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陽節,別忘「1登2吃3敬4忌」,遵循老傳統,祝老人健康平安

2024-10-10     市井覓食記

「九日重陽數,三秋萬實成」,農曆的九月九日重陽節,又被稱為「雙九節」。在我國傳統文化中,九作為數字中最大的一個數,是有著長久長壽的含義的,故而人們先後給這九月九日賦予了崇敬、感恩祖先,孝敬父母長輩的內涵,也寄託了人們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

重陽節是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最初源於上古時期的原始信仰,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經歷了數千年歷史的重陽節自然也留下了很多傳統習俗和忌諱。一代代傳承下來的這些習俗、忌諱基本都與敬老孝親息息相關,即使社會節奏再快、工作學習再忙也不應被大家所遺忘。明日就是九九重陽節了,按照老傳統要記得「1登2吃3敬4忌」,傳遞孝心,保佑父母健康平安。

1登:登高望遠

在古代重陽節又被稱為「登高節」,古人在重陽節這天都喜歡帶著父母、家人一起到附近的山上登高望遠,因為人們認為九月九日這天「清氣上揚,濁氣下沉」,所處的位置地勢越高越好,能夠吸到更多的清氣會對身體有利。而且從遠古時期開始,古人就對山嶽有著敬仰和崇敬之心,覺得登山也是在為自己和家人祈福。

民間還流傳著一個說法是,在東漢時期一位汝南人聽他人指點說,他們家會在九月九日遭遇一次禍難,在這天不要滯留在家中,可以舉家登山躲劫,他後來也照做了,傍晚下山後回家發現,家中的家禽牲畜真的都死了,幸好自己和家人選擇了登山就此躲過了災禍。後來就流傳說,在九月九日重陽節這天帶家人去登高望遠,能夠為家裡轉運添福、避災躲禍,故而就有了重陽節登高的傳統習俗。

如果重陽節有時間的話,建議大家可以帶著父母和家人一起去登山,不管傳說是否真實,適當的運動確實也有益身心健康,而且現正逢金秋十月,秋高氣爽、風景秀麗之時,多能看到漫山遍野的紅葉和金黃的銀杏葉,美景映入眼帘,心情也能變好。

2吃:吃重陽糕

在我國很多地區到了重陽節這天都有吃重陽糕的習俗,這重陽糕不像月餅、粽子有固定的做法,不管是用米粉、麵粉、豆粉、果料等食材,還是用蒸的、烙的等烹飪方式,只要做成香甜美味的糕點在重陽節這日都可以稱為重陽糕,比如棗糕、桂花糕、菊糕、五色糕、板栗糕等等都可以。

這重陽節吃糕,主要是因「糕」與「高」同音,在一些沒有高山的地方,吃了糕就等同於「登高」了,同時也有著「步步登高」的好寓意,老人吃了健健康康、壽比南山,子女吃了百事俱高、步步高升。

推薦做法:【紅薯板栗糕】

食材:紅薯、板栗、雞蛋、牛奶

第一步:紅薯去皮洗凈切片,放入蒸鍋蒸二十分鐘,板栗在平的一面劃一刀開口,入鍋煮熟。

第二步:蒸熟的紅薯倒入碗里,加兩勺白糖壓泥,把熟板栗去殼掰碎放入紅薯泥里,再打入一個蛋黃,加三勺牛奶和一勺黃油混合均勻。

第三步:將混合好的紅薯泥倒入模具里,壓實後脫模,切成四方塊,放進烤盤裡刷上蛋黃液。

第四步:撒上少許芝麻,放入預熱好的烤箱裡,上下溫度設置成二百度,烤十分鐘即可取出。

3敬:孝敬父母

在重陽節這天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孝敬父母,雖說這孝敬父母應該是貫穿至日常生活中的事情,但很多人平時工作、學業都比較忙,很少能抽出時間來陪伴父母,所以到了重陽節這日有時間的話一定要多陪伴父母。

可以給他們準備一份禮物,或是為他們做上一頓豐富的午餐、晚餐,亦或是陪他們到郊外、公園轉一轉散散心,父母腿腳好的陪他們一起登高望遠,讓他們發自內心的感受到兒女陪伴在身邊的幸福和快樂。若是實在抽不出時間,也一定要記得給他們打個電話,關心一下他們最近的身體是否健康,交談一下有沒有令他們憂心的事情,或是和他們分享一下自己最近的開心事,這也是孝敬父母的一種表達方式。

4忌:忌說重陽節快樂

逢年過節時,大家都習慣性的說「節日快樂」,但在九九重陽節這日要注意,見到父母或是其他長輩不要說「重陽節快樂」。因為重陽節最初是傳統的祭祖節日,和清明節、端午節相似,所以它本身並不是一個喜慶、吉利,值得慶賀的好日子。

而且從重陽節的傳統習俗登高來看,重陽節是要避凶氣、躲濁氣的,故而在重陽節這天是忌說節日快樂的,逢人最好說「重陽節安康」,親近的長輩可以再多說上幾句帶有「身體健康、多福多壽、萬事順遂、吉祥安樂」等祝福語。

——老井說——

在重陽節這天如果家附近有菊花展,或是公園內有菊花盛開,也可以帶父母去賞一賞菊花,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菊花也象徵著長壽,被譽為長壽之花,所以帶父母賞菊,也是一種美好的祝福。但切記重陽節當天不要買菊花送父母,因為直接送鮮菊花的寓意並不好,可以買菊花茶或是菊花酒送給父母喝。

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致盎然!喜歡專注吃喝玩樂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譜和美食趣聞,關注我,和你一起分享這個世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78e749cb26566119cbea1566920f0e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