上市首日收盤價看,出現破發的僅有建龍微納,上市首日收盤價為42.35元/股,發行價為43.28元/股。截至7月20日,公司收盤價為54.26元/股,回到發行價上方。國盾量子上市首日漲幅為923.91%,創出A股新股上市首日最大漲幅紀錄。2019年7月22日,科創板開市首日便誕生了首家市值千億元的公司——中國通號。過去一年,眾多資金追捧科創板優質企業。截至7月21日收盤,中芯國際、金山辦公、滬矽產業、中微公司、瀾起科技、寒武紀6家公司市值超千億元。

從目前情況看,科技造就了許多億萬富豪,不少科創板公司的實控人身家超過百億元,他們往往都是掌握核心技術的企業創始人。7月20日,寒武紀上市,盤中市值一度超過1000億元,截至收盤,市值為850億元。公司實控人陳天石直接持股29.87%,對應身家為254億元。加上此前在科創板上市的公司,已有10家公司實際控制人身家超過100億元。

7月20日,估值1萬億元的獨角獸螞蟻集團宣布將在科創板和港交所同步發行上市,科創板發展迎來新的里程碑。上交所指出,這體現了科創板作為中國科創企業「首選上市地」的吸引力和國際競爭力。作為中國資本市場服務國家創新驅動戰略和優質科創企業的主市場,科創板經過一年多的實踐,支持科創企業發展壯大的集聚引領效應不斷增強。上交所將堅守科創板定位,繼續支持更多優質企業申報科創板,做優做大科創板,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看成都

科創板「成都軍團」總數居中西部第一

隨著成都新朝陽本周申報科創板上市獲受理,科創板成都軍團持續擴軍。在科創板的城市地圖中,已有4家成都企業獲准科創板上市,科創板「成都軍團」總數居中西部第一。

其實直到今年2月成都先導上市,成都企業才敲開了科創板的大門。實現「破冰」後,成都企業加速衝擊科創板。今年4月16日,成都先導率先上市,成為西南科創板第一股。截至目前,成都先導總市值已經接近200億元。隨後不久,秦川物聯也順利過會。6月3日,盟升電子首發申請獲審議通過。6月10日,苑東生物首發申請獲審議通過。此外,成都新朝陽、聖諾生物、歐林生物、智明達、成都極米科技、成都縱橫自動化6家公司的科創板上市申請也先後獲得了上交所的受理。至此,成都在科創板獲受理(含已註冊)的企業共達到了10家,科創板「成都軍團」逐漸成軍。

4家企業成功衝刺科創板,譜寫了成都科技企業的新篇章。成都先導董事長李進表示,科創板上市對企業而言是一個新機遇。「先導的發展,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證明成都創新創業的環境和營商環境是相當好的。未來,我們將繼續深耕生物醫藥行業,繼續深耕在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李進認為,科創板開板這一年,初步發揮了科技創新的引領和示範作用,其整體科創屬性和成長性大家有目共睹,各類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在科創板中都呈現出較高的聚集程度。對於生物醫藥企業來說,這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信號。

市級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成都科創板上市企業呈現「發行一批、準備一批、在審一批、輔導一批」的良好局面。下一步我市將持續推動科創板上市工作,搶抓國家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重大機遇,大力落實市委市政府的創新驅動和科技強市戰略,進一步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促進成都西部金融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看這4個企業

有何硬核科技?

隨著科創板正式開板,面臨資本市場這一重大機遇,成都高科技企業把握機會,衝刺科創板上市。繼成都先導上市後,秦川物聯、盟升電子、苑東生物也先後通過科創板上市委審核。截至目前,科創板「成都軍團」總數已經達到4家,居中西部第一。

這4家企業有何硬核科技?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成都先導

硬核科技: DNA編碼化合物庫(DEL)的設計、合成及篩選

4月16日,成都先導正式登陸科創板。這也是四川乃至整個西南地區首家登陸科創板的企業。成都先導是一家藥物發現領域的公司,主要依靠其核心技術——DNA編碼化合物庫(DEL)的設計、合成及篩選,為客戶提供早期藥物發現階段的研究服務。據介紹,目前成都先導已建成分子結構超過4000億種的DNA編碼小分子實體化合物庫。以此技術平台為基礎,成都先導已與多家跨國藥物公司及生物技術公司建立商業合作關係。

此次登陸科創板,成都先導擬將募集資金用於新分子設計、構建與應用平台建設項目和新藥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其中,新分子設計、構建與應用平台建設項目投入4.98億元,新藥研發中心建設項目投入1.62億元。此外,新藥研發中心建設項目是成都先導的下一步發展戰略規劃核心,將建設一處高標準的新藥研發場地以增加新藥研發實力。

秦川物聯

硬核科技: 核心技術與精密儀表製造融合併提供燃氣運營管理軟體

秦川物聯是成都第二家科創板過會企業。秦川物聯成立於2001年,公司是從事智能燃氣表研發、製造、銷售和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將精確計量、智能控制、數據通信、信息安全等核心技術與精密儀表製造融合,並提供燃氣運營管理軟體。智能燃氣表屬於戰略性新興產業中智能測控裝備製造的重點產品,符合國家能源結構優化、智慧城市建設和環境保護的戰略。

招股說明書顯示,秦川物聯本次擬向社會公開發行不超過4200萬股普通股股票,募集資金主要投向智能燃氣表研發生產基地改擴建項目、信息化系統升級建設項目、營銷網絡及服務體系升級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盟升電子

硬核科技: 導航天線、微波變頻、信號與信息處理等核心技術

6月3日,盟升電子首發申請獲審議通過。盟升電子成立於2013年,是一家衛星導航、衛星通信終端設備研發、製造、銷售和技術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主要產品包括衛星導航、衛星通信等系列產品,屬於衛星應用終端市場。根據募集資金規劃,盟升電子擬在成都市天府新區成都直轄區新興產業園打造衛星導航產品產業化基地和衛星通信產品產業化基地,引入高端生產、測試等設備,提升公司衛星導航產品和衛星通信產品的產能,有效提升公司及時響應客戶需求的能力。

苑東生物

硬核科技: 高端化學藥和生物藥的研發與生產

6月10日,苑東生物首發申請獲審議通過,在繼成都先導上市,秦川物聯順利發行,盟升電子過會後,苑東生物成為成都第四家通過科創板上市委審核的企業。苑東生物成立於2015年,是一家以研發創新為驅動的高新技術企業,以化學原料藥和化學藥製劑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為主營業務,已具備註射液、凍乾粉針劑、片劑、膠囊劑等多種劑型和化學原料藥的生產能力,並已布局生物藥領域。

苑東生物是首個科創板IPO「重返考場」的公司,去年4月公司首次「報考」科創板後,公司戰略調整主動撤回申請。今年4月,公司重新啟動IPO,二次衝擊科創板,備受市場矚目。在今年4月重新啟動IPO後,苑東生物準備充分,過會進程較為順利。在業內人士看來,苑東生物重返科創板「考場」具有一定示範效應,此次公司順利過會,有望激勵更多高端仿製藥企業「報考」科創板,對加速國產仿製藥替代進口藥具有重要意義。

部分圖據:上觀新聞、盟升電子官網、苑東生物官網、網絡等

責編:黃旖寧

值班編輯:何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gyOniXMBnkjnB-0zC0d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