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廠一跨界就是50億,根正苗紅的預製菜「第一股」難頂

2023-05-11     快消

原標題:大廠一跨界就是50億,根正苗紅的預製菜「第一股」難頂

文丨李歡歡

大廠們來勢洶洶,年收入不足8億的老玩家味知香,怎能不面臨挑戰。

業績增速下滑

受B端拖累

消費復甦以來,受益於餐飲的回暖和線下零售場景的恢復,預製菜的消費熱度只增不減。於是,不僅傳統食品公司、餐飲、生鮮電商等各類商家都持續給預製菜業務加碼,就連各地政府都在積極挖掘預製菜的區域產業機會。

然而,熱鬧之下,「預製菜第一股」味知香的業績卻並不盡人意,其近日陸續交出了與行業熱度並不匹配的年報和季報成績單。

財報顯示,2022年,味知香實現營業收入7.98億元,同比增長4.40%,實現凈利潤1.43億元,同比增長7.95%。雖是營利雙增,但增速較公司此前連續多年的雙位數增長已大幅放緩,營收也在近四年來首次降至個位數增長。

另外,對比安井食品、千味央廚、國聯水產、廣州酒家等相關上市公司的預製菜業務,味知香的業績增速也排在末位。

從今年一季度數據來看,味知香的業績並沒有好轉,營收增速依然在個位數徘徊,凈利潤增速也從上年度的22.84%大幅下滑至0.17%。

業績增長放緩,一方面是受產能瓶頸影響。味知香在財報中指出,2022年,公司投產使用的工廠產能規劃為1.5萬噸,而實際產能為1.95萬噸,產能利用率達到130%,「隨著公司銷售渠道的擴充,業務規模的不斷擴大,迫切需要新的產能投入生產」。目前正在建的吳淞江工廠、規劃產能為每年5萬噸,投產使用後將解決產能瓶頸問題。

不過產能並非味知香2022年業績增速放緩的主要原因。財報顯示,2022年公司銷售量微增1.13%,C端收入保持雙位數增長的同時,占比公司總營收三分一的B端批發渠道收入卻出現了雙位數下滑。

與安井、三全、廣州酒家等傳統的食品餐飲公司及一眾跨界者不同,味知香是業內少有的、「純粹」做預製菜業務的公司,2008年在江蘇成立,主要從事半成品菜的研發、生產和銷售,2021年4月上市。

據財報數據,經過15年的行業深耕,味知香現有產品種類300餘種,覆蓋肉禽類、水產、湯煲、火鍋、素菜等8個產品線,旗下擁有「味知香」和「饌玉」兩大品牌,分別針對C端和B端渠道。

具體來看,「味知香」在零售渠道主要是通過連鎖門店將公司產品銷售給消費者。按照公司管理政策、品牌授權和客戶條件的不同,味知香的零售渠道又分為經銷店渠道和加盟店渠道。截至2022年底,公司累計擁有加盟店1695家,經銷門店705家,前者2022年的收入為4.26億元,在公司總營收中占比53.98%,後者收入為1.27億元,營收占比15.91%。

另一品牌「饌玉」主要走批發渠道,通過從事冷凍批發業務的客戶將產品銷售給酒店、餐廳、食堂等B端商家。截至2022年底,公司擁有批發客戶442家,批發渠道實現收入2.17億元,同比下滑10.8%。另外,占比並不高的直銷及電商渠道銷售收入也有所下降。

單店營收下滑

C端尚需突破

財報數據顯示,味知香的C端業務占據了其總營收約七成,B端占比約三成,這與當下我國預製菜整體市場格局剛好相反。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預製菜的主要消費市場還是集中在B端,未來一段時間內的市場增量也將主要靠B端來拉動。上文提到的安井、千味央廚、國聯水產等體量遠大於味知香的公司,也是主攻餐飲、酒店、機構食堂等B端客戶。

業內與味知香類似,產品通過連鎖門店觸達消費者的預製菜企業,最典型的莫過於舌尖英雄和珍味小梅園。舌尖英雄的結局已然明了,收割一波韭菜之後,被陸正耀和消費者拋棄。2019年才成立的珍味小梅園,據創始人浦文明近期對外公布,已在上海開設了100多家預製菜專營店,以直營模式為主。

相較而言,經過十多年的摸索和積累,味知香在華東地區積累了一定的品牌和渠道優勢,單店模型已經跑通。近幾年通過加盟模式實現較快擴張,在江浙滬及周邊省份的各大型農貿市場、菜市場分布了2000多家門店。

快消君注意到,由於門店集中在下沉市場,味知香門店提供的預製菜產品與盒馬、叮咚買菜等新零售平台有明顯差異,其菜品更偏日常小炒而非節日硬菜,價格更低。

雖然單店模型已經跑通,但隨著零售渠道的碎片化發展,傳統農貿市場和菜市場分流嚴重,預製菜的主要消費群體更傾向於去新型生鮮商超和線上買菜,這無疑會影響門店的收入。財報顯示,味知香2022年有4.26億元收入來自加盟渠道,加盟門店為1695家,由此粗率估算單店平均年收入為25.13萬元。按照財報披露的加盟店25.04%的毛利率來算,單店年平均毛利僅6.28萬元。

據公司2021年披露的招股書,從2018-2021年,味知香加盟門店的單店平均收入為34.10萬元、32.43萬元、28.65萬元、26.29萬元,呈逐年下滑的趨勢。

由於單店毛利不高,味知香在大量開店的同時,閉店數量也不少。數據顯示,2022年,新增加盟店559家,關閉門店183家;今年一季度,新開門店83家,關閉門店41家。

顯然,除了依靠傳統菜市場帶來終端流量,味知香還要找到新的流量模型,業績才會迎來大的突破。對此,公司管理層在年初的一次業績交流會上表示,公司將在拓展原有農貿市場加盟店的基礎上,新增街邊店以及商超店中店,以打破原先農貿店客戶群體都是中老年人的現象,新增上班族等年輕客戶群體。

在5月6日的一次交流會上,味知香高層透露,新開的街邊店目前銷售額高於普通農貿店,符合預期,公司會繼續加大街邊店的開發力度。

值得一提的是,與味知香一樣主打C端市場的新零售平台今年動作不斷,京東、盒馬、美團、叮咚買菜紛紛加碼預製菜,試圖將其打造成生鮮電商的第二增長曲線。其中,盒馬和叮咚買菜2023年的年營收目標都劍指50億,盒馬近日還拉來了一群來自上中下游的盟友成立了預製菜生態聯盟。

與味知香相比,這些新零售平台的優勢在於自帶流量池,用戶畫像清晰,離年輕消費者更近。平台可以基於用戶的購買偏好和評論數據提煉新的產品研發點,並快速反饋給自有及合作的工廠,不斷調整預製菜產品以實現更快的動銷。比如2022年春節期間,盒馬上線了1300個預製菜SKU,叮咚買菜上線了1200多個,而言味知香的SKU只有300個。

當然,預製菜前期需要大量投入,與味知香這樣的老玩家相比,新零售平台入局時間短,盈利模式還有待跑通。可面對網際網路大廠的來勢洶洶,味知香也急需找到新的流量模型,探索新的渠道模式,以突破體量天花板。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81f7eb289cbe2db39f08058a422fdc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