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提陽氣,體強精神旺」,明日大暑,3種助陽食物記住多吃

2023-07-22     市井覓食記

原標題:「大暑提陽氣,體強精神旺」,明日大暑,3種助陽食物記住多吃

「小暑不算熱,大暑正伏天」隨著「濕熱交蒸」的氣候達到巔峰,人們也迎來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大暑

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時節,此時陽光最烈,高溫潮濕,出門不一會就大汗淋漓,能量消耗很快,這時營養也會隨之汗液流失,按照傳統說法,這種情況也會損耗「陽氣」,在飲食上最好吃一些「助陽」的食物,讓自己在酷熱難捱的苦夏也能精神滿滿,

「大暑提陽氣,體強精神旺」,明日大暑,3種助陽食物記住多吃,該怎麼吃?建議了解

一寶:暑羊

在我國不少地區都有大暑「喝暑羊」的習俗,喝暑羊就是喝羊湯,古人認為在暑天裡人體可能積熱,加上夏季人們又喜冷貪涼,身體又會被寒氣侵擾,不管是寒氣還是熱氣都積聚在體內,身體不免就會出現各種不適,羊肉此時吃正合適。

人們認為大暑喝羊湯有「以熱制熱」之效,因為羊肉屬於溫熱食材,煮成羊肉湯一碗下肚,就會大汗淋漓,而積聚在五臟的積熱以及寒氣等都會順著汗液排出,對身體有不少的好處,這也是民間所說的「冬病夏治」的方法之一。

推薦做法:羊雜湯

準備食材:羊臉、羊肝、生薑、白芷和羊油。

1、買回家的羊雜基本都是半成品,冷鍋冷水下入鍋中,下入生薑和芹菜段,煮開後煮兩分鐘撈出控水。

2、炒鍋中加入少量的油,加入薑片炒出香味,倒入羊雜翻炒5分鐘,加入一塊羊肉炒至融化。

3、加入適量的開水,加入2片白芷,不要蓋鍋蓋,煮大約5分鐘左右。

4、倒入煮鍋中,蓋上蓋子繼續煮20分鐘就可以了。

二寶:鴨肉

民間有句俗話叫「大暑老鴨勝補藥」,大暑前後,人們在「上蒸下煮」的氣候環境中,身體不僅會流失不少的水分,體內的營養也會隨著汗液流失,這時候就除了要注意補水之後,還要記得為身體補充足夠的營養。

想要補充營養當屬肉類,特別是鴨肉就很適合大暑時節吃,因為鴨子常年在水中遊走,而且也多以水生物為食,也造就了鴨肉偏涼的特性,在炎熱的大暑天想要解熱去暑的,吃羊肉又容易上火的,可以多吃一些鴨肉。

推薦做法:鴨肉菌湯煲

準備食材:野山菌、銀耳、薑片、蔥段、桂圓、紅棗、山楂干、枸杞、當歸、黨參。

1、半隻鴨子洗凈後剁成塊,放入清水中加入料酒浸泡15分鐘,銀耳和野山菌放入清水中浸泡2個小時左右至泡發,銀耳撕碎,準備薑片、蔥段、桂圓、干山楂、當歸和枸杞。

2、鍋中加入冷水,浸泡過的鴨塊放入鍋中,加入黃酒和蔥姜,大火煮開後煮2分鐘,撇出浮沫撈出。

3、重新起鍋燒油,油熱後倒入鴨塊大火翻炒,至鴨塊焦黃後加入一勺料酒去腥,倒入沒過鴨塊的開水,大火煮3分鐘左右湯色奶白。

4、加入泡發的銀耳和野山菌,黨參、紅棗、桂圓、枸杞等輔料都放入鍋中,煮沸後轉砂鍋中煲1個半小時,加入適量的鹽和雞精調味即可。

三寶:生薑

大暑時節,人們比較貪涼,長期以往可能會出現「內寒外熱」的狀況,而生薑屬於溫熱的食材,在大暑節氣適當的吃一些,能促進體內的濕氣和寒氣排出,使得身體內外達到平衡,記住「大暑先吃薑,不用醫生幫」這句民諺,應季而食,安穩度過苦夏。

推薦做法:陳皮薑湯

準備食材:陳皮、生薑、紅棗和冰糖。

1、紅棗和生薑放入清水中,加入一勺鹽和澱粉,搓洗乾淨後再沖洗乾淨。

2、生薑切成細絲,陳皮放入清水泡軟後,去掉白色薄膜。

3、陳皮和薑絲倒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煮10分鐘。

4、加入紅棗再煮10分鐘,加入冰糖即可。

——老井說——

大暑時節,除了要記得吃以上提到的3寶,在生活習慣上也要多加留意,記得每天早上要開窗通風,讓室內外空氣流通,還要切記不要衝冷水澡,人們在出汗時遇冷水後,毛孔會突然關閉,體內的熱氣無法散發,冷熱刺激下也可能會影響身體健康。

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致盎然!每日更新美食菜譜和市井生活,關注我,享受舒適生活不迷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bfc4e46da8824710dbac95b3a03801d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