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孩子有些孤單,咱們再生一個吧?」
這已經是婆婆第N次催生了,聽到這句話的時候,英子連反駁的慾望都沒有。因為她知道,不管婆婆如何催生,她都不會答應的。
不過,還是拿出了自己的「帳本」,跟婆婆算了一筆帳。也正是這次「算帳」,徹底打消了婆婆催生的想法。
之前,英子也告訴過婆婆養娃很費錢,可婆婆總不相信,甚至還搬出了她們老一套的養娃理念。只是,看完英子的帳單後,婆婆也沉默了。
養娃,從孕期投入開始
很多人以為養娃,是從孩子出生開始,其實不然。
在這個注重「優生優育」的年代,很多夫妻從備孕開始,就精心準備。在此期間,不僅要提前檢查身體,而且還需要補充葉酸及其他的營養物質。
這麼說吧,備孕階段的營養補充、孕前檢查,到孕期的產檢、營養品和胎教用品等等,每一項都是養娃路上的支出。
食品和日用品,日常開銷的重頭戲
從孩子出生那刻開始,口糧、屁糧、輔食、濕紙巾、玩具、衣服、零食……就需要安排到位。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物品,加起來確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尤其是隨著孩子長大,他們需要的物品會逐漸豐富,而且這些生活必需品,一樣都不能少。老人自以為讓娃吃飽、穿暖就可以,可他們不知道吃的、用的和衣服並不便宜。
學齡期,教育也需要投資
老人光知道九年義務教育免費,卻不知道幼兒園需要花很多錢、課外興趣班、提高班都是需要費用的。
從幼兒園到小學、中學,再到大學,每一個階段,都需要花費不少錢。所有的父母在孩子教育方面,都捨得投資,目的就是希望他們能贏在起點,將來有更大的可能性。
健康醫療,更是不能少的花費項目
從出生開始,就需要接種疫苗,很多自費項目父母也是安排到位。再加上日常的鈣劑、維生素等營養品,每一樣都不便宜。
對於父母來說,最怕的就是孩子生病,尤其是幼齡階段。生病之後,不僅需要徹夜守在孩子身邊,而且還需要巨額的經濟支持,動輒就是成百上千。
近兩年,父母的健康意識更強了,牙齒護理、視力保健等方面的支出,也在逐漸增加。也難怪網友會說:整牙、視力和升學問題,成了壓倒父母的三座大山。
休閒娛樂項目,也不能「虧待」孩子
每次到了節假日,兒童遊樂場的項目都需要排隊,可見現在父母都很注重孩子的精神世界。帶娃去遊樂園、動物園、博物館,用這樣的方式增加孩子的生活樂趣。
而且,帶娃旅遊成了當下最好的項目。雖說花費不菲,但很多父母還是很樂意,因為在旅遊的途中,孩子能感受到更多快樂,增長見識的同時,還能開闊眼界。
當然,每個家庭的經濟能力不一樣。有錢的話,可以帶孩子去大城市漲見識;沒錢的話,可以去門口的超市、公園走走。
情感投入和日常教育,金錢無法衡量
在養娃的帳本里,還有兩項無法用金錢衡量的支出:情感投入和日常教育。
夜以繼日的陪伴,和悉心照顧,才能讓孩子健康的長大。很多媽媽,更是在孩子出生後選擇辭職,全身心的照顧他們。從做了「媽媽」那刻開始,孩子就成了生活的重心,甚至失去了自己。
這裡所說的教育,並非興趣班、輔導班,而是父母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從跌跌撞撞的學步,到牙牙學語,再到後續的是非道理,都是父母用心教育的結果。
養娃不易,且行且珍惜
這位媽媽的「帳本」里,引起了無數媽媽們的共鳴。養娃,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的不僅是經濟支撐,而且還有時間和情感支持。
這也是為何,很多父母不願意生二胎的最大原因,養娃實在太費錢了!並非他們不喜歡孩子,而是以目前的能力,沒辦法生育二胎。
隨著社會和經濟的水平的提高,未來養娃的成本會不斷攀漲。倘若真的有了二胎,那養娃負擔就會增加一倍,對老二和老大都不公平。
寫在最後:養娃很費錢,父母可以在有限的經濟範圍內,給孩子好的物質水平就可以。當然,和物質比起來,陪伴和教育更重要一些,讓娃學在快樂中學會獨立、自信和堅強,特別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