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才算是活明白了!這位待退休人說:生活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

2019-12-11   樊登年輪學堂

這是年輪故事計劃的第148篇原創文章

關注私信回復「福利」,領取免費禮包


高盛民生於嘉興新塍鎮的一個小鎮里。他的事業就是運用《易經》傳播易學文化和進行風水勘測幫助他人解決一些問題。

當我問道他為什麼會喜歡上《易經》時,他跟我說起了他的童年,原來高盛明年幼時因為母親斷奶被父母寄養在村裡的某戶人家,數年後才回到自己的家裡繼續生活。

也由於上學時學習偏科導致中考沒有考上高中,畢業後的高盛民就直接工作了,當時被分配到了鎮上一座有名的冰箱廠——益友冰箱廠里去上班……

在工作之餘,高盛民出於業餘愛好經常會去閱讀一些經典文化和史書雜誌以及背誦一些古詩詞,在機緣巧合下高盛民相繼拜了之江詩社副社長洪晚川先生,浙江省詩詞學會會長王漱居先生,嘉興市書法家協會會長朱大熙先生,老畫家鄭傳缽先生,著名畫家吳蓬先生為師,開啟了正式的學習書畫詩詞之旅。

在冰箱廠工作了幾年後,不甘安逸的他選擇了辭職,自己下海創業。在進行創業時又機緣巧合的遇見了有名的易經大師王海波、陳玉蘭兩位名師,在兩位名師的教導後開啟了易經哲學的創業研究之旅……

剛開始研究《易經》的他並不相信所謂的命運可以預測和知命改運,但是在深入研究了一段時間後,他發現了其實《易經》是有其規律的。

《易經》是存在於科學之外的另外一種解釋。雖然在常人看來《易經》確實有點迷信、沒有科學依據作為支撐,但是高盛民對於《易經》的看法是《易經》不是迷信,而是一門有科學依據作為支撐的偉大學術,更是一門高深的哲學。

至此之後他深深的熱愛上了這門常人所不理解的學術,並且熱愛到無法自拔。

創業初期由於沒有經驗和穩定的客源導致當時生意非常清淡,但是他因為熱愛《易經》所以沒有選擇中途放棄,而是一路堅持了下來。

有一天,高盛民突發奇想在自己的店裡增加了一個《易經》「知識付費服務」,他認為《易經》運用可以幫助別人是一種福報。在這樣的觀念下高盛明靠著以前學來的知識,嘗試著用《易經》哲學課程維持店面的生意,當時引流效果確實也不錯。

與此同時高盛民不斷學習和實踐的態度打動了兩位易學大師,從而得到了兩位易學大師的傾力指點,索性高盛明決定把自己的重心轉移到易學文化研究上來……

在創業的13年時間裡高盛明的店面先後進行了四次不同原因的搬遷,由於對易學文化的深刻理解以及知識的越來越悟徹,生意是越做越大!現在在行業里已經像兩位導師一樣名聲在外。

時間也過的很快,高盛民轉眼間到了快要退休的年齡,他曾規划過自己的晚年生活,高盛民說他不想他的晚年生活是平淡無奇的。

對於未來,高盛民想在自己的晚年生活里把自己喜愛的古文《周易繫辭》用現代化的語言闡述給大眾看,高盛民為此也創建了自己的公眾號,意在希望通過網際網路來擴大傳播周易哲學文化。

有一次在嘉興舉辦線下公益講座時,當時上課時由於沒有限制人數,結果來了很多人,現場的氛圍也非常好。

在溝通過後高盛民發現,原來很多人都是第一次接觸《易經》這門課程,這次的公益講課顛覆了很多人的認知,也認識到了其實《易經》就是自然規律,比如事物在萬物鼎盛的時候往往會走向衰敗,而萬物最衰敗的時候,往往也蘊含著生機。

在當天的實踐環節過後,大家也開始知道了《易經》就是在生活中的常識,只是日用而不知而已。

在那次講解過後,高盛民也顛覆了自己對於《易經》的見解,高盛民認為《易經》其實根本上就是一門哲學,他認為萬物不離其道,事物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變化,因果關聯,每時每刻都在根據時間的推移而相互的轉換。

在即將到來的退休生活中,高盛民希望為自己的晚年夢想而奮鬥,通過自己的努力弘揚中華文化五經之首《易經》的傳播。

在嘉興的一次活動後,一位書友在學習了《易經》之後,性格有了很大的改觀,家庭和事業也變得越來越好。

現在,高盛民他會在店裡喝喝茶聊聊天看看報紙,同時傳播《易經》文化,利用《易經》幫助周圍的朋友,生活過的多姿多彩。

在傳播《易經》文化的同時,高盛民也準備把中國文化中的書法和繪畫這兩個文學技能傳播給時代的朝陽人群。

在高盛民自己看來,生活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最舒適的狀態,最舒適的活法。他計劃在即將開始的退休生活中主要以傳播《易經》文化和書法書畫為主,這是他選擇的最舒適的退休生活。

作者:葉曉斌,編輯:雲飛揚

聲明: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點個好看,留言評論

關注私信回復「福利」,領取免費禮包


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