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在廣州地鐵線上,一位新聞傳播學碩士專業的女子,看見一位大叔蹲著玩手機,她懷疑對方在對著自己在偷拍;於是要求檢查其手機相冊,大叔讓她檢查並自證了清白。
但沒想到,隨後該女子在個人網絡帳號上,將當時的視頻發出,並如此聲稱:
「我戴著口罩上地鐵,想著沒有幾站就不坐了,找了個拐角站著,還沒站穩,地上的一個猥瑣老頭開始盯著我看;並且嘗試拿出手機對著我。這時候我已經感覺他在偷拍我了,很快的我瞪著他,他就放下了手機,我意識到他應該沒有拍什麼」。
「本想就這樣結束,我也可以『忍一忍』,但是一分鐘內我的腦子裡飛速運轉:『難道我的權益沒有受到侵害,我就不用去維權了嗎?』」非要等發生什麼我才能說什麼嗎?』「
「感覺這個猥瑣老頭不是第一次作案,如此嫻熟的動作和大言不慚的表現,就有了視頻里的故事(本想他如果拍了我任何一張照片,我都不打算放過他,重重舉起的拳頭還沒開打)猥瑣男出門必死」。
但當看到網友們的評論對其不利後,女碩士又發文稱:
「我再說一次,是他先舉起相機對著我,被我發現後他放下了手機,但我還是不放心,就有了視頻里的內容,如果他真的沒有偷拍,那為什麼他沒有為自己發聲?」
看了女碩士的這些表達,不得不佩服她學的是新聞學專業!其對新聞要素的拿捏、使用技巧,非常的專業、到位!
她抓住了新聞中的「熱度」要素:偷拍;「爆點」要素:「涉及兩性元素」;爭議元素:「挑起男女性別對立」;吸引眼球的「貼標籤」元素:「猥瑣男」;再加上先入為主式的「他沒偷拍,咋不為自己發聲」之神邏輯……可以說,其將製造新聞事件、且有利於自己的所有元素,都給她捷足先登占完了。
當然,首先,仍要對這位女碩士的自我保護與敢於維權意識、行為表示贊同!相對來說,女性在這方面確實是容易受傷害的弱勢群體!也可以說,當她發現有人疑似偷拍後,敢於站出來要求查證這一行為本身,並無過錯,反而值得人們肯定與支持。
但是,當查證過後,並無證據表明男人偷拍後,作為一名高學歷的人,就應更有文明的態度與舉止——那就是要給予對方一句真誠的道歉!那麼,此事顯然就可以到此為止了。
可是,雖說並非是「知識越多越反動」,但有時候,知識越多之下,有些人卻過於自信過頭到了無知與狂妄的程度了——像這碩士女生此後發出的視頻,及兩度評論的內容,顯然都是一種涉嫌莫須有的「疑罪從無」之做派了!
在沒有證據之下,她開始用猜測當作事實——哪怕這樣的猜測或有一定道理,甚至或就是事實,但顯然,作為一名肯定懂得「疑罪從無」這一基本法律準則的碩士生,就不應再發一些涉嫌造謠的話術了:什麼「猥瑣老頭、猥瑣男;不是第一次作案」,還有要人家自證清白的「咋不自己發聲」,這就是將專業知識的能力用於無恥的詭辯了。
當沒有證據之下,這位女碩士卻如此公開發出視頻,並給男人貼上了「猥瑣男」的標籤,就很可能會形成一場網暴風波,甚至會令這位男士從此「社死」——如果這是一位並不太懂如何上網發聲的男人,那他甚至都會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被「社死」的了!
現在,這位新聞學女碩士見網上的形勢對自己不利,也趕緊刪除了這兩則內容,這其實也說明了,在群眾雪亮的眼睛逼視下,那些自以為知識層次高,並以此高高在上輕視、逼仄普通人的做派,在網絡時代並不一定能行得通了——弄不好的話,還有可能像這位女碩士一樣反噬了自己!【原創評論:瑜說還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