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12!這一次,美站在全球對立面,我大使霸氣發聲,拜登聽好了
根據央視新聞的報道,巴勒斯坦衛生部門今天宣布,至今為止,巴以衝突已經導致巴勒斯坦方面遭受巨大損失,令人痛惜。據悉,截至目前,加薩走廊已有3500人不幸殞命,而超過12000人受到了傷害。同時,約旦河西岸也遭受了巴以衝突的影響,已有69人喪生,而1300人以上受到了損傷。這一系列傷亡數據令人不勝唏噓。
近日,針對不斷升級的巴以衝突,聯合國安理會召開了緊急會議。會議上,俄羅斯提交了一份旨在控制衝突並保障人道主義援助的停火草案,同時譴責雙方對平民的罪行。這份草案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以色列,因為它要求釋放人質並譴責恐怖主義。然而,就在人們期望這份草案能夠結束流血衝突之際,美國、英國、法國和日本四國直接投出了反對票。所有其他國家都選擇了棄權,只有中俄兩國站在了一起。
美國希望國際社會把哈馬斯當作這次衝突的罪魁禍首,就像抓住稻草一樣,試圖讓以色列在責任上脫身。同時,他們希望在衝突結束後的安排中偏袒以色列一方。
儘管美國可能不同意這項草案的內容,但實際上,這項決議中的內容是完全符合各方利益的。決議呼籲安全釋放所有人質、開放人道主義援助通道以及為平民撤離創造條件等,這些都符合國際社會的主流價值觀。美國一直標榜自己在國際舞台上捍衛人權,然而這次卻投票反對保護平民的決議,這無疑讓人們看到了他們虛偽面具下的真實面目。
目前,以色列正對加沙地區全面封鎖,並對該地區進行連續的空襲行動。與此同時,以色列軍隊已經做好地面進攻的準備。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美國和西方國家將停火草案作為打壓俄羅斯的政治籌碼,只強調譴責哈馬斯,卻對以色列的行動保持沉默。這種明顯的偏袒行為不僅加劇了巴以衝突的緊張局勢,還令阿拉伯世界與西方國家的緊張關係進一步加深。目前的衝突已導致大量平民傷亡和人道主義危機的爆發,對地區的和平與穩定造成了嚴重衝擊。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在對巴以緊張局勢加劇和暴力升級表示深切關切後,強調了冷靜克制和立即停火的重要性,同時呼籲各方保護平民,以避免局勢進一步惡化。他指出,巴以衝突的持續反覆充分說明了長期停滯的和平進程無法持續下去。解決巴以衝突的根本出路在於實施"兩國方案",也就是建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為此,國際社會需要增強緊迫感,加大對巴勒斯坦問題的投入,推動巴以雙方早日恢復對話,為尋求持久和平之路努力。中國將繼續與國際社會攜手合作,為此付出不懈努力。
根據央視新聞客戶端的報道,最近,聯合國安理會再次就巴以問題的決議草案進行了投票。結果顯示,中國等12個國家贊成該決議,而美國則投了一票反對,其他兩個國家則棄權。由於美國作為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這個決議未能得到通過。
巴西提出了一項決議草案,並於當天進行了投票表決。該決議草案譴責了哈馬斯的襲擊行為,並呼籲各方遵守國際法,以保護平民和民用基礎設施。草案還敦促提供基本服務,如電力、水資源、燃料、食品和醫療用品,以滿足平民的需求。同時敦促取消撤離加薩走廊北部的命令,並確保人道主義援助的提供。美國認為,該決議草案沒有明確提及以色列的自衛權。
在發表表決後的講話期間,張軍大使代表中方表達了對表決結果的震驚和失望。他難以置信這樣一份草案竟然未能成功通過。 張軍大使在講話中直接提到了美國,並表示雖然美國嘴上聲稱支持安理會採取行動,但其投票立場引發了人們的質疑。事實上,美國根本不希望安理會採取任何行動,更沒有真正解決巴以衝突問題的意願。
俄羅斯代表瓦西里·涅邊賈也對美國提出了指責,稱美國展現了虛偽和雙重標準。
鑒於當前巴以衝突的緊急性,涅邊賈已表達了對此次衝突的支持,而俄羅斯則採取了一項措施,提議召開緊急特別會議進行討論。根據聯合國大會的相關規定,任何決議必須獲得2/3的支持率才能通過,並且不能被否決。
有兩個事件是導致第二次安理會決議中支持譴責以色列的國家數量從5個增加到12個的主要原因。
該事件的首要問題在於以色列對撤離平民的攻擊。
以色列方面在巴以衝突爆發後,決定採取行動對哈馬斯進行打擊,並宣布對其宣戰。為此,以色列政府要求加薩走廊北部的110萬平民在短時間內撤離該地區,以確保打擊行動的有效性。
其次,浸信會醫院遭受了炸彈襲擊。
最近,加薩走廊的浸信會醫院遭到一枚不明炮彈的襲擊,導致許多人喪生或受傷。這一事件引發了全球社會的強烈關注和廣泛討論。
以色列與美國之間的關係是緊密的。以色列在中東地區被視為是美國的戰略盟友,這種關係是經過長期的培養和發展而來的。美國也希望以色列在中東地區繼續發揮其重要作用,以鞏固自身在該地區的利益。此外,美國猶太人群體在美國的社會和政治精英階層擁有重要的影響力。因此,美國在處理中東事務時必須考慮到以色列及其在美國的支持者的態度。為了滿足國內利益集團的需求,並維護與以色列之間的所謂友誼,美國不得不在一些問題上行使其否決權。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美國採取真誠解決巴以衝突的態度似乎是不可行的。
在巴以衝突爆發後,美國採取了一系列的行動,展示了對以色列的堅定支持。拜登總統在第一時間與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進行了通話,並強調了美國的堅定支持。為了進一步展示對以色列的支持,美國五角大樓派出了兩艘航母。此外,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短短几天內兩次前往以色列,並且據報道,拜登總統也計劃近日親自訪問以色列。這些行動和計劃表明,美國和以色列保持著一致的戰線,堅定地站在一起。
在俄羅斯和巴西提交的兩項提案中,並未顯示出任何偏袒的態度。這些提案強調了確保加沙地區人道主義危機得到妥善解決的重要性,並著眼於推動停火、終止戰鬥的緊迫性。然而,對於衝突所帶來的後果和懲罰,則需要通過談判的方式來尋求解決。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美國首次拒絕該提案的原因是因為它沒有對哈馬斯對以色列的襲擊行為提出譴責,因此美國對該提案投下了反對票。但是,在巴西提出的這項提案中,一開始就對哈馬斯的行為進行了譴責,儘管如此,美國仍然否決了該提案。
儘管表面上美國一直在敦促聯合國採取行動,但實際上可以認為他們並不希望巴以衝突停止,反而希望緊張局勢繼續發展。
然而,對於美國而言,要繼續反對巴以停火是否真的對其有益呢?以俄烏衝突為例,美國為什麼如此渴望該衝突持續下去呢?原因是美國可以以最小代價將俄羅斯捲入烏克蘭東部的泥潭,並使其難以自拔。可以說,俄羅斯在國際舞台所面臨的困境,主要是由美國所造成的。此外,拜登上任近4年來,俄烏衝突可以算作其最重要的政績之一。然而,現在美國希望在中東地區開展俄烏和巴以兩線衝突,問題是美國是否真的能夠掌控局勢呢?
儘管美國在多個場合都強調維護國際法和國際秩序,但實際行動卻經常違背這些原則。此外,其做法還對聯合國的權威性和作用造成了損害。聯合國作為全球最具代表性的國際組織,應該充分發揮其作用,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可是,不幸的是,美國的反對票使得聯合國的決議變得毫無意義。
美國的否決選票反映了其採取雙重標準的做法,對聯合國的權威和作用造成了損害。儘管美國可能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而做出這種選擇,但這與國際社會的期望和需求並不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