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應說來就來,岸田還沒反應,中國一組數據,直接讓日本「清零」
日本一直堅持推行核污水排海計劃,這一行動引起了中國的強烈不滿。作為回應,中國採取了嚴厲的進口禁令,禁止進口日本的水產品。然而,經過一個多月的施行,現在看來情況似乎已經開始好轉。這也表明中國方面已經開始認清現實,不再對日本方面心存幻想,並決心讓其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實際上,根據相關數據顯示,9月份中國對日本水產品的進口已經下降至零。
據京報網報道,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中國自日本進口水產品的數量在9月份達到了零。與此相比,8月份進口額為1.49億元;而今年前8個月的總進口額為20.85億元。這一數據表明,中國消費者對來自日本的水產品的需求明顯下降。
對此,我們不得不感嘆日本方面對國際社會的不負責任態度。正當國際社會一片聲討時,日方卻無視眾多國家的質疑和反對,執意將福島核污染水排入海洋。中方之前多次表明了堅決反對的立場,並在世貿組織和對日貿易政策審議等場合多次表達了對此舉的嚴重關切和質疑,然而日本政府對此置若罔聞,讓人無法理解。
中國是一個龐大的消費市場。隨著中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他們對高品質食品的需求也不斷增長。在這方面,日本作為一個漁業發達的國家,以其新鮮的魚類、貝類、蝦類等海鮮產品在中國市場非常受歡迎。過去,中日雙方的貿易合作為日本水產品在中國市場的出口提供了有利的條件。然而,由於日本政府強行排放核污水,這一合作關係陷入了困境。中國政府對日本水產品實施了禁令,導致這些產品在中國市場被完全放棄。去年8月,中國對日本水產品的進口份額占比為33.7%,但今年9月,這一數字已經降至零。
此外,一些國家如俄羅斯、馬來西亞等,在中方實施禁令後不久,也開始採取了措施,禁止或加強對日本水產品的管制。這表明國際社會對日本核污水排放行為產生了廣泛關注和不滿,中國的反制措施對其他國家起到了榜樣的作用。可以說,中國的反制行動在國際上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進一步增加了對日本的壓力。
中國和俄羅斯對日本核污水排海的行為表示反對,國際社會的其他一些國家和地區也紛紛限制或停止進口日本水產品。這些國家的舉措都明確表明了他們對核污水排海行為的強烈不滿和抵制態度。這對日本來說不僅帶來了經濟上的損失,同時也嚴重影響著其國際聲譽。由於日本政府的不負責任做法,國際社會對其產生了負面印象,損害了其與周邊國家的關係。
自日本將核污水排放到太平洋後,周邊國家對本國大量水產品實施了禁令,從而對本國的水產品出口和外貿造成了巨大衝擊。為了維持漁業的正常運轉,政府不得不向漁業提供大量補貼。然而,這些補貼只是一時之計,並不能長期解決問題。為了解決漁業問題,日本政府已經採取了措施。首先,他們投入了約300億日元用於支持本國的水產品企業和漁民。此外,還成立了專項資金,旨在最大程度地支持本國的漁民。這些舉措表明,日本政府認識到如果不解決漁業問題,將對國家經濟產生巨大衝擊。
根據可靠數據,核污染水在開始進行正式排放之前已經積累至130萬噸。為了徹底處理這些核污染水,上述處理過程將需要進行無數次循環,並且整個排放過程預計需要耗時至少30年。
由於扇貝出口的大幅下滑,北海道扇貝主產地的庫存積壓問題變得更加緊迫,倉庫的儲存空間變得不足。與此同時,日本的電費不斷上漲,商家的保管成本也隨之上升。為了減少經濟損失,一些扇貝產區已經開始採取一些措施來減少庫存,如免費發放扇貝用於學校供餐等用途。此外,青森縣的一個漁業團體表示,由於海參的價格下跌,他們決定放棄原定在十月進行的大規模海參捕撈活動。
鑒於日本自身引發的問題,他們選擇將風險轉嫁給全人類。因此,在輿論戰場上,我們可以將重點放在揭示日本不負責任的本質上,以讓國際社會明確認識到這一點。一旦國際社會認識到日本是一個「有小禮卻無大義」的國家,那麼受影響的將不僅僅是日本的水產產品,而且他們的國際形象將遭受毀滅性的打擊。事實上,中國目前也正在採取這一行動,一旦聯合國舉行相關特別報告,中國大使將對日本排放核廢水的行為進行譴責。
韓國政府最近宣布對來自日本的水產品以及農產品實施禁令。這一禁令涉及包括福島在內的日本8個縣的水產品,以及15個縣的27種農產品。韓國總理韓德洙表示,該禁令將一直持續到國民們對於這些進口產品的安全放心為止。
2021年7月,歐盟解除了自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事故以來對日本食品的進口限制。然而,由於歐洲對出口產品的標準要求較高,並且相關手續較為繁瑣,特別是針對水產品的認證需時5-10個月。
就此而言,目前很難評估歐洲在對日本海產品出口方面能夠為其提供多大的援助,因為歐洲本身也是一個海產品的生產地。然而,日本對歐洲的海產品出口僅占其總出口額的約2%。因此,我們需要更多的數據和研究來全面評估歐洲在這方面的潛力。
日本一直以來都是美國的「堅定支持者」,在外交政策方面特別是如此,始終與美國保持著緊密的合作關係。
最近,俄羅斯宣布對日本的魚類和其他水產品實施限制,作為應對日本持續向海洋排放核污水的一項預防措施。
日本政府得知俄羅斯方面的行動後,發表緊急聲明稱俄方的決定不符合科學依據,並強烈反對和抗議此舉。日本要求俄羅斯方面撤銷該決定。
在獲取能夠證明日本水產品安全並符合歐亞經濟聯盟相關規定的證據之前,以及經過俄羅斯食品安全局專家的評估後,相關限制措施將繼續生效,這是俄方的重要強調。
俄羅斯當局做出了一項決定,旨在確保食品安全和進口產品質量。這一決定是出於對本國市場食品安全的關切以及對高質量產品的需求。俄羅斯一直以來都非常重視食品安全問題,採取了一系列嚴格的檢驗和監管措施,以確保國內市場上的食品符合相關質量標準。
雖然報道中並未詳細描述這些限制措施的細節,然而可以合理預測,俄羅斯將增強對從日本進口的水產品進行檢驗和監管。預計這些措施可能涉及對產品質量、衛生條件以及生產過程進行嚴格審查。
限制措施的實施正向全球水產品出口商發出明確信號,即他們需要確保自身產品符合俄羅斯和其他國家的食品安全標準。這一限制舉措向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水產品出口商提出了必須遵守相關標準的警示,以確保產品品質和安全。
儘管韓國嚴禁進口福島地區的水產品,我國則全面禁止從日本進口水產品。然而,有趣的是,韓國政府在官方層面上對於日本排放核污水並不表達反對之意。同時,包括馬來西亞在內的一些國家表示他們將加強對日本進口水產品的檢測措施,但並沒有表達禁止進口的意向。另一方面,有部分國家已經減少甚至全面禁止進口日本水產品,比如美國,儘管他們並沒有公開承認這一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