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私有,才是最大罪惡之源!作家:艾躍進稱『私有制是罪惡之源』,太武斷

2024-10-02     瑜說還休

10月1日,網名為「蒼狠嘯月」的作家如此寫道:

「看到艾躍進一句話:『私有制是一切罪惡之源」,艾教授這句話,是否太武斷了?」

「不由想起約翰-洛克一段話:『私有制是人類文明的基礎。如果你創造的財富不是你的,你會辛勤勞動嗎?如果子女不是你的,你會供他們上學嗎?如果老婆不是你的,你會珍惜她嗎?私有制形成的私有觀念,是人類一切文明的基礎,是人類道德的基礎,也是自然法則』」。

「……不追究艾教授的觀點來自哪裡,但肯定不是發自內心。如果是教學授課,照本宣科,可以理解。然而這樣的學問有用嗎?」

「蒼狼之所以質疑:艾教授那句話不是發自內心,是覺得他不敢實話實說,正面回答約翰-洛克關於『財富、子女與老婆』的三問!……」

艾躍進教授,是公認的「方向盤極致左打」之代表性鼓吹手,但他推崇的這句「私有制是萬惡之源」,顯然其並沒有原創專利權。

一般認為,這個觀點來自於英國空想社會主義創始人托馬斯-莫爾,他在其名著《烏托邦》中,首次提出了「私有制是萬惡之源」的觀念,並表示人類社會的終極目標,就是「必須消滅私有制」。

確實,我們也曾進行過「大公無私」「破私立公」「批修斗私一閃念」「一切歸集體或國家所有」等等的社會實踐,但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面前,已說明這樣的「老路」是行不通的。

現在,我們實行的以公有制為主體,發展包括私有經濟等各種經濟體的改革,正是找差補缺、改進發展的一種有益探索。

當然,我們也不能把人的「私慾」與社會制度的「私有制」划上等號。

私慾,是自然而然的正常人之天性和慾望,可以說,這是從人類產生,到人類有一天消失時,都不可能消滅的人之本性。

私慾的天然性存在,也說明它並不是什麼惡之源,也並不存在「原罪性」。

相反,私慾的天性特徵,還讓有其自然而然的正向性——即人會為了私慾的滿足,而具有了向前的追求性,比如對私有財產、個人社會地位、自我成功體驗、個人精神層次滿足等的前進動力;這也同時會讓社會競爭無所不在,這種競爭的存在及有序規範、引導之下,正是人類不斷發展向前的源泉。

但私有制卻是社會性的制度安排,比如皇權社會、資本主義社會,都是以私有為根基的不同社會制度,所以,個人天性的「私慾」,顯然不能與社會制度的「私有制」完全等同了。

不得不說,在一定程度上而言,稱「私有制是萬惡之源、萬罪之本」,似乎是大有道理,且會讓大多數普通人深有體會和共情感。

比如,像人們最為痛恨的社會問題:貪污腐敗、封建迷信、「公地悲劇」、貧富分化、假冒偽劣、坑蒙拐騙、偷盜搶劫、黃賭毒、技術壁壘、經濟危機、「黑社會」、碰瓷、偷獵濫采、戰爭,大都能追索到「私有制」這個所謂「罪惡」源頭上來。

但是,反過來,號稱取代私有制的公有制,會不會產生這些人類詬病的社會問題呢?

其實,這其中有不少的根本性問題,社會實踐也已告訴我們,比如貪污腐敗、封建迷信、貧富分化、罪惡戰爭等人類社會的根本性問題,仍然會以不同的表現存在著。

例如當年的代表性國家——蘇聯,其最終走向失敗,並令其四分五裂,似乎沒有「私有制」的任何影子吧?

但其實,蘇聯存在的最根本、最致命性問題就是,其同樣存在實質性的「權力私有化」,成了其走向覆滅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說,「權力私有」,其實,才應是最大的罪惡之源!

權力私有,是人類社會的最大痼疾,它才是製造罪惡的最大源動力。而對於權力的崇拜、渴望與掌握,本就是人之私慾本性的最大體現。

那麼,如何限制權力的私有化,才是人類社會前進的極大挑戰。因而,權力制衡的好壞,也決定了社會走向民主、自由;平等、公平社會價值觀實現與否的重要方面。

所以,像父母曾在特殊年代受過無端迫害的艾躍進,卻於改革開放的時代里,竟然逆潮流而動,一度成為極為活躍的「嘴向左歪肉喇叭」。

表面上看,其「批私立公」的立場與大嗓門,確實讓人聽得很爽,但實質上,如果只敢喊「私有制有罪」,而從來不敢表達「權力私有才是萬惡之源」,這或許只能說明,其人不過是想成為特權的擁有者或受益者,而所謂的「批私挺公」,只不過是其為獲特權之利,而有意選擇的輿論工具罷了!

只想問一問艾教授:看了「洛克三問」關於「財富、子女與老婆」的問題後,您老又該作何回答呢?——當然,艾公已千古,但「誰才是萬惡之源」的「千古之問」,我們人類又該如何去不停地追問與回答呢?【原創評論:瑜說還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8a54ffedef6a89e7238626f9aaddebc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