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流水始爭先

2023-12-14     汽車公社

水無常形,或靜水流深,或奔流洶湧。

在東方哲學裡,比起烈火烹油的極致追求,遊刃有餘的流水精神,更具備可持續後勁。上個階段的引而不發,恰恰是為了下個階段的全力迸發而蓄積能量。

慣於運用這種理念的豐田,2012年的停止擴產三年計劃,為聚焦利潤、質量和整體經營水平爭取了時間,以至於成為迄今唯一穩居全球年銷量千萬輛寶座的車企龍頭。

這一次,輪到了電動化轉型。在蓄能許久之後,原本平靜的水面開始從漣漪,到波濤涌動,那麼豐田能否掀開電動化巨浪滔天的新局面?

「汽車的價值是由每一位顧客創造的,汽車的角色在於關聯社會,不斷拓展自身潛能,汽車由您的『願望』創造。這就是新一代純電動汽車和軟體定義汽車!汽車將變得更加妙趣橫生!」

一個多月前,當豐田汽車社長佐藤恆治,在日本移動出行展2023期間的主題演講中說出這段話的時候,名為FT-3e的電動SUV概念車以及FT-Se跑車概念車,分列其左右。

官方對這兩款概念車的說明是,可以令車主享受「個性化定製的樂趣」,從而使每台車都能「進化成為(每個人)獨一無二的愛車」。

比起2021年,前任豐田社長豐田章男「召喚出15款電動汽車」的突然性,這次豐田的電動車角色更為鮮明,技術更為成熟,進度更近落地。也意味著豐田的電動化「巨浪」在持續發力。

「日本移動出行展」上,豐田電動化堪稱全面進擊

比起其他汽車公司的電動化浪潮,豐田之「巨」體現何處?

今年6月召開的技術說明會上,豐田官方公布了「電動化」「智能化」以及「多樣化」的「新體制方針主題」。我們都了解電動化成本之高昂,即便大眾、通用等同儕也不得不選擇ALL-IN純電動。而豐田出於對用戶多樣化需求的考量,毅然選擇了多樣化供給的路徑。

在這場席捲汽車產業百年未有之大潮里,豐田用多樣化的倔強,刻畫著自己的理解和定位,也延續著一如既往的寬厚與博大。

從東京到廣州,豐田的答案

「為何豐田不ALL-IN?」有人這樣提問。

我們都笑了,其他車企的ALL-IN,是從自身資源角度而言,全部投入一個領域;豐田也有ALL-IN,是將「ALL」納入「IN」到自己的技術路徑和產品範圍里。這是另一個層面的「ALL-IN」,你可以看到:油電混動、插電混動、純電動、氫動力,You can see them 「all in」 Toyota’s portfolio。

正是這種「反向ALL-IN」,催生了日本移動出行展2023上面,豐富而繽紛的豐田參展陣容,體現了這個全球最大車企對新能源的態度和深度思考。

縱觀豐田在展會期間的表現,純電車型無疑成為了其未來階段的核心產品。這是一個擲地有聲的答案,表明了其在電動化轉型方面義無反顧的決心。

FT-3e與FT-Se概念車

但正如豐田汽車所秉持的,在推動「電動化」和「智能化」的同時,堅持「多樣化」的理念。這次日本移動出行展,也是豐田汽車在新能源領域「多樣化」的舞台。

比如豐田展台一隅,一款名為豐田Kayoibako的純電概念車,便是被設計成可以通過內部硬體的變更,實現一車多面的廣泛適用性。

Kayoibako實際可被視為全面電動化的K-Car

豐田Kayoibako的尺寸介於小型貨車和MPV之間,車長僅3990mm,與風行日本的K-car類似。由於車身呈方箱型,加之電驅的特性,所以內部空間異常充沛,可以在搭配不同的硬體模塊後執行各種功能。

在展會期間的發布會上,佐藤恆治社長就曾親自解說過案例。例如頂上配著划艇,搭載全家人出遊。或是配備一些附件後,改造成便利殘疾人外出活動的專用車輛等。

當然,豐田在東京出行展期間,對「多樣化」的詮釋也不止於上述。新式皮卡車型IMV 0,也吸引了許多參會者的目光。

這款車最大特色為可更換的模塊化後貨箱。目前官方推出的模塊化後車廂包括移動咖啡館、膠囊式酒吧、移動貨台、舒適的後人員艙,以及後救護艙等等。可分別用於餐飲、擺攤,人員輸送和救護等功能。

「百變」IMV 0,豐田「多樣化」精神的體現之一

當然,車主也可以根據需要,安裝附帶頂部行李架的個人生活艙,將車輛變成一座移動小屋,開著它暢行廣闊世界。

同樣,你可以看到「油車與電車,ALL In Toyota陣容」。場景的另一半,就在剛剛落幕的廣州車展之上——本屆車展最大亮點之一,在於普拉多即將回歸中國市場。

新普拉多即將國產

在11月中旬舉辦的第二十一屆廣州車展上,一汽豐田正式公布了這個消息。而與普拉多一同「歸來」的,還有全新皇冠。後者定位高端市場,將與寶馬5系、奧迪A6等車型競逐中高端市場。

此外,考慮到卡羅拉、亞洲龍、RAV4榮放、銳放、凌放等,包括其雙擎車型,近期也將悉數煥新,一汽豐田的工作,可謂相當地忙碌。

但忙碌的也不只有一豐一家。

廣州車展的「東道主」廣汽豐田,現階段也正在緊鑼密鼓推進第九代凱美瑞車型的本土化生產工作。因為就在廣州車展期間,這款基於TNGA架構,配備豐田新一代智能座艙,搭載第五代智能電混雙擎動力系統的豐田旗艦級轎車,正式在華公布。

第九代凱美瑞國產版本,將於2024年量產

儘管在本屆廣州車展期間,廣汽豐田也發布了首款越級智電SUV鉑智4X,但總的來說,縱觀南北豐田在車展上的表現,燃油以及油電混合動力(雙擎),仍舊是豐田汽車在中國市場的主力。但正如東京只是一半的答案,廣州則代表另一半。如果將其合二為一,那麼我們也就能揭示出豐田對電動化深度思考的全貌。

靜水流深,厚積薄發

中國市場,絕不缺少豐田的賞識者——正因為是出於理性的欣賞,我們不用稱之為「粉絲」。其中,部分賞識者也在著急,為何豐田電動化步伐,此前看起來相對緩慢?

答案在於:巨大變革的路徑,豐田選擇了前半段靜水流深,需要厚積,才能在下個階段薄發。

從2023年開始,全世界都開始提及豐田的一項新能源利器——固態電池。

就在今年6月,豐田正式提出「電動化」「智能化」「多樣化」的那次技術說明會上,其同樣也拿出了具備革新潛力的新能源硬實力,其中典型代表就是固態電池技術。

豐田BEV Factory負責人加藤武郎

就在今年的5月,豐田成立了一個專門攻堅純電動技術的企業下屬組織——BEV Factory。

在說明會上,首次公開亮相的BEV Factory負責人加藤武郎甫一登場,就全面介紹了以豐田技術開發的多款新動力電池產品,其中涵蓋能量密度遠超現有產品,計劃3年後(2026年)投入商用的「性能版電池」與「普及版電池」,以及計劃在2027~2028年投入商用的「高性能版電池」以及「全固態電池」。

當然,豐田公司談及新能源技術,氫能也是不可或缺的話題。這一方面是其在該領域投入之巨大,但同時也因為氫能確有其獨到之處。

6月技術說明會上,豐田方面由旗下負責氫動力工廠的山形光正講述氫能技術。其發言除了進一步介紹了豐田在氫能技術領域最近兩年的新進展,更表示要以研發、生產、銷售一體化的形態推進商業化落地,直言「要通過以量定價的經營模式,努力提供價格更合理的產品」。

流水始爭先

《道德經》曰: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如今有了網絡段子衍生版:流水不爭先,爭的是滔滔不絕。日系汽車產業中,豐田最能代表東方哲學的貫徹者,靜水流深、以柔克剛,和西方工業文明的用勢必盡、追求極致構成反差。

只是,當汽車產業無可避免捲入劇變漩渦,流水難持其靜,也開始奔流爭先。這一次,流水究竟是爭出「巨浪拍天浮」,還是落得「石分浪花碎」?從東京車展衍生來的JMS日本移動出行展,和廣州車展的動態,豐田已經揭開答案的第一頁:從流深的靜水,開始轉為爭先的奔流。

電動化是大勢所趨,這點今天已經毋庸置疑。但這同樣不意味著,電動化即純電化。

進入2023年以來,中國市場的新能源化繼續加速,但新的趨勢已經初露端倪——以市場表現來看,走混動、增程等技術路線的汽車產品正在崛起,PHEV車型也正得到越來越多希望穩妥所以「折中」的車主們的認同。而在燃油車的板塊內,搭載豐田獨有油電混合技術的車輛,正被越來越多新車主們所選擇。

在擁抱電動化的過程中,豐田與通用、大眾等主流巨頭所選擇的路線並不相同,除了推出以bZ系列為代表的純電車型以外,也積極推進在純電、PHEV、燃料電池等領域的進一步發展。

這樣的選擇,是有著充分理由的。

畢竟從消費需求來看,各類車型都有自己的使用場景,每個用戶的需求並不一致。更何況,中國是一個南北緯度跨越巨大的國家,在北方的那些高緯度省份,每年通常有3~5個月不等的低溫期,會極大地影響純電汽車的正常使用。

而豐田的這種審慎態度,實際是被市場所認可的。在2022年豐田旗下的汽車,在全球的總銷量達到了1138萬台,其中豐田單一品牌的銷量達到了1048.30萬輛。而在各種傳聞眾說紛紜的中國市場,2023年的上半年銷量仍舊保持穩定,而下半年則伴隨車型換代周期,將逐步醞釀新的增長點。

而現在,豐田的攻勢已然拉開,主要體現有二。

其一,在中國依託合資車企建立的成熟可靠製造體系,為用戶開發和生產具備高耐久性、安全性的新能源產品。

合資為代表的主流車企,除了普及燃油汽車,也對電動汽車產業發展功不可沒,無論是在車企集團的角度提供利潤,作為新能源板塊研發的「子彈」,還是從生產管理體系、人才培養,到從中國走向國際,合資企業一直對行業發揮著重要積極的作用,是中國車市重要一極。

其二,豐田正在加速電動化和智能化技術的落地。

隨著21年末承諾的逐漸兌現,今天還有誰敢取笑這一幕呢

純電動和插電混動自不待言。2021年,前任豐田社長豐田章男拿出了15款電動車,當時叫好者和質疑者都不勝枚舉。

如今回看,不但鉑智4X、bZ3以及雷克薩斯RZ這些當時已經公布的車輛,早已上市量產。另外,Kayoibako甚至上文提到的FT-3e和FT-Se,也均脫胎自圖中的概念設計。

油電混動HEV技術也在持續疊代。新一代HEV技術正在繼續發展中,而對原有HEV動力架構的改良,也正在全面推進中。從鎳氫電池組,到三元鋰電池組;從原先沉重的系統,到三電輕量化小型化,HEV車型被賦予了強大的節能性能和動力性能。

而就在上月初剛剛落幕的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豐田展出了其與小馬智行聯合發布的首款純電Robotaxi概念車。

這不是一台簡單拼接而來的Robotaxi

這台基於bZ4X的Robotaxi概念車,依託小馬智行首發了第七代自動駕駛乘用車軟硬體系統,傳感器方面仍採用包含固態雷射雷達、攝像頭、毫米波雷達的車規級多傳感器方案,具有全天候行駛能力並且具備L4級智能駕駛水準。

值得注意的是,這不是一台頭上頂個巨大的「瘤子」,由傳統汽車和智駕系統簡單拼接而來的Robotaxi,而是傳感器系統和車身深度融合的特殊規格概念/原型車。在某種意義上,可被視為高階智駕版豐田純電汽車的原型。

毫無疑問,關於豐田是不是搞自動駕駛的爭議,可以正式平息。而且我們也有理由相信,豐田可以通過這項合作,進而在乘用車智能駕駛系統上,取得一些重大突破。

將技術落地為產品,豐田並不算快,但非常穩而有力。這也是「流水哲學」的後勁體現。

「水無常形,水滴石穿」,常為中國傳統儒家文化中所推崇,而作為「學生」的日本,通過豐田去體現這種思想,也就順理成章。

站在產業新紀元,流水爭先,浪花初顯。八十多年來,豐田一直都是憑藉自己的哲學,從青蘋之末站到產業巔峰。而今產業格局遭遇顛覆態勢,涌動的水流究竟能掀起多高的浪濤?

提問話音的迴響,不只是響徹東京,也迴蕩在大洋彼岸更廣闊的那一方土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5ffd36c5b8c218348ee6ed661695788.html













保時捷,危

2024-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