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一百單八將征方臘折損過半,最後只有二十七人回朝受封,母大蟲顧大嫂因為是女的不能為官,所以只能封各東源縣君:「政和中,改郡、縣君號為七等:郡君者為淑人、碩人、令人、恭人;縣君者為室人、安人、孺人。」
政和是宋徽宗趙佶的第四個年號,政和二年趙佶改官制官稱,「孺人」用以封贈通直郎以上至承議郎之妻。這就是說,顧大嫂被封為縣君、稱孺人,跟她有沒有立功無關,丈夫孫新受封武奕郎,她自然就是最低等的縣君孺人了。
與唐朝不同,理學盛行卻不講理的宋朝女人不可為官,那些受封縣、州級官員的原梁山強盜,還真沒有幾個有治軍理政才能,於是他們紛紛掛冠求去:戴宗納還了官誥,去到泰安州岳廟裡,陪堂出家;柴進推稱風疾病患,求閒為農;李應也推稱風癱,不能為官。
這些人即使不辭官,最後也得被免職:統領一軍、主政一方是需要一些才能的,很多梁山好漢官場經驗幾乎為零,對官場明規則潛規則都一竅不通,而且可能根本就不識字,比如黑旋風李逵,上任後啥正事也不會幹:「自到潤州為都統制,只是心中悶倦,與眾終日飲酒,只愛貪杯。」
一州都統制,相當于軍分區少將司令或大校師長,如果宋朝的軍官都像李逵一樣顢頇荒唐,趙構就不能在杭州暖風熏得遊人醉了。
李逵當打手合格,做官肯定不稱職,別說做潤州都統制,就是去清風寨當一個二把手武知寨,也會把工作搞得一團糟。
大字不識的黑旋風李逵不適合做官,眼裡不揉沙子的魯智深武松不適合做官,就連及時雨宋江、小旋風柴進、玉麒麟盧俊義也不適合做官——他們對官場潛規則或者不屑,或者不懂,帶比較簡單的軍營還勉強湊合,到了波詭雲譎的官場,那可就是離了水晶宮的龍——寸步難行了。
江湖不是打打殺殺,還有人情世故,官場中的人情世故,魯智深和武松不屑一顧,這樣的人要是遇到包拯和岳飛,肯定能大展拳腳,但是宋朝像包拯和岳飛那樣的文臣武將,實在是太少了,所以魯智深和武松的最好歸屬,就是四大皆空的寺廟——雖然宋朝的方丈也很有錢,但畢竟不像千年以後那樣都掉錢眼裡,而且魯智深和武松也並不窮,他們的積蓄和朝廷賞賜,已經足夠方丈、住持、首座對他們高看一眼了。
魯智深武松因為遠離朝堂而得善終,宋江卻被一杯毒酒結束了罪惡的一生,青州城外數百戶百姓、扈家莊成千上萬幹掉婦孺終於可以瞑目了。
宋江之死,跟他的反叛經歷關係不大,他其實是死於自己的囂張,創意下毒的既不是「公相」蔡京也不是「媼相」童貫,而是高俅楊戩兩人密謀:「當有殿帥府太尉高俅、楊戩,因見天子重禮厚賜宋江等這伙將校,心內好生不然。」
高俅生氣的是宋江「受朝廷這等欽恩賞賜」,楊戩的主意是誣告盧俊義招軍買馬積草屯糧意在造反:「去太師府啟奏,和這蔡太師都瞞了。等太師奏過天子,請旨定奪,卻令人賺他來京師。待上皇賜御食與他,於內下了些水銀,卻墜了那人腰腎,做用不得,便成不得大事。再差天使,卻賜御酒與宋江吃,酒里也與他下了慢藥,只消半月之間,一定沒救。」
高俅和楊戩只想廢了盧俊義,他們想殺的只有宋江一個,這是因為宋江這黑廝實在是不懂官場潛規則,做事太小氣:趙佶賜他十萬貫賞錢,他居然拿一半去修九天玄女廟,剩下的拿回家大興土木,根本就「孝敬」朝中大佬一文。蔡京童貫賣官帽收入頗多,所以對宋江的十萬貫賞錢不太在意,但是清水衙門的殿前司都指揮使(也就是殿帥府太尉)高俅和太監楊戩卻不能不眼紅。
像宋江那樣的鐵公雞,別說是在宋朝,就是在唐朝明朝也吃不開,這就是押司小吏的目光短淺心胸狹隘之處:在有皇帝有權臣的朝代,想憑能力在官場站穩腳跟是不可能的,再加上他罪孽深重仇人眾多,即使高俅楊戩不下手,八都監、十節度使的親朋好友也不會放過他。
宋江從決定跟官軍開戰那天起,就已註定必死結局,如果他遠走他鄉隱姓埋名做個富家翁,或許還能苟延殘喘,他敲鑼打鼓地富貴還鄉,是沐猴而冠,也是自尋死路。
宋江捨命不舍財,最後被奸臣算計丟命,小旋風柴進結交匪類,最後弄得傾家蕩產才混了個「橫海軍滄州都統制」,看起來是衣錦還鄉,實際卻是危機四伏——這危機,就來自他「後周皇族」的身份。
柴進的叔叔柴皇城沒有資格保存宋太祖趙匡胤欽賜的丹書鐵券,說明柴進才是周世宗柴榮的嫡長一系,如果沒有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柴榮是有可能繼承後周皇位的。
不管柴進對趙家是感恩還是懷恨,他的「前朝皇族」身份,都讓朝廷不得不防:即使柴進沒有復辟之心,那些遺老遺少也不會消停。
柴進知道自己身份尷尬,同時可能也不屑當一個中級軍官,所以他要想多吃幾年安樂茶飯,就只能辭官回鄉,這也是給趙家一個交代。
魯智深武松和宋江柴進不適合在宋朝為官,並不意味著所有的梁山好漢都不可為官,我們翻看梁山一百單八將名錄,就會發現至少有三位深通宋朝官場潛規則,如果條件允許,還是有可能步步高升的,這三位好漢,居然包括看起來與高俅仇深似海的豹子頭林沖。
說林沖適合當官,可能很多讀者都不會同意,這是因為大家都很善良,沒有看到林沖不但肯無原則地向上官低頭,還可以為了保住榮華富貴而捨棄妻子。
在高衙內惦記上林娘子之前,林沖跟高俅的關係其實是很不錯的,高俅有一把輕易不肯示人的寶刀,林沖不但知道,還三番五次要借來把玩,高俅雖然不肯借,但也沒有急眼。
林沖花一千貫買了一把寶刀,就是要跟高俅「比試」,這就是林沖會做人了:如果自己的寶刀被高俅一刀兩斷,高俅自然滿心歡喜,如果自己的寶刀比太尉的還好,林沖會怎麼做,李涯不用把腦袋從腳後跟里拿出來也能想得到。
林沖是一個穿綠戰袍的六品武官,他的同行丘岳周昂有機會帶兵出征,還能官帶左義衛親軍指揮使、護駕將軍和右義衛親軍指揮使、車騎將,如果林沖不跟高衙內發生衝突,他也可能出現在征討梁山的大軍中,丈八蛇矛對戰青龍偃月刀,將會是另一番景象。
林沖是一個很自私的傢伙,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居然在充軍發配前用一直休書,把妻子變成了高衙內可以合情合理「追求」的棄婦:「娘子在家,小人心去不穩,誠恐高衙內威逼這頭親事;況兼青春年少,休為林沖誤了前程。卻是林沖自行主張,非他人逼迫。小人今日就高鄰在此,明白立紙休書,任從改嫁。並無爭執。如此,林衝去得心穩,免得高衙內陷害。」
林沖休妻,兩次提到高衙內,還特意提到了林娘子結婚三年沒有生兒育女,符合「七出之條(七個必須離婚的條件,符合一條就可休妻)」的第二條:「無子,為其絕世也。」
林沖肯為長官的兒子而捨棄妻子,這種情況在清朝比較常見,肯讓妻妾侍奉制台撫台的知縣,就是想升任府台、道台。
林沖反對招安,那是電視劇的演繹,在水滸原著中,林沖不但不反對招安(魯智深武松反招安,林沖一言不發),還在招安後破遼國、打田虎、滅王慶、征方臘四次戰役是大殺四方,成了斬將最多、功勞最大的「宋軍將領」。林衝要不是在班師途中風癱,回京後見了高俅磕頭,也是一點都不會猶豫的。
除了豹子頭林沖,還有兩位「梁山好漢」也很適合在官場中廝混,他們就是雙鞭呼延灼和美髯公朱仝:呼延灼為了保全功名利祿,誰的路子都肯走,任何人都可以欺騙、出賣;朱仝在鄆城縣當馬軍都頭的時候,把官官相護的功夫修煉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
有人說美髯公朱仝是梁山「好漢三條半」之一,但是我們細看水滸原著,就會發現他其實一件好事都沒幹過,宋江坐樓殺惜後,朱仝的表現更是令人不齒:「朱仝自湊些錢物把與閻婆,教不要去州里告狀。這婆子也得了些錢物,沒奈何只得依允了。朱仝又將若干銀兩,教人上州里去使用,文書不要駁將下來。」
朱仝的做法,很多讀者看著都會有眼熟的感覺,呼延灼那樣的人也不罕見,筆者說多了惹禍,所以最後只能把問題留給讀者諸君:在梁山一百單八將中,還有哪幾個適合在宋朝的官場淤泥中打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