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網:1月29日(上午),河北省政府新聞辦舉行2020年河北省國民經濟形勢新聞發布會。根據與會媒體相關報道顯示:2020年,河北省全年地區生產總值36206.9億元,比上年增長3.9%,分別比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回升10.1、4.4和2.4個百分點。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3880.1億元,增長3.2%;第二產業增加值13597.2億元,增長4.8%;第三產業增加值18729.6億元,增長3.3%。
之前我原本還有些擔心,河北省能否在一周內公布2020年度GDP數據。看下今天這個時間點,正巧是2021年1月份的最後一個工作日。河北方面選擇在這個時間節點發布數據,我想應該也是有不想將發布進度拖延到2月份的相應考慮。
而伴隨著今天上午河北省2020年度GDP數據的發布,這就意味著截至1月29日,我國內地的31個省級行政區上年度GDP數據已經全部發布完畢。此前,我曾特別提到為什麼要等待河北省相關數據的一大原因,因為這關乎2020年度京冀兩地全國排名。而根據河北省最新發布的數據,京冀兩地的全國排名果然發生了調換。
按照往年的慣例,關於分省區的年度經濟數據相關推送,我們一般會安排兩到三篇。今天這是第一篇,我們重點關注省區GDP總量和GDP增速兩個方面。先來看完整的2020年度中國省區GDP排名情況——
關於2020年的宏觀大背景我們此前已經多次有介紹過,這裡我們就再點下關鍵詞,不再多進行介紹:2020年是我國「十三五」的收官之年,是我國年度經濟總量首次突破100萬億的重要時間節點,是新冠疫情肆虐下全球經濟面臨全面衰退之年。大家在閱讀我們接下來的相關解析時,一定要充分結合上述的幾點客觀大背景,否則就無法得出相對客觀的認知結果。
從2020年度內地省區年度GDP總量的分布情況看,我們大致可以將31個省區具體分為四個陣營。分別是10萬億+,4萬億+,2萬億+,2萬億-。
10萬億+省區:繼2019年度廣東成為我國首個GDP總量突破10萬億的省份後,2020年度江蘇緊隨其後完成了10萬億GDP的挑戰,所以廣東和江蘇是我國目前唯二的10萬億GDP陣營省份。而結合全國經濟總量第三、第四位省份的現階段規模,10萬億+省區陣營再次擴容,基本要等到「十四五」末期才有可能出現。
4萬億+省區:4萬億+陣營是目前我國省區中的中流砥柱,是最能夠代表和影響未來五到十年中國區域經濟格局的重要選手。相較於2019年度,2020年4萬億+省區新增一席(湖南),所以目前陣營省區包括山東、浙江、河南、四川、福建、湖北、湖南等七省區。
從大的地域分布來看,七省區同時涵蓋東部(山東、浙江、福建)、中部(河南、湖北、湖南)和西部(四川)三大板塊,七省的代表性城市青島、濟南、杭州、寧波、泉州、福州、鄭州、武漢、長沙等也均位列萬億GDP城市陣營。我們由此也可以發覺,區域經濟強省和區域經濟強市之間相輔相成的關係。
另外,以上七省絕大多數均為人口大省。從2019年各省常住人口規模來看,人口最多的山東省過億,省區常住人口唯一尚未超過4000萬人的是福建省(3973萬)。事實上,作為東部沿海省份,福建省經濟體量長期低於河南和四川的一大原因,正是由於區位和地形等因素造成的常住人口規模相對偏少。但與之相對應的,則是福建省各項人均經濟數據則長期處於全國省區領先位置。
2萬億+省區:和4萬億+省區陣營相比,2萬億+省區陣營構成則相對比較複雜:上海、安徽、河北、北京、陝西、江西、遼寧、重慶、雲南、廣西等共計10省市共同位於此陣營。這其中,既有上海、北京兩個行政級別為直轄市的超一線城市,理應被單獨討論。也有安徽、陝西、江西、重慶、雲南、廣西等目前經濟發展正處於相對較快階段的發力型省市。
在目前2萬億+省區陣容中,最值得重點關注的顯然是安徽省。作為長三角成群成員省份,擺在安徽省接下來經濟發展的直接目標,一是超越直轄市上海,二是經濟總量突破4萬億,邁入全新的發展階段。而安徽之後,河北省也有望在近幾年實現突破4萬億的目標。和前幾年的產業結構轉型期相比,河北省近兩年經濟增長開始逐步回歸正常,在2020年度全國排名與北京互換便是一個印證。
2萬億-省區:身處這一陣營的省區情況也比較複雜,先來看陣營成員:貴州、山西、內蒙古、天津、新疆、黑龍江、吉林、甘肅、海南、寧夏、青海、西藏,共計12省市。其中,天津市作為直轄市理應被單獨討論。
其餘的12省區,基本有兩大特點,區位較偏,人口較少。特別是像甘肅、海南、寧夏、青海、西藏等省區,常住人口最多的甘肅全省也不過2600餘萬,這基本和京滬這樣的一線城市人口規模相持平。
而從國家層面的定位來看,其中還有不少省區是以生態環保、糧食基地等作為發展定位的,所以在此陣營中的許多省區我們也可以發現,經濟增長並不作為地區發展的最重要工作進行推進。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對比2019年,2020年中國省區全國排位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其一,北京和河北排名易位。京冀兩地的排名變化,我們準確的形容詞應該是「回歸」。在2017年之前,河北省曾較長時間位列中國十強省份,而同期北京全國排名在十名之外,所以兩地的排名自然是河北相對領先。2018年由於調整統計口徑,河北省年度經濟總量出現明顯下調,全國排名也隨之降至第13位,正巧位於第12位的北京之後。而伴隨著2019年、2020年河北省保持正常的經濟增速,2020年河北省排名回升一位至第12位,顯然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其二,遼寧和江西排名易位。此前我們曾多次講到過,由於東北三省較早的工業化和城鎮化進度,所以在近些年來GDP數字增長基本都處於一個相對較低水平。對應到全國省區的排名中,自然也會隨時間推移出現向後調整的狀態。2020年度,遼寧省經濟增速0.6%,江西省經濟增速3.8%,結合2019年度兩省相對接近的經濟規模,在2020年出現排名易位,同屬可預料情況。
其三,內蒙古和貴州排名易位。過去這些年來,得益於扶持政策的利好,貴州省經濟增速曾連續多年保持全國省區領先位置。而內蒙古和山西作為北方代表性資源型經濟省份,經濟增速受相關資源市場及政策變化顯著。和2019年比,內蒙古GDP名義增量維持在147億元的較低水平,而同期貴州GDP名義增量超千億,所以排名出現了相應的上升和下調。
而既然講到了GDP增速,我們接下來正好看看2020年度中國省區GDP增速的排名情況——
關於2019年中國整體GDP增速情況,這裡要說明一下。根據此前2019年末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相關文件顯示:經最終核實,2019年,GDP現價總量為986515億元,比初步核算數減少了4350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0%,比初步核算數下降0.1個百分點。
而2020年我國整體GDP增速為2.3%,內地31個省區當中,共有20個省區高於全國均值,10個省區低於全國均值,1個省區域全國均值持平(廣東)。
非常難可貴的是,由於我國新冠疫情較早得到控制,所以國內多數省份在2020年下半年經濟也基本實現恢復。全年來看,除受疫情影響最為嚴重的湖北省經濟增速尚未扭負為正之外,其餘30省區年度經濟均實現了正增長。
經濟增長最快的省區依舊集中在西部地區,西藏、貴州、雲南是2020年度唯三GDP增速超過4%的省區。而其餘受疫情影響較小和抗疫表現較為突出的省份,年度GDP增速主要集中在3%~4%這個區間內。
從前往後看,共有安徽、河北、重慶、甘肅、寧夏、四川、湖南、江西、江蘇、廣西、山東、浙江、山西、海南、新疆、福建等16省區年度GDP增速超過3%,占比全國省區半數以上。
而這其中,江蘇、山東、浙江、四川、福建、湖南等省份均為中國經濟體量十強省份,這些省份年度GDP增速能夠穩定在3%之上的水平,無疑為2020年度中國經濟在重大挑戰之下仍取得了2.3%的成績,起到了「定海神針」的作用。
透出這一組組數據,我們能夠看得的是億萬中華兒女在國家危難來臨之時的眾志成城,萬眾一心。這些簡單的數字,並不能展現出在過去的一年中,無數國人為抗擊疫情所付出的艱辛與努力之萬一。
當我們站在當下回看2020年度全國各省區所取得的經濟成績時,距離新春佳節已經只剩下十多天的時間。「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對於即將來臨的又一個新春佳節,我想每一個人都有內心的期許。
而可以預見的是,在春節前後的這段時間裡,山川網還將推出一系列的全國各省各市上年度經濟數據回顧推送。我想,這也是我能夠陪伴大家一起歡度佳節的最佳方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dV7SWncB9EJ7ZLmJofe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