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看了這六字評語會斧劈金聖嘆:梁山兄弟全被斬殺,你為啥連聲喊吉祥?

2024-05-04     半壺老酒半支煙

原標題:李逵看了這六字評語會斧劈金聖嘆:梁山兄弟全被斬殺,你為啥連聲喊吉祥?

金聖嘆點評水滸傳的時候,是站在老百姓一邊,還是在替朝廷說話?這個問題,不把「金評本」從頭看到尾,還真是不好回答。

我們看到第七十回「忠義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驚惡夢 」,才能發現金聖嘆為了取悅清廷,對梁山好漢的惡意已經毫不掩飾了,即使是被他極力吹捧的黑旋風李逵,如果能看到最後的評語,也會一斧子劈了金聖嘆:我們梁山兄弟被斬殺得一個不剩,你為啥大聲叫好?

李逵在歷史上確有其人,連《宋史·高宗本紀》中也有他的記載:「建炎三年閏八月,知濟南府宮儀及金人數戰於密州,兵潰,儀及劉洪道俱奔淮南,守將李逵以密州降金。」

宋高宗建炎三年是公元1129年,宋江受招安後參加征方臘之戰是宋徽宗宣和三年,也就是公元1121年,按時間推算,李逵應該是參加了征方臘之戰後被分配到密州當了「樂將節級」——《宋江三十六人考實》中專有「黑旋風李逵」一條,該條引述《三朝北盟會編》、《建炎以來系年要錄》等史料證實,那個叛宋降金的李逵,就是「梁山好漢」黑旋風。

李逵叛宋降金後下落不明,金聖嘆由明入清,然後又被清廷斬殺。這兩人有沒有共同點,金聖嘆為何如此推崇李逵,李逵看了金聖嘆的評語會不會一斧子砍過去,這就是咱們今天要聊的話題。

金聖嘆為什麼會被清廷處斬?目前史料中有兩種說法:其一,金聖嘆是「哭廟行動」的發起者;其二,金聖嘆並未參與「哭廟」,純屬被「冤殺」。

熟悉清朝歷史的讀者諸君當然知道,眾書生「哭廟」,哭的是三天前剛掛掉的順治皇帝福臨,哭的時候還對當一年前吳縣縣令任維初在催繳賦稅的時候杖斃一人的行為進行了聲討。

金聖嘆這個明朝崇禎年間考中的秀才,曾經寫對聯嘲諷其舅舅錢謙益是「一個文官小花臉,三朝元老大奸臣」,但是他本人收到清朝順治皇帝一句誇獎,就差點感動得背過氣去。

對貳臣「深惡痛絕的」前明風骨文人金聖嘆,被清朝皇帝老兒一句誇得還能找到北,這可不是筆者虛構,而是金聖嘆自己寫在《春感八首》小序中的原話:「順治庚子正月,邵子蘭雪從都門歸,口述皇上見某批才子書,諭詞臣 『此是古文高手,莫以時文眼看他』等語,家兄長文具為某道。某感而泣下,因北向叩首敬賦。」

金聖嘆「敬賦」詩八首,其中語句,連宋江看了也會自愧不如:這馬屁拍的,比賈貴拍黑藤的水平還高!

宋江當然不認識安邱偵緝隊隊長賈貴,也不認識安邱特務機關的黑藤規三,當然也不知道施耐庵把自己寫成了什麼樣子,更不知道金聖嘆的拍馬功夫居然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忽承帝里來知己,傳道臣名達聖人。合殿近臣聞最切,九天溫語朗如神。」

金聖嘆前後截然相反的兩張面孔,不知被他罵得無地自容的舅舅錢謙益看了會作何感想,被他評為「上上人物」、「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李逵,肯定也會拔出板斧將其腦袋砍成兩半:梁山一百單八將全被出戰,你為什麼兩次大聲叫好?

金聖嘆這個人,就是典型的自以為「懷才不遇」,其人品跟三國時期的禰衡有一拼,所以他點評《水滸傳》的時候,對李逵大加讚揚。

李逵喝酒撒瘋,一指頭戳暈一個歌女,金聖嘆替他辯解:「饒他三個指頭,已算惜玉憐香矣。」

江州劫法場,李逵板斧對著老百姓「一斧一個,排頭兒砍將去」,金聖嘆喝彩:「好黑大漢!」

李逵將扈家莊老弱婦孺殺得一個不剩、村莊一把火燒光、財產劫掠一空、可把金聖嘆樂壞了,他一連說了兩次「快人快事快筆」。

李逵斧劈四歲孩童,金聖嘆睜著眼睛說瞎話:「此自耐庵奇文耳,豈真有此事哉!」

金聖嘆活到現在,估計跟李菊安、乃木佳子能很談得來,睜著眼睛說瞎話當然連眼睛都不會眨。

金聖嘆對屠夫李逵大加讚賞,自然跟金聖嘆已經打定主意效忠清廷有關:想想揚州,想想嘉定,如果李逵的行為是可以接受並值得稱讚的,多爾袞和多鐸的所作所為,是不是也可以原諒了?

金聖嘆稱讚李逵是真心的嗎?當然不是。

金聖嘆點評水滸前半段,對李逵和吳用等人都比較欣賞,但是寫到最後,卻暴露了他的真面目:梁山一百單八將被張叔夜全部生擒處斬,金聖嘆批註「真正吉祥文字」;盧俊義半夢半醒間看到「天下太平」四個青字,金聖嘆又重複了一遍「真正吉祥文字」。

如果是明字,金聖嘆是不願也不敢說吉祥的,但是一看到「青」字,金聖嘆自然會想起讀者諸君也經常在電視劇中聽到的那四個字:「主子吉祥。」

道「吉祥」是清朝卑下者對尊長的問候語,金聖嘆說梁山一百單八將全被處斬是「真正吉祥文字」,讀者諸君當然知道這是為什麼:如果這番評語被清朝皇帝看到了,沒準兒就能給他一個「賜進士出身」呢!

當然,梁山一百單八將被張叔夜(書中說的是嵇康,此人字叔夜,手執長弓擒斬梁山好漢,指的就是史書中張叔夜在海州擊敗並招安梁山軍)處斬,那只是盧俊義的噩夢而已,但即使只是噩夢,也足以讓金聖嘆興奮起來了。

在金聖嘆看到的版本中,《水滸傳》到梁山一百單八將排完座次就結束了,全書結束前,盧俊義做了一個噩夢:「壁衣里蜂擁出行刑劊子二百一十六人,兩個服侍一個,將宋江、盧俊義等一百單八個好漢在於堂下草里一齊處斬。」

前面筆者說過,金聖嘆有些像禰衡,指的當然不是《三國演義》中擊鼓罵曹的禰衡,而是史書中那個眼高手低四處求官的禰衡:「少有才辯,而尚氣剛傲,好矯時慢物,恃才傲逸,臧否過差,見不如己者不與語,人皆以是憎之。陰懷一剌,既而無所之適,至於刺字漫滅(揣著一張自薦名片,上面的字都磨沒了,也沒找到工作)。」

金聖嘆像漢朝的禰衡,也像清朝的龔橙龔半倫,至於他除了像現在的李菊安還像誰,筆者就不知道了。

筆者不知道的事情,讀者諸君肯定知道:在您看來,金聖嘆和錢謙益是不是同一類人?如果金聖嘆生活在現代,他會以怎樣的面目出現?金聖嘆對水滸人物的點評,您認為有幾分公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645e8ea383724abdabbda1f573122e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