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白,叫彭州白

2023-10-15     微成都

原標題:有一種白,叫彭州白

話說

誰的家裡面沒有一兩件兒瓷器呢?

每天用來吃飯的「碗碗」

裝菜的「盤盤」,喝水的「杯杯」

做裝飾的「瓶瓶」

好看就不必說了,關鍵是還好用

瓷器是土與火的藝術

當瓷器披上一襲白紗

便如嫻靜的美人

細頸清瘦,面龐豐腴

娉娉裊裊踏雲而來

非遺白瓷之美

是經過烈火灼燒

涅槃出的那盈盈一抹色

它知曉風華與秘密

也納入了自然的詩意

和淡而有味的哲思

讓我們走進白瓷

體味那抹白流過時間的風雲

叫響,「彭州白」

定窯,是繼唐代邢窯而起,在邢窯的影響下,燒造白釉瓷的我國北方的一個著名窯口,也屬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其中,彭州磁峰窯(金城窯)是迄今四川發現的唯一一處仿定窯白瓷的古窯址,因而金城窯一直被陶瓷界稱為中國西南地區的定窯系窯址。磁峰窯也是四川發現的最大的宋代白瓷燒制窯場。

金城窯的產品以白瓷為主,主要燒造碗、盤類,還有碟、盒、瓶、盂、樽、爐,裝飾手法主要有刻畫和模印,尤以碗、盤內刻畫的水波紋、蓮花紋,模印的大雁穿花紋最有特色,異常精美。其白瓷產品胎色潔白,胎質堅緻細膩、胎體輕盈,釉面光潔,釉色呈略帶灰白的牙白色、紋飾流暢工整,開闢了四川盆地白瓷生產史上的新局面。

如今,彭州的現代白瓷藝術以宋代生活美學為根基,復興傳統陶瓷製作技藝,千年的窯火在幾經風雨後得以延續。「彭州白」填補了西部高端茶具和餐具的空白,是四川陶瓷文化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被譽為「天府文化新名片」。

綻放,「中國白」

在歐洲被通稱為「中國白」的陶瓷,指的是明清時期福建德化生產的白瓷。它們以質取勝,以白奪目,獨具特色,被視為中國白瓷的傑出代表。德化白瓷的白,並不是單一的白,在光線映照透視下,通體呈乳黃色,美如凝脂凍玉,也有「象牙白」「豬油白」「鵝絨白」「蔥根白」等不同的白色。德化白瓷看似平淡,卻不失質感,因而備受追求類玉、類白人們的推崇。

而來自德化的「中國白」之所以能享譽全球,其實和它的胎釉有關,其中含鐵量低、含鉀量高,燒成後胎釉透亮,隱約可見粉紅或乳白色。中國境內出上品白土的地方只有五六個,福建德化便是其中之一。位於當地戴雲山中所產的特殊瓷土氧化鐵含量很低,因而能有效地剝離了青色,使得最後燒制出的瓷器質感更貼近於玉,溫潤雅致。

關於德化瓷的起源,《天工開物》中有這樣的記載:「德化窯在宋代開始燒制白釉器物,到了明代已燒成象牙白,瓷質光澤,溫潤如玉」。而德化白瓷的問世引起了瓷器界的巨大反響,國內的鑑賞家讚譽其「如同定窯器無開片,如同乳白般的滑膩,宛如象牙一般的光澤,柔軟如絹,細膩如水,厚重而富有光澤」。

作為我國三大古瓷都之一,德化瓷器早在宋元時期就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出口商品,締造了「世界白瓷看中國,中國白瓷看德化」的美譽。如今,德化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工藝瓷生產和出口基地,產品遠銷190多個國家和地區,始終走在工藝瓷發展的最前沿。

遇見,「景德白」

誕生於今江西省景德鎮的景德鎮窯是中國傳統窯爐之一,景德鎮窯系屬於宋代六大窯系之一。景德鎮作為一座千年的陶瓷古都,歷史底蘊深厚。景德白瓷有「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的獨特風格,延續傳統的手工制胚工藝,手繪工藝,以藝術瓷器為主,用於擺設、收藏。

景德鎮白瓷瓷質優良,造型輕巧,裝飾多樣。在裝飾方面有青花、釉里紅、古彩、粉彩、鬥彩、新彩、釉下五彩、青花玲瓏等,其中尤以青花、粉彩產品為大宗,顏色釉為名產。釉色品種很多,有青、藍、紅、黃、黑等類。僅紅釉系統,即有鈞紅、郎窯紅、霽紅和玫瑰紫等,均用「還原焰」燒成,產品馳名世界,是稱譽世界的古代陶瓷藝術傑出代表之一。

景德鎮白瓷從五代白瓷、宋代影青、元代卵白髮展到明代甜白瓷,呈現了景德鎮的白瓷不同發展階段,素有「白如凝脂,素猶積雪」之稱的明代甜白瓷更是景德鎮白瓷的發展頂峰。景德鎮瓷器的白瓷的發展歷史可以說是景德鎮各色彩瓷發展的基礎。

作為古蜀文化發源地之一彭州的陶瓷文化源遠流長

宋代的「金城窯」更是譜寫了

彭州白瓷藝術的輝煌

「彭州白」如同古老的湔江之水

滔滔不絕

訴說著彭州的過去和現在

以及生生不息的未來

來源 | 品鑑彭州

編輯 | 張雪嬋

免費開放!成都網紅高空棧道來了

成都這個湖,怎麼逛也逛不夠

別說我沒提醒你……錯過後悔一整年!

明天休息,不耍幹嘛呢?

沒有一個成都人,能躲過這次內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bcddfd2d60ed54608a2dbbe23e44f52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