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建莉:千萬不要懷揣牛糞去看孩子

2023-03-16     尹建莉父母學堂

原標題:尹建莉:千萬不要懷揣牛糞去看孩子

直播預告

如果一個人總被別人暗示為品行端正、善良友愛,他就會在這種氛圍里漸漸生髮出自我肯定的意識,他的品行就會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如果一個人總被暗示為有某個問題,他就會在這方面不斷地自我否定,逐漸喪失自信,向壞的方向滑去。如果你在言語間不停地給孩子消極暗示,不僅破壞孩子內心的純潔,還真有可能扭曲他的品行。

我認識一位家長,她的女兒讀初中二年級,長得很秀氣,學習一直不錯,她特別怕女兒早戀,影響學業,孩子一上初中就對其進行嚴密的監視。家裡只要有男生打來電話,她就一定要過問。孩子放學回家稍晚,她就問個不停,還要給老師打電話核實孩子說的是不是事實。她女兒因此和她的關係弄得很僵。

這位家長為了控制孩子的行蹤,也為了孩子的安全,給孩子買了個手機,結果她有一次偷偷查女兒手機,發現她和幾個男生稱兄道弟的,大怒,沒收了手機。女兒卻有辦法,第二天把同學的一個手機借回來用。她再把借的手機沒收,孩子就放學後用一個陌生的手機給她發個簡訊說自己很生氣,晚上不回家了,然後那個手機就一直關機。她找不著孩子,一晚上急得要死。第二天一大早就趕到女兒學校,在大門口等到背著書包來上學的女兒,卻沒問出孩子一晚上去哪裡了。這位媽媽一怒之下找到班主任,把女兒一夜未回家的事對班主任說了。班主任又跑去對教導主任講了,教導主任馬上召開年級班主任會議,宣布本校一名初二女生在外面過夜,要求各班加強對學生的教育。

後來經過「審訊」和調查得知,這個小女孩就是賭氣到網吧玩了一晚上,想嚇媽媽一跳,什麼事情也沒有。可是孩子第二天到校後,一切都變了,所有的人都在用異樣的眼光看她,好像她這一晚上幹什麼去了。她媽媽有些後悔把事情弄大了,但影響已不可挽回。迫於壓力,孩子最後不得不轉學。

到新學校後,媽媽提出要求,不許和男生來往。但由於女孩到新學校後,很難一下融入新的同學圈子,沒有朋友,學習也一蹶不振;正好有個高年級男生來和她搭訕,她就真的和這個男生「談戀愛」了,最後鬧到要離家出走。到這個時候,做母親的才終於發現,自己除了傷心失望外,已經是黔驢技窮了。

從這個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在「早戀」等兒童問題上,家長實際有兩種功能,一種是疏導平息,一種是刺激強化。所有的家長都希望達到第一種效果,但遺憾的是現實中許多家長都把它做成了第二種結果。他們想阻止孩子早戀,卻用錯誤的方法推了孩子一把,使孩子不由自主地掉入旋渦中。 「動搖孩子意志最有效的方法是喚起他的有罪意識」,家長在這裡最大的過錯就是用成人庸俗的觀念,把孩子們一些原本正常的行為惡俗化了,人為地製造孩子的罪惡感,客觀上把孩子推到了不可自拔的境地。

我曾收到一位媽媽發來的簡訊,說她正在上初三的女兒「有男朋友了」,問我該怎麼辦?我馬上回電話,問「有了男朋友」是怎麼回事。

原來,她女兒同年級另一班的一個男孩子下課經常喜歡來找她女兒說話,女兒過生日時,叫了幾個同學到麥當勞,也叫了這個男孩子,男孩子也送她女兒一份禮物,他們還有時互相發簡訊。當媽的悄悄查了女兒的手機簡訊,和這個男孩之間發的簡訊較多,個別語句有些曖昧,似乎彼此有些好感。

我對這位媽媽說,在我們的話語中,「男朋友」是有特定含義的,就這些事,你怎麼能把那個男孩子稱為你女兒的「男朋友」呢。其實孩子們什麼事也沒有,是你用自己的理解給孩子們的交往定性了。

我當然也理解這位媽媽的擔心,她怕如果不管的話,女兒和這個小男孩發展下去,真的會去「談戀愛」,影響學習。我告訴她,要管,但不要瞎管, 首先清除自己心裡世俗的污垢,然後再來管孩子。後來這位媽媽按我的建議和女兒談了一次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她是這樣和孩子談的。

首先肯定孩子,告訴女兒,在你這個年齡對異性產生好感這很正常,看來你心理發展和生理髮育是同步的,很健康。另外,有男孩子喜歡你,說明你是個可愛的女孩;你對別的男孩有好感,說明你也是個懂得欣賞他人的人。

接下來她告訴女兒,初中生對異性產生好感,這才是剛剛開始,你作為一個可愛的女孩子,將來會遇到很多欣賞你的人,對他們我們都要心存感激;同時,你也會遇到許多值得我們欣賞的男孩子,他們每個人身上都有不同的優點。

最後她告訴女兒,一個人只有自身可愛,才值得別人去欣賞。如果一個同學學習不好,氣質平平,能力一般,憑什麼讓別人欣賞他。對於中學生來說,最重要的是學習,氣質與能力都是在學識的基礎上產生的。只有好好學習,才能越來越可愛,得到別人的欣賞,同時自己也才能慢慢學會欣賞別人。

這位媽媽後來又給我打電話,說她這樣和女兒談,孩子很高興。從那以後,她女兒還不時地和媽媽說誰給她寫紙條或發簡訊了,她覺得誰不錯等等。具體到那個小男孩,還有些交往,但一直很正常,和別的同學沒什麼兩樣。這位媽媽悟出的道理是:只要大人內心陽光,孩子內心也會很陽光。

其實,我在這篇文章中想說的,主要不是如何進行愛情教育,而是成人如何以乾淨的目光看待孩子,以健康的信念理解孩子。 不少孩子在品行方面出現偏差,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們不斷地遭遇成人「垃圾思維」的侵害。這些「垃圾思維」像一些企業單方面追求生產,任意排放的有毒氣體和污水一樣,慢慢地污染了孩子原本純凈的天空和大地,結果是破壞性完全抵消了它的生產性。

人是很容易受到暗示的,包括成人在內。如果一個人總被別人暗示為品行端正、善良友愛,他就會在這種氛圍里漸漸生髮出自我肯定的意識,他的品行就會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如果一個人總被暗示為有某個問題,他就會在這方面不斷地自我否定,逐漸喪失自信,向壞的方向滑去。

有人研究發現,甚至一個人的外貌在別人不斷的暗示下,都會發生改變。相貌平平的人,在讚賞的目光下會變得越來越光彩照人;五官標緻的人在不斷的蔑視中,也會變得形容枯槁,萎靡呆板。家長用健康的心態對待孩子,才能讓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長。

我曾看過一個寓言故事。蘇東坡在跟佛印交談時,問大師:「你看我坐姿如何?」佛印說我看你的坐姿很像佛祖。蘇東坡非常高興。接下來他惡作劇地一笑說,我看師傅的坐姿倒像是一堆牛糞。佛印聽罷既不生氣也不反駁,只是微微一笑。蘇東坡以為占了佛印的便宜,回到家裡得意洋洋地把事情經過告訴了妹妹。蘇小妹說:「哥哥你輸得實在是太慘了。佛印大師心中有如來,所以看你若佛祖;你心中只是一團牛糞,所以看到別人也是一團牛糞。」

家長們千萬不要懷揣牛糞去看孩子。 如果你在言語間不停地給孩子消極暗示,不僅破壞孩子內心的純潔,還真有可能扭曲他的品行。要知道,孩子可沒有佛印大師的功力與淡定。

你在心裡認為孩子是什麼樣子

孩子便會長成什麼樣子

所以不要戴著世俗的「眼鏡」

去輕易給他們下定義

很多時候,不是孩子越了界

而是成人的「垃圾思維」

不經意間將孩子推向了泥潭

花,聽多了蜂鳴鳥語才會綻放

孩子,也需要你的讚美與肯定

當父母的路上您還遇到了哪些棘手的問題?

邀請您來尹建莉有聲書合集

解鎖更多家庭教育知識

馬上掃碼聽聽尹建莉老師怎麼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5ed0c2f3ce49e22c8077a065eafc9e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