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1碗米粉,身體會發生什麼變化?這樣吃更健康

2023-12-12   科普中國

原標題:每天1碗米粉,身體會發生什麼變化?這樣吃更健康

在我國南方米粉是非常流行的美食,特別受歡迎,恨不得早餐頓頓都嗦粉。隨著米粉在全國各地傳播開來,不少北方人也加入了嗦粉行列。

口感筋道又爽滑入味的米粉,誰能不愛?要是每天都吃 1 碗米粉,對身體會有怎樣的影響呢?

圖片來源:Pixabay

米粉的營養如何?

我們這裡說的米粉,是以大米為原料,經浸泡、蒸煮和壓條等工序製成的條索狀米製品,而非以大米為原料研磨製成的粉狀食材。

米粉是很多打工人的主食,嗦粉的過程會讓我們感到愉悅。

常吃米粉的小夥伴可能會有更深入的了解,米粉在我國有很多種,比如江西米粉、湖南米粉、桂林米粉、柳州螺螄粉、綿陽米粉、貴州花溪牛肉粉、桂平羅秀米粉、武鳴生榨粉、賓陽酸粉等。還有大家喜歡吃的雲南過橋米線,其實也屬於米粉的一種,米粉在雲南普遍稱之為「米線」,但在昭通市方言中還保存著以「索粉」稱「米線」的口語習俗。

米粉最吸引人的就是它的口感,畢竟它的營養並沒有多優秀,其主要是能為我們的身體提供熱量和碳水化合物。米粉是大米進一步加工得到的食物,它和大米一樣都屬於主食,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米粉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甚至比大米還高,但維生素、礦物質的含量大多都比不上大米。

另外,大家「嗦粉」時,通常會加不少調料,例如辣椒油、湯料、醋等,有些調料熱量也高,所以吃的時候要注意適量加調料,如果有條件,建議搭配一些蔬菜、蛋等,增加營養均衡。

圖片來源:Pixabay

每天 1 碗米粉,會怎麼樣?

如果每天都吃一碗米粉,雖然可以飽腹,但也許會面臨以下問題。

1

可能營養不良

有些餐廳米粉搭配的蔬菜和蛋白質食物較少,可能只有 1 根青菜、一點肉沫;而市售米粉產品,搭配的配菜也可能很少,其中往往還包含較多的腌製品,不僅營養流失多,鹽含量也不低,長期吃這樣的米粉可能會增加營養不良的風險。

如果條件允許,建議額外自行搭配些新鮮蔬菜和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比如聖女果、生菜、西紅柿、雞蛋、雞胸肉等,增加營養攝入。

2

可能會長胖

雖然米粉的熱量和大米差不多,但一碗米粉里可不僅只有米粉,還有美味的澆頭和配菜、配料。在餐廳吃的米粉,澆頭大多挺高油的,連湯帶粉的全部吃掉,熱量著實不低。

即便是自己在網上買的預包裝米粉熱量也很高,1 份米粉里既有干米粉又有料包、菜包和油包。就比如下圖這款很多人都愛吃的螺螄粉,內含干米粉 120g,根據《中國食物成分表》中的數據,大約能提供 400kcal 左右的熱量。其他都是配料包,其中辣椒油共 29g,熱量約 261kcal。

圖:螺螄粉的配料包 圖片來源:作者拍攝

對於能吃辣的人,單單是干米粉+辣椒油的熱量就達到了近 700kcal,裡面還有脆脆的油炸腐竹、酸筍配料包、菌菇配料包、湯包等,個個都挺油的,再加上它們熱量就更高了。平時我們一餐也就攝入 500~600kcal 的熱量,如果每天都來一包這樣的米粉作為正餐,全天熱量很容易超標,長胖指日可待。

按照產品包裝上的營養成分表來計算,如果連湯帶面加調料包 400 克全部都吃掉,將會攝入 1101kcal 的熱量,這熱量直接相當於兩頓飯了。

圖片來源:作者拍攝

所以,對於愛吃米粉又不想長胖的小夥伴,建議干米粉控制在最多 100g,同時要少放油包、少喝湯。

圖:1 碗螺螄粉 圖片來源:作者拍攝

3

不利於控血壓

餐廳中的米粉為了迎合大眾的口味,普遍鹽含量都不低;而我們買來的預包裝米粉為了味道更好也會搭配一大包的醬包,連粉帶湯地吃下去,鹽攝入量很容易超標。如果每天都來一碗米粉,會增加患高血壓的風險,也會影響胃部的健康。

4

增加骨折風險

大多數情況下,一碗米粉鈉含量都不低,鈉在體內存在「多吃多排,少吃少排」的機制,我們的身體在代謝鈉的時候會同時排出一部分鈣離子,這便會增加鈣的流失。

所以吃得越咸就越容易缺鈣,特別是對於本身就鈣攝入不足的人群,更容易導致骨質疏鬆,進而增加骨折風險。

5

可能會鋁攝入過多

米粉的製作過程中可能會用到明礬來增強韌性,同時製作米粉的原料,比如大米、玉米澱粉、水也都可能會含有鋁。如果所用原料不好,則存在鋁含量超標的可能性。

有研究分析了河源地區 5 個產糧區的大米、市售常見品牌中 6 種玉米澱粉和河源 2 家城市自來水中鋁元素的含量情況。結果顯示所抽的 200 批大米不合格率為 2%;所抽的 60 批玉米澱粉不合格率為 5%,水源合格率 100%。

如果長期攝入鋁含量較高的米粉,會對健康造成傷害。因為鋁會降低人體對磷的吸收從而使骨鈣含量降低,引起骨質軟化、骨營養不良;同時,鋁也是一種神經毒素。也就是說,飲食中攝入過量的鋁會影響骨骼和神經系統健康,另外也可能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嚴重情況下甚至會導致骨痛病。

吃米粉會升血糖嗎?

GI 值是衡量食物引起餐後血糖反應的一項有效指標,數值越高越不利於控血糖。GI 值在 55 以下時屬於低 GI 食物;在 55~70 之間屬於中等 GI 食物,當 GI 值超過了 70 就屬於高 GI 食物了。

我們平時吃的大米飯 GI 值較高,普遍在 71~90 不等,屬於高 GI 食物。米粉是以大米為主要原料製作而成的,所以很多人認為米粉也是高 GI 食物,常吃會對血糖不利。

其實,米粉還真不是高 GI 食物,它的 GI 值為 54,屬於低 GI 食物。愛嗦粉的小夥伴很驚喜吧!這主要和米粉特殊的加工方式有關,米粉是大米浸泡磨粉後,經過成型(熟化)、冷卻(冷藏或冷凍)、乾燥(烘乾或晾曬)製成的。同時為了保證米粉的口感和質量,通常會選擇直鏈澱粉含量高、膠稠度低、衰減值低、回生值高的大米來製作米粉。

前期處理會讓原料發生糊化反應,糊化是米粉能夠加工成型的關鍵工序。糊化的目的是使澱粉充分熟化,同時使蛋白質受熱發生變性。然後再經過冷卻,在這個過程中部分澱粉會出現老化回生反應,導致米粉的柔韌性下降,硬度和彈性上升,口感變得 Q 彈。

正因為老化回生後的澱粉不易被消化,所以米粉的 GI 值並不高,大多為中低 GI 的食物。再說了,誰也不會只吃米粉,還要搭配蔬菜和蛋白質的食物一起吃呢,混合膳食更有利於平穩餐後血糖。

因此,只要你別把米粉煮得太爛,同時還搭配了綠葉菜以及肉蛋奶豆等食物一起吃,就不用擔心嗦粉後會血糖飆升。

圖片來源:Pixabay

小心米酵菌酸

吃米粉特別需要注意的是米酵菌酸中毒,這個問題主要發生在濕米粉上,比如米線、河粉、粿條等。有些在製作過程中需要長時間的浸泡和發酵,如果環境衛生、時間、溫度等控制不合理,就很可能會被椰毒菌污染產生米酵菌酸。

別以為煮熟就能消滅米酵菌酸,它很耐高溫,一般的蒸煮無法將其殺死。米酵菌酸中毒後病情進展快,易發生肝衰竭或多器官功能障礙而死亡,致死率極高,可達 40%~100%。

要想預防米酵菌酸中毒,購買濕米粉類食品時要看好保質期和貯藏溫度,不要在室溫下長時間泡發。椰毒菌的適宜生長溫度是 37℃,最適產毒溫度是 26~28℃,一定要現吃現做,如暫不食用或有剩餘應放冰箱冷藏保存,但不得超過 48 小時。

總結:

嗦粉是一種享受。米粉也是低升糖的主食,如果想要每天都來 1 碗,同時又要兼顧健康,那就控制好量,做好搭配。

餐廳煮好的米粉只吃 1~1.5 拳頭粉,少喝湯,能自備聖女果、黃瓜等蔬菜就更好啦;如果是購買的預包裝食品,那就吃 50~100 克干米粉,少放油包少喝湯。

最後還是要提醒大家,沒有一種食物可以提供人體所有的營養素,我們日常飲食要做到食物多樣,合理搭配。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提倡,每天平均要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周25種以上。

參考文獻

[1]曾秀珊,曾石峭,成蓮,李煒,林政.河源地區米粉原料中鋁本底值的研究[J].

[2]楊月欣.中國食物成分表第6版第1冊[M].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18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20,0(4):1156-1160

[3]成林梢,梁欽梅,姚鎮江,林瑩.米粉品質評價及生產研究現狀及展望[J].糧油食品科技,2022,30(6):71-79

[4]梅燦輝,李汴生,阮征等.鮮濕粉類食品中產生米酵菌酸風險點的探討[J].食品工業科技,2022,43(06):460-466.DOI:10.13386/j.issn1002-0306.2021050069.

策劃製作

本文為科普中國-星空計劃作品

出品|中國科協科普部

監製|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作者丨薛慶鑫 註冊營養師

審核丨阮光鋒 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

策劃丨鍾艷平

責編丨鍾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