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視劇《滲透》中,軍統東北督查室主任李維恭提到了一個人名:「黃埔時期,我班上最好的同學就是那邊的,還有咱們軍統那個武強,以前也是那邊的啊。要論跟那邊的關係,軍統上下,恐怕沒有一個再比他親了。」
熟悉那段歷史的都知道,李維恭說的「武強」實際就是在八一南昌起義時任賀龍領導的二十軍第三師黨委成員、少校連長,轉換陣營後擔任軍統局北方區區長、東北辦事處處長、東北行營督察處處長、東北保安司令長官部督察處中將處長的文強。
李維恭是軍統臨澧特訓班教官,《潛伏》中的吳敬中也是軍統臨澧特訓班教官,這個吳敬中在歷史上也確有其人,他就是曾任軍統西北區區長、第八戰區長官部調查室主任、軍統東北區區長兼北滿站站長、保密局天津站長的吳景中。
據《文強口述自傳》記載,他能在軍統期間晉升中將,就是第八戰區司令長官胡宗南和第十一戰區司令長官孫連仲跟戴笠聯手推上去的,這樣看來,文強跟吳敬中在東北也是做過同事的。
李維恭是黃埔軍校畢業的,根據他那句話,我們似乎能推斷出他是黃埔一期或四期的,因為黃埔一期和黃埔四期最好的學生,一個救過老蔣的命,一個打掉了老蔣一半的軍隊。
黃埔老生李維恭也是軍統老特務,但是這個老特務硬生生被五個學生玩兒死了,他那可笑又可氣的結局,讓我們想到了一個有趣的問題:如果許忠義和鄭耀先這兩個上校,面對的不是李維恭、毛人鳳,而是少將吳敬中和中將文強,他們是會被修理的很慘,還是趕嘴把吳敬中和文強策反了?
李維恭沒有吳敬中那樣喜怒不形於色的沉穩:吳敬中得到一輛陳納德坐過的斯蒂龐克轎車,在余則成面前表現得比較淡定,余則成出去操辦轎車變現業務,吳敬中先是打電話給夫人梅姐,向內弟詢問車價,然後才高興地哼唱「蕭何月下追韓信」,而李維恭聽到許忠義許給他的幾十萬美元收益時,直接一口茶水噴了出去——老財迷的失態,讓許忠義很是瞧不起,讀者諸君肯定也看出了李維恭的貪婪與淺薄。
如果許忠義到了吳敬中手下,根本就動不了太多手腳:吳敬中跟主管二廳的「國防部次長」是莫斯科中山大學同學,跟老蔣的長子是同班,別說毛人鳳要給老吳面子,就是陳誠和顧祝同在東北,也會有個想法:這個吳站長,不是太子的耳目吧?
有吳敬中在上面壓著,許忠義就不能隔著鍋台上炕,毛人鳳和陳誠都不會繞過吳敬中直接跟許忠義見面——老吳一個小報告打上去,這二位的位置就不穩了。
陳誠一向瞧不起特務,但是在東北主持軍政期間,卻對吳敬中沒有半句微詞。眼看蔣軍在東北一潰千里,陳誠和顧祝同對「逃兵逃將」喊打喊殺,吳敬中卻通過「正常渠道」調到了相對安全而且油水更大的天津,誰都知道那是小蔣的授意:當時的天津市長杜建時是小蔣的嫡系,而陳長捷則屬於傅宜生的嫡系,為了掌控天津軍隊,小蔣和杜建時聯手做工作,把吳敬中安排為保密局天津站站長兼天津警備司令部情報處長。
熟悉那段歷史的讀者都知道,軍統雖然屬於軍隊建制,但是軍銜普遍較低,省站站長和大區區長基本都是少將,但是在正規軍中兼任情報處長和督察處長(主任),就可以晉升中將,文強的中將軍銜就是這麼來的:「日本宣布投降,我跟著胡宗南到鄭州參加受降。參加受降後,第八戰區司令長官胡宗南和第十一戰區司令長官孫連仲兩個人打電報給蔣,說文強抗日功勞很大,應該晉升中將。1946年,蔣介石正式批准我升為中將,這一年,我39歲。(本文黑體字均出自《文強口述自傳》和沈醉回憶錄)」
1949年的軍統中將屈指可數:鄭介民1935年任參謀本部第二廳第五處少將處長兼復興社特務處(軍統前身)副處長(處長是上校戴笠),1944年2月升任軍令部第二廳中將廳長兼軍統局主任秘書(毛人鳳為代理主任秘書),在戴笠墜機前,唐縱也已晉升中將,所以在爭奪局長之位的「軍統三巨頭」中,就數少將毛人鳳的軍銜最低。
文強一看自己的軍銜跟鄭介民、唐縱持平,比毛人鳳還高,就聯絡同鄉長輩程頌公,調到湖南去當長沙「綏署」辦公室中將主任兼第一處處長,鄭介民在軍統還給他留了一個「設計委員會中將委員」的頭銜,這擺明了是要跟文強保留一線聯繫和香火之情——文強離開軍統的時候,鄭介民是局長,唐縱和毛人鳳是副局長。
鄭介民很給文強面子,毛人鳳則是對著文強大倒苦水:「你要離開?我們這裡分成三塊了,還不曉得鹿死誰手,你不參加到這裡頭來占一份?你這個人很難得,很自愛,我們不像你。你的面寬,你到哪裡去都有人歡迎你。我們是跟戴笠起來的,靠著他,他又死了,沒路走啊。」
毛人鳳這番話,說出了他與文強的差距:文強「上頭有人」,而毛人鳳只能靠「自己努力」。
吳敬中的靠山是鄭介民和小蔣,文強在蔣幫的靠山是小蔣的二弟和胡宗南,他們之間的關係非常好。
文強在《口述自傳》中回憶:「1945年,我調到西安,當北方處處長,這是戴笠搞的軍統里最大的機構,管著晉、陝、豫、冀、察、魯六個省和平津兩個市,北方局設在西安,西安是第八戰區的防區,第八戰區副司令長官是胡宗南。胡宗南比我大12歲,對我特別好,有時我跟他開開玩笑,他也對我開開玩 笑。 」
胡宗南到鄭州參加受降儀式,腰上那條胡宗南說「連委員長都沒見過這麼好」的皮帶,就是文強贈送的,後來胡宗南回贈了文強一把尉官刀,還被文強笑話了一通。
文強在兩面都有靠山,吳敬中在莫斯科中山大學還有哪些厲害的同學,熟悉那段歷史的都知道——那些余則成上級的上級,厲害得筆者都不敢提名字。
吳敬中和文強都不是店小二許忠義可以扳倒的,鄭耀先可以「欺負」毛人鳳,但是在吳敬中和文強面前,他還真不夠分量——吳敬中和文強晉升少將的時候,戴笠還是個上校呢,鄭耀先當時也就是個少校或上尉:吳敬中文強看鄭耀先,就像鄭耀先看宮恕。
毛人鳳的特工水平,在軍統連前五十都排不進去,沈醉對毛人鳳也比較瞧不起:「他在軍統內部的資歷連我都不如,1936年才參加軍統,內沒當過處長,外沒當過站長,完全是靠著與戴笠的親戚關係和對戴笠的忠實,靠著他的筆桿子起家的……天長日久,毛人鳳將取代鄭介民,到那時,我再取代毛人鳳就不成問題了。」
老蔣之所以啟用毛人鳳取代鄭介民,除了鄭介民即將升任「國防部次長」(可憐的沈醉還以為是他幫毛人鳳把鄭介民擠掉的,事實上當時保密局已經成了「國防部」下屬二級單位,局長連廳長都不如,毛人鳳的地位既不如二廳廳長侯騰,也不如三廳廳長郭汝瑰)之外,還有兩個原因:其一,毛人鳳也是浙江人;其二,毛人鳳比較無能,不會像戴笠那樣形成尾大不掉之勢。
鄭耀先雖然在毛人鳳面前比較不客氣,還敢當面叫他「毛座兒」,但說起來他還是鬥不過毛人鳳——江湖除了打打殺殺,還有人情世故,特務也是如此,在這方面,鄭耀先跟毛人鳳相比,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許忠義可以玩兒死李維恭,鄭耀先可以嘲諷毛人鳳,但是面對吳敬中和文強,可能就不會那麼輕鬆了——吳敬中和文強用一句話就能將他們輕鬆拿捏:比資歷,比能力,比人脈,比後台,你們行嗎?
當然,我們必須承認邪不壓正,不管吳敬中是不是峨眉峰的上級雪山,不管文強有沒有在淮海戰場保護七個奇襲杜聿明指揮所的武工隊員,讀者諸君對此似乎都應該有一個準確的評價:在您看來,許忠義鄭耀先的綜合能力,跟吳敬中文強相比,那兩位更強一些?從資歷、能力、人脈三個方面比較,哪一方更勝一籌?吳敬中文強要是真問出那句話,許忠義和鄭耀先又該如何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