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的開採與冶煉行業的主要壁壘構成及中國對銅的需求旺盛

2024-01-18   普華有策

原標題:銅的開採與冶煉行業的主要壁壘構成及中國對銅的需求旺盛

銅的開採與冶煉行業的主要壁壘構成及中國對銅的需求旺盛

有色金屬行業屬於典型的周期行業,企業經營業績與有色金屬價格高度相關,銅產品售價與國際市場價格掛鉤,國際銅價又受到全球宏觀政治經濟等多種因素(如通貨膨脹、匯率、石油價格、政治局勢)的影響而不斷波動。因此,利用衍生金融工具通過套期保值鎖定固有利潤,規避和減少由於價格大幅波動帶來的生產經營風險是銅行業企業的重要經營方式。銅行業終端需求領域較多,既涵蓋汽車製造及交通運輸等製造業領域,也包括電力建設、建築等基礎設施建設領域,還涉及消費類電子電器等居民消費領域以及投資避險等金融投資領域。其市場需求不僅受工業製造、居民消費、政府投資等實體經濟因素影響,還受到金融投資等虛擬經濟因素影響。

1、銅的開採與冶煉行業主要壁壘構成

(1)資質壁壘

我國對有色金屬礦山的開發利用實施嚴格的行政許可制度。礦山企業進行有色金屬礦產資源勘查需取得《礦產資源勘查許可證》,進行有色金屬礦山開發利用則需取得《採礦許可證》、《安全生產許可證》等;涉及爆破作業需取得《爆破作業單位許可證》;涉及取用地表或地下水資源需取得《取水許可證》;涉及污染物排污需取得《排污許可證》。

(2)資源壁壘

銅等有色金屬礦產資源屬於不可再生資源,資源儲量是決定有色金屬採選企業持續穩定發展的關鍵性因素。目前,國內大型有色金屬礦山通常被國內大中型企業控制,且大中型企業通常擁有一定數量的探礦權,這些探礦權為其以後的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保證。對於新進入者而言,獲得一定數量的資源儲量較為困難。

同時,不同礦山企業所擁有的礦山在原礦品位、規模、成礦條件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導致礦山企業在生產成本及生產規模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直接影響到礦山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實力與競爭地位。擁有品位高、規模大、成礦條件好的礦山是有色金屬採選企業成為行業優勢企業的先決條件。

(3)資金壁壘

首先,銅的開採與冶煉屬於資金密集型的產業,生產企業的固定資產投資較多,生產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資金來購置或自製設備、土地,建設廠房及技術研發。其次,銅生產企業還需要外購銅精礦或銅中間品作為原材料,由於運輸及生產周期較長,存貨在生產企業總資產中通常占比較高,資金占用較大。最後,銅價的波動容易對於銅生產企業的短期盈利造成影響,在銅價下跌時,企業會面臨一定的經營壓力,因此資金充裕的銅生產企業才能夠在銅價下跌時維持正常運營。

2、影響銅的開採與冶煉行業發展的有利因素

(1)政策支持行業發展

我國目前銅礦資源供給嚴重不足,對外依存度較高。為保障我國有色金屬資源安全,建設世界有色金屬工業強國,有色金屬產業成為我國政策扶持的重點產業。

2005 年以來,我國逐步提高銅採選、冶煉加工行業准入門檻,鼓勵行業整合和重組以加快有色金屬產業結構調整和資源優化配置,部分資金實力不足、技術較為落後的企業被擠出市場,行業集中度不斷上升。2009 年 5 月國務院發布《有色金屬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明確提出「支持骨幹企業通過多種方式,按照互利共贏原則,加強國際合作,提高資源保障能力;加大對有色金屬骨幹企業的融資支持力度,對符合產業政策與環保、土地法律法規以及投資管理規定的項目,以及實施併購、重組、走出去和技術改造的企業,在發行股票、企業債券、公司債以及銀行貸款等方面給予支持」。2016 年 10 月工信部發布《有色金屬工業規劃 2016-2020 年》,提出「將大型多金屬礦成礦規律與深邊部資源勘查技術、數字化礦山開採技術與裝備、低品位多金屬及難選礦資源高效選礦技術等」列入技術創新重點。2019 年國家發改委修訂發布《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 年本)》,將「有色金屬現有礦山接替資源勘探開發,緊缺資源的深部及難採礦床開採」、「高效、低耗、低污染、新型冶煉技術開發」等有關有色金屬產業列入鼓勵類。

(2)中國對銅的需求旺盛

國家新型城鎮化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等拉動有色金屬需求。2022 年 7 月,國家發改委發布《「十四五」新型城鎮化實施方案》,要求到 2025 年,全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穩步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明顯提高,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質量顯著提升,城鎮基本公共服務覆蓋全部未落戶常住人口。未來城鎮化率的提升,對投資的帶動效果顯著,對房地產市場和基礎設施建設有一定支撐。基礎設施建設對銅的需求主要為電力、通信等行業,銅和銅合金是電力和通信行業中線纜的重要部分。房地產行業對銅的需求主要在於管道、建築建造等方面。因此,隨著國家新型城鎮化建設推進,將一定程度支撐對銅等有色金屬的需求。

伴隨著中國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新能源汽車、消費類電子等新興產業快速發展,有助於提振對銅等有色金屬的消費。2020 年 11 月,《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正式通過,指出未來 15 年新能源汽車發展方向,從技術創新、制度設計、基礎設施等方面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加快發展步伐。2022 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 705.8 萬輛和 688.7 萬輛,分別同比增長 96.9%和93.4%。產銷量創歷史新高。隨著電子科技消費級應用領域的不斷發展、我國人口消費水平不斷提高以及國家政策推動,消費電子市場終端產品領域在市場容量和品類廣度上不斷發展延伸。

(3)採選企業優勢明顯

我國銅精礦嚴重依賴進口。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對精礦產品的需求將會持續增加,我國有色金屬精礦供應缺口持續擴大,對外依存度持續走高。國內銅金屬市場屬於賣方市場,位於上游的銅金屬採選企業依靠其基礎性資源而獲得優勢地位,銅金屬採選企業的市場供給能力將會極大地影響下遊冶煉、加工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

3、阻礙銅的開採與冶煉行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1)對外依存度高

根據美國地質勘探局(USGS)統計,截至 2022 年末,全球銅礦資源可經濟采出的儲量為 8.90 億噸,智利以 1.90 億噸的銅礦資源儲量居於全球首位,澳大利亞、秘魯、俄羅斯和墨西哥的銅礦資源儲量均超過 5,000 萬噸,中國銅礦資源儲量約2,700 萬噸,占全球總儲量 3.03%,世界排名第九,銅精礦年產量占全球 8%,然而我國 2022 年精銅產量達 1,106.2 萬噸,占全球的 43.1%,精銅消費量占全球56.3%。銅精礦產量和冶煉產能、消費能力極度不匹配,決定了我國需要大量進口銅精礦來補充產消缺口。

全球銅礦供應市場處於相對壟斷狀況,智利國營、必和必拓、嘉能可等國際銅礦巨頭具有豐富的資源儲量和雄厚的資本實力,國際銅礦巨頭可利用其壟斷地位對銅的產量和價格產生重大影響,影響我國銅行業的發展。

(2)環保成本不斷上升

銅的採選、冶煉過程對環境存在一定污染,隨著人們的環保意識不斷增強,以及國家對於環境保護要求不斷提升,銅生產企業面臨越來越高的環境保護成本,環境保護成本推高銅價,也會減少下游需求。

更多行業資料請參考普華有策諮詢《2024-2030年銅的開採與冶煉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同時普華有策諮詢還提供產業研究報告、產業鏈諮詢、項目可行性報告、專精特新小巨人認證、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認證、十四五規劃、項目後評價報告、BP商業計劃書、產業圖譜、產業規劃、藍白皮書、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諮詢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