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勒緊腰帶後,韓國公務員戴孝上街

2022-09-15     世界說

原標題:政府勒緊腰帶後,韓國公務員戴孝上街

韓國政府日前發布明年公務員薪資上調計劃,由於雖然名為「上調」,實際上不少人面臨的卻是「決定不上調」甚至被要求返還工資給單位,這份計劃在公務員圈子引發強烈反抗情緒,不少公務員走上街頭示威,控訴政府壓榨。

8月30日,韓國企劃財政部發布2023年度財政預算案,在經濟增長面臨多重嚴峻挑戰背景下,政府定下穩健財政的基調,以集中投資重點產業,同時加大對社會弱勢群體的補貼力度。通過削減部分預算,此次預算規模近13年來首次少於前一年度的財政總支出,國家財政赤字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也大幅降低。

韓國副總理兼企劃財政部長官秋慶鎬在發布預算案時強調,減輕國家債務風險、健全財政刻不容緩,政府將從我做起,勒緊褲腰帶背水一戰。降低人事開支,自然成了政府「帶頭」節流的一環:明年起長、次官(部長、副部長)級公務員將返還收入的10%,4級以上公務員年薪漲幅將凍結,5級以下公務員年薪上漲幅度為1.7%。

預算案中公布的5級以下公務員薪資上調幅度不僅遠低於全國公務員勞動組合(工會)此前提出的7.4%的標準,在公務員報酬委員會提出的1.7%至2.9%的建議方案中,政府也選擇了最低一檔的1.7%。

以今年為準來看,韓國9級公務員起薪為168萬韓元(按9月15日匯率,約合人民幣8388元,以下均以9月15日匯率為準),上調後明年約在17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8488元)左右。首爾市公務員工會日前公開初級公務員最新工資明細,今年8月市9級公務員扣除稅金、保險等各項費用後實際領取的起薪為168萬韓元,7級公務員實際領取的起薪為175萬韓元(約合8737元),明細中的35個補貼項目則全部顯示「0元」。

韓國公務員在首爾龍山區的抗議活動,牌子上寫著「我的月薪」「我的公務員生活」「我的存摺」 / 網絡

31日,大韓民國公務員總工會、全國公務員工會在總統府所在的首爾市龍山區舉行示威活動,抗議尹錫悅政府新編財政預算案。參與示威的工會成員披麻戴孝、表示要為月薪「送葬」。示威者高呼「還我月薪」、「還我存摺」、「還我公務員生活」,表達強烈抗議。全韓各地也不斷湧現出示威活動。

「神的職業」

在韓國,公務員又被稱為「神的職業」,有大量年輕人報考。「神的職業」,一方面是其工作年限長、收入穩定、老後無憂的「金飯碗」屬性的體現,另一方面也是上岸難、晉升慢的比喻。

韓國公務員按照歸屬分為國家公務員和地方公務員;按種類分為行政公務員、稅務公務員、警察、教師、消防員、軍官等;按級別分為政務級公務員和一般公務員。政務級公務員一般為次官(副部長)以上的高級官員,包括總統、國務總理、副總理、長官和次官5個級別;一般公務員共有9個級別,職位由低到高分為9級至1級。

除了政務級公務員通過選舉或總統任命產生外,行政公務員主要由國家考試招錄。考試分筆試和面試,筆試科目眾多,不同種類、不同級別公務員的國家考試要求不盡相同,一般包括國語、英語、歷史與專業科目。

公務員考試不限制年齡和學歷,只要通過考試就能被聘用,但通過考試,顯然是最大的難關。韓國考公圈有一句廣為流傳的俗語,1年考上是大神,準備3年是必修,5年是基本,7年是選修。

前任總統文在寅推行的「公務員擴招計劃」一度掀起韓國國內考公熱。有數據顯示,2019年韓國應屆畢業生中,約25%在為公務員考試做準備,職位平均競爭率也高達100比1。如今在一家物流公司工作的李某也曾希望借這個機遇上岸,但僅備考一年考公夢就破碎。李某告訴我,「放棄備考主要原因是太難考,科目多、範圍廣,就連高實用性的英語科目,考點都意想不到的偏。」他說,「認識的考生中,上岸基本花費了兩年甚至超過五年。加上高昂的補習費,時間、金錢對比就職機率,一切都顯得那麼徒勞。」

首爾的一處考公培訓班 / 網絡

除了上岸難度大,韓國公務員的晉升之路同樣漫長。作為基層公務員,9級公務員通常在區公所、街道辦事處、市政府等地方自治政府的相關部門從事行政業務;7級公務員在檢察院、國情院等政府單位就職;5級公務員在行政部門、外交部工作,考試難度也最大,一般是在高校攻讀外交等專業的人才報考。公務員晉升主要取決於上級職位空缺和同級排名,由於韓國公務員系統上下等級森嚴,任職年限和資歷則顯得更為重要。從初入職場的9級公務員升至5級以上領導的崗位,至少需要超過20年的時間。

「辛苦上岸也養不活自己」

面對激烈的競爭和難以突破的考試難度,甚至還有同大企業相比過於微薄的薪水,韓國年輕人為何仍然對公務員趨之若鶩?對於很多人來說,備考只是希望通過「金飯碗」獲得一份穩定生活的保障,尤其是在經濟下行壓力日漸加深的當下。

正在備考的金某說,「也不奢望進大企業了,只不過希望有個餬口的途徑,如今只覺得迷茫。」對於另一位與我交流的備考生A同學來說,除了能不能考上,未來的生活更令他發愁,「就算是成功『上岸』,未來買房、結婚都是奢侈。」

當前韓國國內經濟面臨高物價、高通脹、高基準利率的「三高」局面,7月韓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為108.74,同比增長6.3%,漲幅創下23年零8個月來的新高。韓國CPI漲幅去年10月超過3%,今年3月、5月、6月實現三連跳,分別頂破4%、5%、6%水平線,韓國銀行(央行)在近日發布的最新經濟展望報告中預測,今年CPI漲幅預期為5.2%。

但「工資漲幅跑不過物價漲幅」、「辛辛苦苦上岸也養不活自己」,讓越來越多底層公務員開始懷疑這份工作的意義。全國公務員工會的一名成員表示,今年CPI漲幅突破5%已成定局,新的薪資上漲幅度令人難以接受。近5年公務員薪資漲幅僅1.9%,但同期物價漲幅則高達3.9%,對比之下,公務員薪酬實際上不增反降。

比上不足,比下也不足。除了越跑越快的物價,韓國持續提升的最低時薪也讓底層公務員感到幻滅。韓國近5年最低時薪分別為2018年的7530韓元(漲幅16.4%)、2019年8350韓元(10.9%)、2020年8590韓元(2.9%)、去年8720韓元(1.5%)、今年9160韓元(5.1%)。 相較之下,今年公務員工資上調幅度為1.4%,去年因新冠疫情等影響漲幅為0.9%,再一次遠遠被甩在後面。

明年,韓國法定最低時薪將上調至9620韓元(約合人民幣49.68元),漲幅為5%。按每周工作48個小時、每月209個工時計算,明年最低月薪為201萬韓元。上述工會成員指出,按照目前政府給出的年薪上調幅度,明年9級公務員的稅後工資只有171萬韓元,遠低於201萬韓元的最低工資標準。

2019年參加各級公務員考試的考生人數 / 韓國人力資源創新部

「薪水不如回便利店打工」,「工資漲幅至少考慮物價」……韓國知名考公論壇「準備考公務員的人」上,相關話題帖子長期飄在首頁。有網友在論壇上抱怨,「不明白為什麼只讓我們做出讓步和犧牲,明明每天都是一樣的高強度』搬磚』,體力活、情緒活一樣不少,但工資只有芝麻大點,要求工資漲幅考慮物價難道錯了嗎?」

今年3月,一名在職公務員李某在職場論壇「Blind」內發表了一個標題為《9級公務員老鼠都不幹》的帖子。在其中,李某大吐苦水,羅列底層公務員面臨的工資低、業務強度大、軍隊式職場文化等一系列糟糕工作環境,這個帖子顯然說出了很多基層公務員的心聲,也迅速引起輿論熱議,然而這篇熱帖也提及,自己並不知道如果辭職,還能去做些什麼。

全國公務員工會方面擔憂,長期的低薪和高強度工作將對公職體系產生「反噬」作用,留不住人的問題已經開始浮現。數據顯示,去年共有1.0633萬名工作年限在5年以下的公務員請辭,其中大部分為年薪較低的8級、9級公務員。以大邱市為例,去年包括8個所轄區、郡在內,共有84名公務員請辭,其中64人為8級、9級公務員,占比達76.19%。工會稱,自願離職的公務員數達到5年前(2017年)的2倍,大家辛辛苦苦工作,換來的只有辛酸和徒勞。

而在慘澹的前景面前,韓國考公熱潮也在退卻。據人事革新處發布的報告,今年韓國9級公務員競爭率下降至近30年來最低水平,為29.2比1;同期7級公務員競爭率為42.7比1,為近43年來最低水平。作為公務員考試主力軍的20歲至39歲人群也大幅下降,從2017年末的1417萬減少到去年的1337萬。(責編/ 張希蓓)

點擊 圖片直達往期精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0f2515c35159b7b57da709dd235c72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