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0月1日報道西班牙「世界秩序」網站9月25日發表題為《泰勒·斯威夫特VS埃隆·馬斯克:影響美國大選的另一場戰役》的文章,作者是阿爾瓦·萊瓦。全文摘編如下:
她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歌手。他是全球最具爭議的科技大亨。兩人都積累了巨額財富,影響力均已超越各自行業並進入政治領域。9月10日,卡瑪拉·哈里斯在辯論中力壓唐納德·特朗普之後,泰勒·斯威夫特(暱稱「霉霉」)宣布支持哈里斯競選美國總統。「我討厭泰勒·斯威夫特!」特朗普在社交媒體平台上回應道。另一方面,埃隆·馬斯克則支持特朗普的競選活動。特朗普甚至表示希望馬斯克加入他的政府。
斯威夫特和馬斯克是美國社會日益兩極分化的最新證明。斯威夫特代表了溫和的民主党進步派,而馬斯克則通過其擁有的社交平台X,成為特朗普主義極右翼言論的代表人物。不過,這兩個人也證明了他們這樣的人物是多麼具有影響力。
馬斯克和斯威夫特都不是流行偶像政治影響力的「發明者」。在美國,明星和成功文化早已成為政治基因的一部分,流行偶像擁有政治影響力是一種日常現象。特朗普本人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是一名億萬富翁,通過一些電影和真人秀《學徒》等電視節目而出名。因此,當一個名人被認為具有影響力並擁有龐大的追隨者群體時,政界的目光就會投向他。
馬斯克收購推特並將其改名為X之後,便開始參與政治討論。他重新激活因捲入2021年國會大廈騷亂而被封禁的特朗普帳號,並使保守派人士塔克·卡爾森等人的節目受到關注。總體而言,馬斯克使極右翼的信息得到更廣泛傳播。他也擴大了自己社交媒體帳號的影響力。他在社交媒體上批評「覺醒」文化,為加強移民管控辯護,並譴責「性別意識形態」。
斯威夫特對政治的態度比較模糊,但傾向於民主黨。她先是在2018年中期選舉中支持兩位民主黨候選人競選田納西州國會議員,然後又在2020年支持喬·拜登競選總統。她也曾表態支持進步主義訴求。作為粉絲最多、最具影響力的明星之一,斯威夫特的力量在於她有能力動員那些已經認同這些理念的人。例如,斯威夫特在照片牆(Instagram)上發帖宣布支持哈里斯之後,美國聯邦政府的投票登記平台網站的訪問量在短時間內飆升。她還可以通過購買某些產品或直接捐款為哈里斯吸引資金支持。在這場勢均力敵的競選中,任何額外的投票都是大受歡迎的。
斯威夫特和馬斯克體現了美國政治兩極分化的演變。斯威夫特年少成名,是一位前途無量的鄉村歌手,而鄉村音樂傳統上更傾向於共和黨。她端莊的風格吸引了更多保守派人士,他們將她視為反對越界風格的一種參照標準。但漸漸地,她開始將自己定義為更具流行色彩的藝人,與女權主義、消除種族歧視等事業聯繫在一起。特朗普及其在社交媒體上的支持者都意識到斯威夫特的動員能力,但她不太可能支持傾向於特朗普主義的共和黨。事實上,早在2019年,她就曾指責特朗普是獨裁者。
另一方面,馬斯克出身矽谷,而矽谷的商業環境起初似乎傾向於民主黨風格的自由主義。新技術領域的年輕企業家們通常被認為是進步多於保守。然而,他成為矽谷「新反動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新反動派」認為企業應該主導社會和極右翼議程。他們與美國最激進的保守派存在關聯。(編譯/田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f24e121844a8b91c71c9549e32fec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