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強度的運動過後,為什麼有的人大汗淋漓而我只是微微出汗?

2023-09-08     ASICS亞瑟士

原標題:同樣強度的運動過後,為什麼有的人大汗淋漓而我只是微微出汗?

人體的出汗機制由自主神經系統(ANS,autonomic nervous system)控制,所謂的自主,就是人沒法依靠自我意願去控制這種神經活動——比如我們可以讓自己不伸手或抬腿,但卻沒辦法讓自己的心臟、呼吸、消化和新陳代謝去加/減速甚至停止。

所以除非是病理性的出汗問題(多汗症/少汗症),對出出汗量大小的問題,多數人並不需要過度擔心,因為這既不是自己能控制的,個體間的差異也非常巨大

有些人汗腺的數量和發達程度都比較高,加上興許更為敏感的負責開啟排汗的神經系統,那自然會有更高的出汗量,身體某些部位的出汗情況也會看起來更明顯些。

並且出汗量的多少,與身體是否健康未必就呈正相關。刻意去多出汗(比如有意在更高溫度下運動、強行增加運動強度等)也未必就能實現更好的運動目的,倒反而可能導致問題。

人類在某種程度上具備如今的運動能力,尤其是有氧運動(耐力)能力,很大程度上就是拜強大的出汗能力所賜。

具體解釋下運動中人體的出汗機制——

首先我們都知道人是恆溫動物,一般情況下體溫保持在36.0℃-37.0℃(腋溫)。運動狀態下人不斷產生熱量,肌肉也處於升溫的狀態,所以會比靜止時體溫高出不少。那麼運動中的出汗,本質上是人體調節體溫的一種方式,讓身體維持在一個適合的體溫中,繼續運動下去。否則體溫過高熱量又沒法快速排出,身體就會「燒」壞了。

讓人類實現出汗的最主要器官,是位於皮膚真皮層、皮下組織中的汗腺,汗腺有大小汗腺之分,絕大部分運動中的汗液都通過小汗腺排出。

每個人身體的汗腺數量相差很大,平均一個成年人有200-400萬個汗腺,單個腺體釋放多少汗水也取決於許多因素,包括遺傳、年齡、健康水平等。通常體重更大的人,往往出汗率會更高,而男性的出汗量也要比女性更大。

所以很多因素累加,導致了成年人的最大出汗量個體差異極大,每小時有人是2升,有人則能達到4升。這都是很正常的情況。

因此,與其他人比出汗也許並沒有太大價值,倒更適合與過往的自己對比——比如在增加數月的運動量、養成更規律運動習慣後,人的出汗量、活躍汗腺數量、單位汗腺汗液輸出量等都遠高於此前久坐時期的狀態,身體也會更加主動的去調節皮膚溫度。

同一個人,長期規律運動後,他/她在高強度、高濕熱下運動能力的衰減也會比此前的幅度小得多。

需要擔心的是病理性的出汗異常。

常見的忽然近期出汗量大增,可能是身體出現疾病的徵兆,比如甲亢、低血糖、突發心梗/心絞痛、神經系統疾病等等,需要及時就醫;

近期出汗量明顯降低的,則可能是皮膚性的疾病、甲減、或神經系統損傷,也留意一下是否近期維生素A攝入不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6606566290943cb8b0bcc1d2609c4f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