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一線|走進西部(成都)科學城② 宇宙線研究中心預計本月竣工

2022-04-19     成都科技

原標題:科技一線|走進西部(成都)科學城 宇宙線研究中心預計本月竣工

宇宙線攜帶著宇宙起源、天體演化、太陽活動等重要科學信息,研究宇宙線及其起源是人類探索宇宙的重要途徑。

在稻城縣海子山上,以宇宙線觀測研究為核心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LHAASO,拉索),時刻捕捉著「天外來客」。

為破解宇宙線起源這個世紀謎題,成都啟動建設宇宙線物理研究與探測技術研發平台項目,打造四川天府新區宇宙線研究中心,將於2022年建設完工並正式入駐成都科學城鹿溪智谷。

四川天府新區宇宙線研究中心效果圖

據了解,該研發平台將建設宇宙線研究實驗室、探測技術研發系統等模塊,依託位於四川省甘孜州稻城縣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主要開展國際領先的宇宙線物理研究及相關技術的應用推廣。

目前,我們在西部(成都)科學城可以看到,研究中心大樓已經建設成形。據了解,該中心預計本月竣工驗收,年內建設完工並正式投用,未來將開展宇宙線物理及其相關探測技術的研究,更多拉索研究成果將從這裡產出。

四川天府新區宇宙線研究中心大樓已雛形初現

宇宙線研究中心即將投用

研究中心一共6層樓,建築外立面為淡黃和古樸紅配色,與中科院成都分院、天府興隆湖實驗室等科研機構相呼應。

與周圍方方正正的建築不一樣的是,研究中心大樓二樓部分有一個大平台。工作人員介紹,平台下方是一個裝配大廳。未來,拉索用到的野外大型設備,如口徑6米高的大氣切倫科夫望遠鏡的裝配和測試工作將在此進行。其他樓層分布了實驗室、數據室、潔凈間、暗室以及會議室,主要開展宇宙線物理及其相關探測技術的研究。

「去年,研究中心封頂,目前已經進入幕牆和內部清潔階段。」建設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預計本月竣工驗收,年內投用。

拉索觀測數據將在這裡解碼

在海拔4410米的海子山上,拉索時刻嚴陣以待,捕捉著「天外來客」,獲得了大量的宇宙線數據。

獲取數據之後,如何分析?「此前,拉索數據都是在中科院高能所分析,以後研究中心也將承擔這個重任。」研究中心工作人員介紹道。

研究中心將通過建立相應的宇宙線研究實驗室、探測技術研發實驗室、高海拔觀測及驗證實驗室,凝聚相關領域的頂尖隊伍,深度開展拉索的物理研究。開展甚高能伽馬天文、膝區宇宙線物理、暗物質等新物理探索、超高能中微子物理、極高能宇宙線物理研究。

同時,開展探測器關鍵技術的相關研究;開展技術研發過程中所涉及關鍵部件的測試與驗證。

構築全球宇宙線研究高地

「研究中心的人員主要來自LHAASO工程建設團隊,同時廣納一批人才、凝聚一批人才。」據研究中心工作人員介紹,將依託國家重大基礎設施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的實驗數據,吸引國際、國內專家深入開展宇宙線物理相關研究,未來計劃聚集上百位專業研究人員。

同時,研究中心堅持科研與教育並舉,出成果與出人才並重,緊密結合科研工作,培養高級科技創新人才,完善學科建設,帶動以宇宙線為核心的相關學科發展,為相關學科的交叉研究提供平台。

除了開展宇宙線基礎研究,未來,研究中心也將成為開放交流平台。中科院高能所研究員、拉索首席科學家、研究中心主任曹臻透露,未來研究中心將成為拉索的「大本營」,在這裡開展大量的交流活動、學術會議。

「有平台,有人才,有成果,研究中心將產生聚集效應,四川將成為全球宇宙線研究的高地。」曹臻說道。

此外,研究中心的建設與發展也有助於整合四川省在空間天氣、日地環境、大氣物理、高原氣候等方面的學科優勢,將成為四川省開展與宇宙線相關的交叉學科研究基地。

新聞連結

拉索已產生突破性的科學發現

拉索由中國科學院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與高能物理研究所聯合承擔,已於去年年底正式通過性能工藝驗收,並正式進入科學運行階段。

同時,科學成果也同期產出,並產生了突破性的科學發現,研究成果在國際上引起了廣泛關注——2021年度拉索項目發表具有代表性的期刊論文累計27篇、會議論文25篇,取得技術專利5項。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5月,拉索剛投入運行的1/2陣列,就在銀河系內發現大量超高能宇宙加速器,並記錄到能量達1.4拍電子伏的伽馬光子,這是人類觀測到的最高能量光子。該成果發表在《自然》上,被期刊專業副主編評價為「真正的突破」。

部分綜合:成都日報

部分圖據:成都科學城(ID:kchxjjj)、紅星新聞

出品:成都科技融媒體中心

你「在看」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66ac6265f97f3f0a4cacc8b2f3ae0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