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高鐵,不可否認是利國利民的基礎配套。這兩年威海樓市中傳得最多的就是榮萊高鐵,好好的一條高鐵為什麼跟威海樓市扯上關係呢?
一條能夠大大縮短威海到濟南、北京以及威海到青島的往返時間。對於處在膠東半島最東端的威海來說,確實是百利無一害的事情。先回顧一下榮來高鐵的規劃:
2020年10月31日,萊榮高鐵開工動員大會舉行,標誌著萊榮高鐵正式開工建設。萊榮高鐵全長192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建設總工期按3.5年安排,線路西接青榮城際鐵路萊西北站,向東依次經煙台萊陽市、海陽市,威海乳山市、南海新區、文登區,止於青榮城際鐵路榮成站,共設萊西北站、萊陽丁字灣站、海陽站、乳山南站、威海南海站、文登南站、榮成站7站。
接下來就是重點了-----站點設置,榮來高鐵在威海設了4站,榮成站就不用說了,榮成本身就有高鐵,關鍵就是乳山南站、南海站,有點特殊,因為這是兩個所謂的「偏荒之地」,銀灘更是被稱為所謂的鬼城,南海雖然勉強不被叫鬼城吧,單頁差不多這個意思。榮來高鐵的開通勢必會為南海和銀灘兩地的配套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目前,威海段橋樑下部結構已完成99%;預製箱梁1078孔,完成53.4%;架設箱梁825孔,完成40.9%;隧道開挖3601米,完成41.2%。
萊榮高鐵建成通車後,將與青榮城際鐵路一南一北成環狀運行,把市域各板塊更高效、更緊密地聯繫起來,建成市域半小時交通圈,在全省率先實現縣縣通高鐵的目標。同時,我市向北、向西、向南也全面融入國家四通八達的高速鐵路網,初步建成半島1小時、省內2小時、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4小時快速交通圈。
這樣還不算好事嗎?肯定算了,減少了舟車勞累的時間,人們自然願意過來休閒一下。所以,很多賣房子的看到了遊說人們的由頭,開始把高鐵掛在嘴邊,你去這兩地的每個售樓處,售樓員都會先把高鐵拿出來給你念叨念叨。但是真就那麼好嗎?
其實仔細想一想,好像又覺得差點什麼,至於是什麼,接著往下看。
威海2014年就開通了高鐵,對於一個地級城市來說,高鐵來的確實晚了點,但也不可否認高鐵為威海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旅遊城市需要的就是交通便利。除此之外,威海房價也並沒有因為高鐵的開通而發生本質上的上漲,最典型的就是華夏山海城項目,2015年前後有沒有高鐵房價都是4500元/㎡左右。再看現在,高鐵周邊的房價萬科翡翠公園、時代家園、山水綠城等依舊賣不過海岸線上的房子。整個威海站板塊的房價跟楓林、蒿泊沒什麼優勢,與九龍灣、悅海、皇冠板塊比要遜色一些(註:新房比新房,老房子比老房)。
更奇葩的是,威海站周邊的商業樓更是慘目忍睹,如鼎信大廈、陽光天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下,不是一般的奇葩啊。龍海大廈在青島路邊要好很多。
威海房價上漲是在2017年跟隨國內大行情而起來的,漲得最快最多的也是海岸線上的房子。
從這一點看,一個城市中高鐵對樓市帶來的利好遠不及地鐵。畢竟地鐵才是最關係到人們生活相關的東西,但是威海這樣的城市修地鐵?之前有規劃,但是得等到猴年馬月了。即便是有了地鐵,影響威海房價的格局也有限,因為城市小,不堵車,再者也沒這麼多人來回串游,就好比威海見不到多少騎自行車的人一樣,開車如此便利的話,有幾個願意坐班車,提倡環保是一方面,更多的是校城市的生活特色已經註定。
對於高鐵的另一方面,可能大家沒太注意,那就是高鐵會加速小城市的人口流失。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句話「高鐵一通,人去樓空」。
有人就問了,高鐵開通了,會為本地帶來便利的交通,打通的是經濟命脈,是發展的象徵,怎麼反而是人去樓空呢?沒錯,高鐵是打通的經濟命脈,但在短期內逆流大於正流。就好比一座大山內開通了高速公路後,首先是山裡的東西往外運,山裡的人走出來,然後外面的資金再流進去加速裡面的貨物外運。有些繞口但不難理解。
但是你想過沒有,山裡的人一旦走出來,有幾個還想著回去的,不都是拼了命的想在外面紮根。威海的高鐵就有點這個意思了,高鐵的一頭是威海這樣的小城市,另一頭卻是濟南、青島、北京、上海這樣的龐然大物。不信你看春運高鐵客流量,對比平時客流量,尤其是年輕人數量。春節後走了的,一年中會回來幾次?再舉個例子:
50多年前,日本的第一條高鐵——東海道新幹線通車,東京到大阪的車程從原來的7個多小時縮短到不到2個小時。當時的日本政府花巨資以及大量的人力,物力,時間建高鐵,就是想帶動大阪的整個經濟發展。而大阪以及周邊城市的居民也非常開心,所有人都知道這也是要發展此區域,大阪會享受到東京過來的人才,技術,物資等。但結果卻讓所人驚掉了下巴,自從高鐵開通,東京的人口急劇上升,大阪的人口卻急劇下降,小小的一個東京,面積僅僅占了日本的4%面積,但是卻聚集了全國25%的人口,經濟總量占整個日本經濟總量的40%。而大阪的人口,經濟總量竟然不增反降。
為什麼?因為人才是要在大城市中發展,要在資源高度集中的地方發展,人往高處走是一個必然過程,在全世界都是這樣,我國以北上廣深為第一發展目標由來已久的。況且現在早就形成了村向縣,縣向市,市向省會或者北上廣深的流動趨勢。
再看萊榮高鐵南海站、乳山南站所連接的另一頭,青島、濟南,間接北京。重點一句話:初步建成半島1小時、省內2小時、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4小時快速交通圈。
老乳山站
也就是說,南海人、乳山(銀灘)人再外出就便利多了,南海人不用再坐一個小時班車到威海站,乳山(銀灘)也不用再去那趟綠皮車上苦熬。而來威海銀灘的人,雖然便利了,但似乎又多不出多少來,因為在這些地方自己沒有車是太不方便了,所以早就形成了以自駕率占90%來銀灘的方式。其實仔細算算,從家到高鐵站,再到乳山南站,再打車將近20分鐘到銀灘(乳山南站離銀灘有些遠),以北京為例,坐高鐵從家到銀灘的房子離,怎麼也得6個小時左右,但人費用再400-500之間,而且是馬不停蹄的轉好多次車。而自駕呢?一路不緊不急的開車9個小時左右,想什麼時候走就什麼時候走,高速費和燃油費合計700-800左右,如果兩個人一起出行,開車比高鐵要省,何況大多都是兩口以上的一家人一起。
當然,高鐵的開通絕對會為南海和乳山的旅遊業帶來很大的利好,畢竟這兩地是以康養、旅遊為主題。但是對於這裡的房子,您還是不要因為高鐵而太樂觀。一個區域的發展,需要的是人口長期不斷流入,很顯然銀灘不具備,南海有點這個意思但力度遠不夠。
歸結到底還是人口增長問題,高鐵只是加快了人口流動的速度,但要真正帶來人口增加的還要看常住人口的增長速度。乳山(銀灘)和南海新區發展了這麼多年,配套和人口依舊停留在嚴重不足這個層面,所以就顯得房價較高,下面的支撐不足。至此,如果您還是覺得這兩地的高鐵開通就會很快改善,那你看看榮成。
榮成開通高鐵的時間跟威海市區是同步的,但是榮成的發展又強了多少呢?人口增加了多少呢?這和榮成高鐵又有多少大關係呢。
要知道,榮成起家的可是漁業,百強縣的名銜也是依託於GDP的增長。高鐵只是錦上添花的作用,而且對於榮成漁業影響也不是很大,反正我沒見過用高鐵運海鮮。
再說榮成房價,高鐵在榮成市區西側,周邊房價的話也是一個慘澹。新盤大部分都在5000+,保集藍郡曾經買過8000+,但是購房者不買帳,致使售樓處的代理換了一波又一波,最後不得不放下身段,降低房價出售。
很明顯,高鐵並沒有給榮成樓市帶來多少正面影響,要說有無非就是給准購房者增加了點點下定的決心。
所以,榮萊高鐵的開通給與南海和銀灘的房價帶不來什麼,優勢目前死水一般的銀灘樓市,既沒價也沒市,一些中介似乎業都懶得再拿乳山南站說事情了。
買房看的還是個人需求,銀灘、南海的房子屬性特點太強,不能用常規房子來對待,也不能用常規政策來衡量,更不要考慮長久價值趨勢,您只需要記住,買房看自己錢包和需求就是了。
對於時不時的來一陣榮萊高鐵風,您呵呵一笑了之即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1905cdca315225b2c773fc386c5f0a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