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煮麵的年輕人2.0

2022-04-28     成都Big榜

原標題:那些煮麵的年輕人2.0

距離上次寫煮麵的年輕人已經過去2年了,《那些煮麵的年輕人》里的兩家小店,食拾碗升級店鋪變得更潮了,澤食坊不知什麼時候垮了,現在變成一家麻辣燙。

成都目前約有2萬多家麵館,從事這個行業的大部分是中老年人,年輕人很少很少,今年開店的秦宇和小晨不知道是不是全成都唯一煮麵的95後?

正在煮麵的秦宇

距離南門最火的網紅街區源野不到兩公里的地方有一家很小的麵館,點評僅13個,它夾四棟樓的縫隙中,麵館樓上是密密匝匝的公寓小窗。

2021年的夏天,秦宇被裁掉了。半年沒找到工作的他在這裡和女朋友小晨一起開了家麵館。

「在公司乾了有3年了,新來的領導挺好的說想留我但留不住,提前告訴我行政這兩天會找我。剛說完,下午行政就來找我了。」秦宇當時心裡也沒有戚戚然,覺得自己很快就能找到新工作。同樣被裁掉的還有設計這條線的其它幾位同事,整個部門被「優化掉了」。

沒過多久恆大亮起紅燈,秦宇和他的前同事們之後的半年幾乎都沒有找到工作。「一個大點的公司崗位出來有幾百份簡歷去」覺得自己毫無競爭力的秦宇想到了門檻最低的生意——煮麵。

女朋友小晨一家是地道的樂山蘇稽人,隨便亂炒個菜都好吃的手藝讓秦宇很有底氣。找鋪子,搞裝修,買灶具,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同時一邊炒臊子試口味,「那一個月全家都天天吃面,但真的還沒把面吃夠過。」

2021年的最後一天秦宇和小晨是在炒料中度過的,炒到凌晨1點,第二天元旦節早晨7點開門營業,賣了接近一千五百塊,累是累,兩人都覺得很有奔頭。

誰知道開業即巔峰,第二天生意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開業第一周全家每天都吃面,不僅要反覆確認臊子的味道,有時候煮錯的面不能浪費就自己吃了。

開了一周小晨問秦宇也問自己「一個月後會比現在更好嗎?」結果開了20多天就想把鋪子轉出去,開到第61天直接不想開了!

那天是過年前,整個一天賣了不到100元,開到下午秦宇都堅持不下去了,直接就把店關了。就是這樣的生意,過完年來,周圍100米內又開了兩三家麵館,分掉了一些客流。沒想到門檻最低的生意,會這麼難。

兩人都很掙扎,前面有房貸這座大山,背後是連成本都沒收回來的房租裝修,小晨說「現在大環境不好,找工作挺難的,能有機會掙點辛苦錢都不錯了。」秦宇說『』周圍的前同事很多都還是失業狀態。」

於是小晨白天繼續上班,晚上下班和周末來店裡幫忙,秦宇就在鋪子上炒料煮麵,小晨的父母打下手,只要有人吃面還是要繼續煮下去。

賣面之後97年的小晨狀態有了很大變化,去吃麥當勞只吃個漢堡連過去常愛的辣翅都捨不得點,「就覺得一對辣翅那么小小點,幾口就吃完了,店裡賣3碗面才能掙到那個錢呀!我覺得不應該這麼浪費。」

最難的時候,小晨還買了個拖車,準備白天賣面,晚上賣泡鳳爪,想著雞爪是流動攤「我去找別人比別人上門來消費更容易,這個也方便打包郵寄。」

雖然麵館生意「很秋」,但兩人非常堅定的相信自己的食材和味道。

去店裡時我跟著大家點了原湯牛肉麵。

面一上來,濃郁的香辣味像面前端來了一口火鍋,重油的原湯淹沒了麵條,每根麵條上都浸潤吸附了牛肉香,棍棍面爽滑中帶著韌性,一口嗦進去,差點嗆到自己,夠辣,瞬間額頭就冒汗,但忍不住又挑起第二口。

管它周圍有多嘈雜,管它微信彈出多少條信息,管它湯水是不是會濺到衣服上,此刻只想投入的盡情的沉浸在這碗面營造的香辣世界。

雖然是95後開的麵館,但能吃出老一輩人對食物的任性。油用的是從樂山打的菜籽油,肉和料都是秦宇去白家市場挨個選的。

原湯牛肉用鮮牛肉焯水後熬湯,湯熬出來後,再把牛肉切塊加香料炒,炒完再加入牛肉原湯中燒 。燒好的牛肉泡在湯里,煮麵的時候現撈。

排骨麵是樂山做法,先把排骨像炸酥肉一樣炸好,再放進燉了3小時的筒骨湯里燉。湯濃肉酥。

渣渣牛肉麵的臊子,用鮮牛肉自己用絞肉機打碎,再加小米辣炒,平時自己都舀來當下飯菜吃。

所有的原料都是自己家怎麼吃的,秦宇和小晨在店裡就怎麼做。

慢慢的似乎有了迴響,一位順豐大哥來了好幾次,說附近小區的麵館都吃遍了,這家是最好吃的。

也有一對情侶,連著來了七八天,男生吃牛肉,女生吃排骨,然後加一份青菜。

還有一位常來吃的大哥,強烈要求賣水葉子面,要求增加肥腸臊子,扛不住他的強烈要求後增加了水葉子面和肥腸臊子,結果銷量很好,現在又被強烈要求做豬蹄面。

麵館的送餐群人數也逐漸破百。

小晨有空時會更新小紅書,粉絲不多,但總會收到真誠的鼓勵。

這小半年兩人只在過年時看過一次電影,根本沒有其它娛樂活動,日常的就餐晚高峰過去後,兩人炒料、煉熟油海椒、打掃衛生就到凌晨1點了。

小晨很會想「這不沒時間出去玩還省去不少開支了嗎(苦笑)

現在麵館鋪子依然馬馬虎虎,剛剛過千,但小晨沒有停下來,這兩天下班之後又開始炒小龍蝦賣。

6點下班,7點就開始炒小龍蝦,辣滷味35元一斤,蒜蓉、香辣45元一斤都送飲料,第一天炒賣了20斤,陸陸續續賣到凌晨。打掃完衛生,濺好第二天要用的熟油兩人才回家。

這就是成都南門兩個普通年輕人的煮麵故事,平淡、瑣碎、沒有太多起伏,只有失業、房貸、房租這些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推著他們往前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db9b2d233e1524197ff294acb8bcfb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