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收到朋友的一條簡訊,不禁讓我想起了星星剛開始添加輔食的那次心驚膽戰!那次星媽出差讓奶奶幫忙照看星星幾天,回來後發現星星明顯變黃了。星媽當時真的很害怕啊,擔心是黃疸,抱起星星就往醫院跑。
到了醫院做了檢查發現並無大礙,可是還是發黃,醫生問起星星最近吃什麼,我也是因為最近在出差不清楚,打電話回家後,那顆懸起的心才放了下來。
因為星星最近一直在吃胡蘿蔔和橙子,而且吃得還比較多。想起之前看崔玉濤的輔食添加有講到:輔食添加不合適會導致皮膚發黃。果不其然,回家讓星星停吃了一段時間的胡蘿蔔和橙子,黃就褪了。
臨床上經常會見到孩子輔食添加不合適,導致的皮膚發黃現象。有這種症狀的孩子體檢顯示手腳心明顯發黃,全身皮膚發黃,但白眼球不發黃,進食和生長均無異常,肝功檢測結果也全部正常。
經詳細詢問後發現,這些孩子的輔食有一個共同點,即孩子平時的輔食中幾乎每頓都有胡蘿蔔、南瓜和紅薯,這是典型的食物色素造成的皮膚發黃,雖然無害,但比較嚇人。孩子只需減少食入這類食物,沉著於皮下的色素會逐漸被代謝掉,不會遺留後遺問題。
家長大都認為 胡蘿蔔、南瓜、橙子、木瓜是非常有營養的食物,恨不得每頓都給孩子吃,但這些食物容易造成皮膚黃染,需要控制進食頻率。其實,胡蘿蔔、南瓜、橙子等也只是蔬菜和水果中的幾種而已,建議家長給孩子選擇食物時還是儘量多樣化。
——崔玉濤《崔玉濤圖解家庭育兒5》
如何做到飲食多樣化
幼兒期的孩子飲食應變得多樣化,可繼續堅持母乳喂養到2歲,以後逐漸停止母乳喂養,但每日應給予幼兒配方奶粉。與此同時,應根據幼兒牙齒髮育情況,適當增加細、軟、碎、爛的食物,並不斷增加種類和數量,逐漸向食物多樣化過渡。
1
如何選擇幼兒食物
1-3歲的幼兒,消化功能仍不成熟,咀嚼功能尚不熟練,生長發育快,應選擇營養豐富、易消化的食物。首先,每日應喂不少於相當350ml液態奶的幼兒配方奶粉,不宜直接喂普通液態奶、成人奶粉或大豆蛋白粉等。其次,食物要多樣化,粗細糧搭配,葷素菜都有。適當多選擇蛋類、魚禽肉類和豆製品等富含優質蛋白的食物,交替食用。糧食除了大米、白面外,要常與小米、玉米、黑米等雜糧搭配。
1-2歲孩子吃什麼
對於1-2歲幼兒,建議每日膳食安排:蛋類、魚蝦類、家畜家禽瘦肉類共約2兩,大米、小米和麵粉等糧食2兩左右,蔬菜和水果各約3兩,用適量植物油烹制上述食物。
2-3歲孩子吃什麼
對於2-3歲幼兒,建議每日膳食安排:蛋類、魚蝦類、家畜家禽瘦肉類共約2兩,大米、小米和麵粉等糧食2-3兩,蔬菜和水果各3-4兩,用半兩植物油烹制上述食物。
2
幼兒食物的選擇要點
幼兒膳食應單獨加工、烹調,並選用適合的烹調方法。食物應切碎煮爛,易於幼兒咀嚼、吞咽和消化,特別注意要完全去除皮、骨、刺、核等;大豆、花生等硬果類食物,應先磨碎,製成泥糊狀。烹調方式宜採用清蒸、水煮、煲燉,少吃油膩的油炸食物,儘量不吃香腸、火腿、紅腸等腌制食品和熟食。口味要清淡,不要太咸,不宜添加酸、辣、麻等刺激性的調味品,也避免放味精、雞精和糖精。此外,食物要品種多樣,外形有童趣,以提高孩子的進食興趣。
進餐次數和用餐時間
1-3歲孩子一般每天應進餐五次,即早、中、晚三次正餐,上、下午兩正餐之間加點心各一次。每次用餐時間在20-30分鐘左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wA_g3MBfGB4SiUwjl1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