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家印不能坐高鐵算啥?坑爹的還在後面呢

2023-05-30   地產情報站長

原標題:許家印不能坐高鐵算啥?坑爹的還在後面呢

5月29日,恆大地產發布公告稱,截至2023年4月末,恆大地產涉及未能清償的到期債務(不含境內外債券)累計約2724.79億元。

其中,恆大地產的逾期商票累計約2459.87億元。

恆大的欠債是個老問題了,許家印是全中國負債最多的男人。前段時間,他乾脆淪為被執行人,限制高消費。

有網友在這條新聞的下方,說了這樣一句話:

「許家印以後不能坐高鐵了吧!」

01 無賴的恆大

爆雷許久的恆大,最近成功展期了一筆債券。

這筆債券是「19恆大01」,在2019年5月6日完成發行,發行規模150億元,票面利率6.27%,債券期限為4年期,附第2年末發行人調整票面利率選擇權及投資者回售選擇權。

按照約定,這筆債券應該在2023年5月6日到期。

然而,恆大已經還不起這筆錢了。前段時間,恆大曾經披露了自己的財務狀況,文件顯示,整個恆大只有13.41億非受限現金。

這點兒錢,連這筆債券的1/10都不到。

恆大的債主們,到底是不敢把許家印逼得太急了,在交涉之後,他們最終同意,將「19恆大01」展期至2024年5月6日。

不同意也沒法,畢竟,恆大是真的拿不出錢。

5月29日,恆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發布關於涉及重大訴訟及未能清償到期債務等重大事項的公告。公告內容顯示,在涉及重大訴訟的情況方面,截至2023年4月末,恆大地產標的金額3000萬元以上未決訴訟案件數量共計1426件,標的金額總額累計約3495.53億元。

此外,截至2023年4月末,恆大地產涉及未能清償的到期債務(不含境內外債券)累計約2724.79億元。

截至2023年4月末,恆大地產的逾期商票累計約2459.87億元,恆大的債主們,怕是心都在滴血,但又無可奈何。

事實上,恆大在引爆了房地產的大雷之後,倒霉的不只是一兩個開發商,還有房地產的上下游企業,從裝修公司到家電企業,全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波及。

新房賣不動,還有幾個人願意購買大件家電?

不管你願不願意相信,房地產都是中國經濟中最重要的一環,只可惜,它現在還在坑底老實趴著。

02 土拍收入大減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最近各地的新聞都不太妙。

廣西省會南寧,因為天價停車費捲入爭議,最後南寧市長就停車服務向公眾道歉;雲南省會昆明,也因為一則傳聞引起輿論關注,最後昆明官方不得不出來公開闢謠,稱傳聞不實。

瓜很大,建議大伙兒自己去看,站長就不多贅述了,不然容易被刪。

在這些離奇消息的背後,其實原因都大差不差——

缺錢。

早在4月份,貴州就公開表示,「調研發現,債務問題已成為擺在(貴州)各地ZF面前重大而亟需解決的問題,但受限於財力水平有限,化債工作推進異常艱難,僅依靠自身能力已無法得到有效解決」。

對此,貴州做出的決定是,「積極向國研中心爭取智力支持」。

到底是什麼樣的智力支持,我們不得而知。但現在各地的財政收入,都不太樂觀,因為地方的「收入大頭」——土地成交金,數據是越來越嚇人了。

就拿不久前剛剛闢謠不實傳聞的昆明來說,2019年,昆明土拍收入是915億;2020年,這項收入降低到了689億;2021年,昆明土拍收入是418億;2022年,昆明土拍收入是123億。

即使進入2023年,情況也沒有改善,1月至4月,昆明土拍收入為34億元。

土拍收入的下降幅度,已然觸目驚心。我們也很難想像,這些城市,要發展什麼領域,才能補上這幾百億的財政收入。

前段時間營造得鋪天蓋地的「樓市小陽春」,最近也沒有了消息。

舉個有點極端的例子,廣東惠州——這座城市曾經因為深圳、東莞等地的帶動,房價飛漲;在樓市陷入低谷後,惠州直接坑底躺平——4月,惠州新房網簽量為5687套,相較於3月份8948套的成交數據,下挫近4成,降溫明顯。

比起成交量的下降,更讓人震驚的,是惠州的房價——截至4月底,惠州房價為1.18萬/㎡,環比下跌3%,為近半年的最低點。

據《經濟觀察報》報道,2016年,某中介公司的老闆以1.55萬/㎡的價格,購入了惠州·翡翠山城的一套房源。如今7年過去了,這套房子的單價已經降到了1.3萬/㎡。

惠州官方為了救市,出台了不少政策,但這些措施並未刺激到樓市,反而讓很多人加速「逃離」惠州——二手房掛牌量激增,分散了新房的客群,而那些賣掉二手房的人,也不會再投資惠州樓市。

久而久之,惠州是新房賣不出去,二手房價一降再降。

03 降價維權再現

在樓市的低谷,居然還有人出來「降價維權」。

5月19日,位於惠州的東方·鉑悅府來了一波大促銷,項目單價從備案價的1.5萬/㎡直接跳水到了8600元/㎡,價格近乎腰斬,除此之外,開發商還提供低首付、零首付加送車位等方案,真正的大手筆。

開發商是夜裡賣的,老業主是早上來的。

這些聽到風聲的老業主,舉著白色的橫幅,把售樓處圍了個水泄不通,聲勢浩大地討伐著開發商的降價行為。

在這起降價維權事件中,最有意思的,反倒是惠州大亞灣區房管局。

自5月以來,惠州多個樓盤降價促銷,部分項目甚至在備案價的基礎上,直接打了5折。對此,惠州大亞灣區房管局的工作人員表示:

「房企降價屬於市場行為,我們規定是不能夠高於備案價。」

然而,本該是「市場行為」的東方·鉑悅府,卻被鎖盤了。5月21日,惠州大亞灣區房管局突發紅頭文件,要求該項目的售樓處暫停營業。

不止是售樓處被迫關停,就連東方·鉑悅府的小區都被「鎖」了——該項目為現房銷售,部分樓盤已經交付入住,這些業主嚴防死守,生怕中介和陌生人到小區看房,進小區必須報備所到具體樓棟、房號、業主姓名,核對無誤後方可通行。

有中介三次試圖混進小區,均以失敗告終。

僵持數日之後,5月23日,開發商終於「認錯」了,而且是完敗。在東方·鉑悅府業主的強力要求下,開發商立下書面承諾:

5月19日以來賣出的153套房子將作退款處理,贈送車位的協議全部作廢。

後續若開發商再贈送或低價賣車位、以低首付賣房擾亂市場,需給予集體業主相應價值的賠償。

在這份承諾的背後,站長嗅到了一絲非比尋常的味道。

要知道,以前的「降價維權」事件,鬧得再大,也就是開發商和老業主各退一步,開發商放棄降價促銷的方案,老業主也「不再追究」。

現在,東方·鉑悅府的開發商不僅放棄促銷,而且作出讓步,以後「擾亂市場」需給予業主相應價值的賠償。再結合近期,當地房管局的態度轉變,這件事透露出來的訊息,似乎不太對勁兒啊!

難不成,惠州這是準備出來保房價了?

04 結語

最近的新聞,一個比一個魔幻,聽說上海也在搞「低首付」了。

5月29日,一則傳聞在房地產圈瞬間刷屏,上海市青浦區出現了首付10%的新盤項目。有媒體去核對了,確有此事,該項目就是青浦的安聯虹悅。

從二三線城市紛紛「告急」,再到一線城市出現「低首付」買房,樓市似乎越來越嚴峻了。

大動作,怕是不遠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