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數據及AI賦能下智慧公安將極大助力社會治安工作

2023-08-14   普華有策

原標題:在大數據及AI賦能下智慧公安將極大助力社會治安工作

在大數據及AI賦能下智慧公安將極大助力社會治安工作

傳統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主要是被動型防禦,無法適應當前發展變化的社會治安形勢,因此構建信息主導下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成為當前我國社會治安工作的必需。

「智慧公安」解決方案緊密圍繞公安部門面向區縣公安機關的信息化建設要求,以適應地方環境和業務需求的公安信息化系統建設為核心,通過建設統一的大數據資源平台、智能解析平台、雲計算等基礎設施,並根據業務需求部署適應各場景特徵的感知手段和設備,支撐各級公安部門在智慧社區、治安防控等領域的各類應用。

近年來,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泛在網絡、邊緣計算、數字孿生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逐漸成熟並開始應用到智慧公安建設中,為智慧公安的發展奠定了豐富的技術支撐,行業整體技術水平快速提高。

1、智慧公安發展階段

改革開放以來,伴隨科技興國戰略的實施,公安科技信息化建設腳步不斷提速加快,組織分工日益細化、完善。我國公安機關歷來重視智慧公安建設工作,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初起步至今,我國智慧公安經歷了起步、發展、綜合應用、大數據四個階段。

2016至今,隨著網際網路的迅猛發展,面向實戰的分析研判類信息系統建設,對於數據綜合利用廣度和數據挖掘分析深度有很高的要求,目前隨著基礎業務系統建設的不斷完善,數據採集手段和技術提升所帶來的數據採集廣度和頻次不斷加大,網絡傳輸能力不斷提升,智慧公安逐漸進入了大數據時代,合理利用大數據與雲計算技術提高智慧公安建設水平是一個發展趨勢。通過大數據平台,各警種之間建立「信息橋樑」,通過平台內部信息驅動引擎,實現不同應用系統間的信息整合、交換、共享,將大大提高公安內務的整體工作效率。

2、智慧公安行業發展特點

(1)智慧公安發展基礎穩固,且市場地位不斷提高

公安行業是我國較早開展信息化建設的行業之一。1998年,公安部為適應在現代經濟和社會條件下打擊犯罪、維護社會治安、提高辦公效率和執法能力以及為社會提供信息服務的需求,提出了「金盾工程」的建設計劃和「科技強警」的戰略決策。2003年9月「金盾」工程建設正式啟動,至2006年5月「金盾工程」一期建設完工,公安信息網各類基礎設施基本建成,信息化應用已覆蓋主要公安業務,通過信息化的建設應用,公安機關在思想理念、執法辦案、管理社會、服務群眾、隊伍建設等方面都發生了深刻變化。2015年1月「金盾工程」二期建設完工,完善了三級信息通信網絡及延伸終端建設,以及各項公安業務應用系統,逐步實現多媒體通信,全面實現公安工作信息化,標誌著公安信息化建設進入到新的發展階段,構成了公安行業巨大的信息化建設需求和市場。

(2)社會發展需要與信息技術應用促進智慧公安邁入新階段

隨著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人、財、物等社會要素形成了一種源源不斷的社會流動,伴隨而來的犯罪活動也越來越呈現出智能化、集團化、虛擬化、跨區域等新特徵,形成了對公安工作日益嚴峻的挑戰,警務工作機制經常容易暴露出與形勢發展不相適應的滯後性。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公安機關立案的刑事案件合計約442489起,刑事案件立案數同比下降了12%。碎片化信息與現實需求所追求的及時高效的矛盾日益凸顯,客觀要求智慧公安水平進一步提高。公安信息化作為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中新興的細分行業,依託信息感知技術、雲計算技術、智能化分析處理等技術的不斷發展,實現了從「事後追溯」、「人防」、「汗水警務」為主的傳統方式向「實時監管」、「事前預防」、「技防」、「智慧警務」為主的智能化升級轉變。

3、行業發展趨勢

(1)網格化+大數據治理成為未來發展新趨勢

「精準化」成為數字經濟時代下社會治理髮展的新趨勢。近年來網格化治理髮揮了重要作用。隨著我國科技信息水平的進一步發展,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等數位技術在溯源、分析以及人員調配等方面為網格化治理提供了支撐作用,對包含公安在內的社會各部門治理方式進行了賦能強化。由此,網格化與數位技術結合的成功實踐為日後各類突發社會問題提供了良好的經驗。未來,城市功能的進一步拓展將對公安等執法部門的治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網格化+大數據」的精準賦能有利於促進公安等部門的智慧化提升,進而加快城市智慧化建設進程,維護社會穩定。因此,網格化數字治理的應用將成為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2)大數據深度分析與應用將提升公安部門維穩能力

隨著雲計算和大數據技術的逐步成熟,各地公安機關的智慧化大數據中心建設均融入雲計算技術,通過大數據中心的雲化建設,進一步提升數據中心海量數據的支撐能力。同時,行業中企業如華為、阿里、騰訊等公司均開始在公安大數據方面加大投資,與多地公安機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助力公安機關實戰化能力建設。此外,結合人工智慧技術對突發事件的預警能力,智慧公安中大數據的建設有助於優化現代公安工作效能。近年來,公安大數據挖掘與分析在案件偵查、犯罪預警方面有很多成功案例,凸顯了大數據在行業中的重要地位,提升了公安部門的維穩能力。

4、影響行業發展的有利因素

(1)國家政策支持行業快速發展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公安部門對公共安全信息化服務能力的要求不斷提升,智慧公安行業對系統集成定製化、智能化程度要求也在日益提高。為此,國家先後出台多項政策引導和鼓勵智慧公安行業快速發展,包括《「十四五」國家信息化規劃》、《全國公安機關加快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行動計劃》、《公安機關人民警察內務條令》等。

上述政策的支持和鼓勵為智慧公安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奠定了政策基礎和行業環境,通過營造良好的經濟環境和氛圍,激發行業的發展潛力,推動人才涌動、技術積累和投資熱潮,促進全行業的蓬勃發展。

(2)智慧城市、智慧公安建設的市場需求仍然廣闊

近年來,我國公共安全支出持續較快增長,占財政支出的比重穩步提升。為適應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公共安全形勢的切實要求,我國將繼續打造全方位、立體化的公共安全網,進一步保障社會穩定與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同時,公安機關高度重視信息技術在公共安全中的應用,公安信息化建設深入推進。

(3)技術進步促進產業發展

近年來,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一代技術迅猛發展,廣泛滲透並促進經濟社會各個領域的發展。目前,新一代信息技術仍處於持續創新過程中,其創新不僅為行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而且極大豐富了公共安全管理服務內涵,擴展了應用場景,刺激了新的需求。從長遠來看,新技術的發展應用,將不斷推動我國公共安全管理能力達到更高水平,助力全方位、立體化公共安全網的建設,從而創造巨大的市場空間。

5、影響行業發展的不利因素

(1)行業規範性有待提高

由於缺乏統一的建設標準、技術標準、行業標準,導致城市各部門的信息系統自成體系,城市的公安、交通、醫療、教育等各個部門之間的信息系統從軟硬體接口規範、網絡傳輸標準、數據交換標準等各個方面都尚未統一,對未來城市內各領域之間、城市區域之間的平台資源共享、信息共享、數據運營造成不利的影響,阻礙智慧公安系統平台的擴展能力和大範圍推廣的進程。

(2)公安領域警種數據分散,融合不足

公安信息網絡主要包括公安信息網、各警種業務專網、公安加密網、公安移動信息網、公安視頻傳輸網等網絡。同時,公安信息網絡也與國家電子政務外網、政法專網以及網際網路通過安全邊界交換平台進行連接。由於網絡邊界複雜且每個專網在應用、數據和用戶方面形成體系發展,導致互通與交換能力較弱,成為公安大數據智能化建設應用的突出問題;另外,公安業務數據管理難度日益突出,未形成有效資源目錄管理、接口配置管理和總線接口管理等,龐大數據底數不清、共享成本突出等問題。

更多行業資料請參考普華有策諮詢《2023-2029年智慧公安行業市場調研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同時普華有策諮詢還提供產業研究報告、產業鏈諮詢、項目可行性報告、十四五規劃、BP商業計劃書、產業圖譜、產業規劃、藍白皮書、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諮詢等服務。(PHPOLICY:L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