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控人兒子持股且任董事、總助,不認定為共同控制人,這公司主板IPO

2023-09-22     梧桐樹下V

原標題:實控人兒子持股且任董事、總助,不認定為共同控制人,這公司主板IPO

文/Ronald

摘要:亞聯機械申報深交所主板IPO,主營業務為人造板生產線和配套設備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因公司主營業務與房地產景氣度關聯較大,公司業績穩定性是審核中心重點關注的問題。2022年營收同比下降8%、但扣非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7%至7754萬元,主要是改造項目貢獻的凈利潤同比大幅增長所致。公司認定郭西強為公司唯一實控人,但公司現任董事、總經理助理郭燕嶠持有公司1.99%股份。郭燕嶠系郭西強之子,公司認定二人構成法定的一致行動關係,但不構成對公司的共同控制。2021年6月參股山東佰仟成並大額採購,2022年10月通過股權轉讓的方式退出參股公司,關聯採購公允性受到質疑。2020年末、2021年末、2022年末,公司存貨帳麵價值占同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29.38%、74.48%、111.80%,占比很高。公司存在少量勞務派遣人員,但招股書罕見地未披露勞務派遣員工具體數量,只是籠統地披露:上述勞務派遣人員所涉工作崗位均屬於輔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崗位,人員數量未超過公司用工總量的 10%。

亞聯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申報深交所主板IPO,是人造板生產裝備整體解決方案的供應商和服務商,主營業務為人造板生產線和配套設備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公司註冊地吉林延邊,前身有限公司成立於2005年7月,2017年11月整體變更為股份公司。

一、2022年營收同比下降8%、扣非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7%,改造項目做出大貢獻

2020年、2021年、2022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34787萬元、52225萬元、48046萬元,扣非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509萬元、7227萬元、7754萬元。2022年在營收同比下降8%的情況下,扣非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7.28%。

2020年、2021年,改造項目貢獻收入分別只有704萬元、1719萬元,貢獻營收的比例分別只有2.10%、3.43%。2022年,改造項目貢獻收入達到4814萬元,同比增長180.05%,占營收比例一下上升到10.61%。

招股書披露,2022年改造項目38個,同比增長40.74%,平均單價126.67萬元/個,同比增長98.98%。2022年改造項目貢獻毛利1447.40萬元,同比增長152.03%。公司2022年在營收同比下降8%的情況下,扣非歸母凈利潤還能增加526.3萬元,可以說主要歸功於改造項目貢獻。

公司預計2023年營業收入 67915萬元,同比增長 41.36%;預計扣非歸母凈利潤為 8221萬元,同比增長6.02%。

因公司主營業務與房地產景氣度關聯度較大,對於公司業績穩定性是審核中心重點關注的問題。《問詢函的回覆》顯示審核中心關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關於行業發展、市場空間和經營業績穩定性」。《審核中心意見落實函的回覆》顯示,審核中心的唯一關注問題就是「關於市場空間及發行人業績穩定性」。

二、實控人兒子持股且任董事、總經理助理,不認定為共同控制人

公司目前總股本6543萬股。郭西強先生,1964年9月出生,木材加工專業碩士學歷,正高級工程師職稱,直接持有公司股份比例 51.20%,同時通過啟航投資間接持有公司 0.152%股份,為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目前擔任公司董事長。

招股書披露:發行人現任董事、總經理助理郭燕嶠持有公司1.99%股份。郭燕嶠系郭西強之子,二人構成法定的一致行動關係。但郭西強、郭燕嶠父子不構成對發行人的共同控制,郭西強為公司唯一實際控制人。

2023年7月18日公布的《首輪問詢函回復》顯示,審核中心要求公司說明未將郭燕嶠認定為共同實際控制人的合理性,是否存在規避監管要求的情形。要求保薦人和發行人律師說明未將郭燕嶠認定為共同實際控制人是否符合公司的實際情況及《證券期貨法律適用意見第17號》相關規定,認定的依據是否充分。

三、2021年6月參股山東佰仟成並大額採購,2022年10月通過股權轉讓的方式退出參股公司

2021 年 6 月,發行人通過全資子公司拜特科技參股山東佰仟成(成立於2021年1月),持有出資份額40%,為第2大股東。

報告期內,公司向山東佰仟成主要採購後處理成套設備、鋪裝工段配套設備、纖維風選機和其他零配件,2021年採購金額133.23萬元、2022年採購金額高達2442.79萬元。

山東佰仟成(與潤成機械受同一實控人控制)是公司前五大供應商。

2022 年 10 月,公司轉讓了所持山東佰仟成的出資額,佰仟成不再是公司的參股公司。問詢函回復顯示,審核中心對公司參股山東佰仟成並大額採購的公允性提出了質疑。

四、存貨占營業收入比例很高

2020年末、2021年末、2022年末,公司存貨帳麵價值分別為 45,007.09 萬元、38,897.97 萬元和 53,716.56 萬元,占同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29.38%、74.48%、111.80%。

單位:萬元

公司存貨主要由原材料、在產品、發出商品和產成品等構成,由於主要產品生產線的生產工藝複雜、生產和銷售周期長,且單位產品價值高,因此報告期各期末存貨占同期營業收入的比例較高。

五、沒有披露勞務派遣員工數量

印象中,存在勞務派遣的IPO企業在招股說明書(申報稿)中均披露了勞務派遣員工數量。這個公司在招股書中沒有披露勞務派遣的具體員工數量,只是籠統說了:截至本招股說明書籤署日,公司存在少量勞務派遣人員,主要涉及倉儲員、組裝工、焊工、操作工、保潔等工作崗位。上述勞務派遣人員所涉工作崗位均屬於輔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崗位,人員數量未超過公司用工總量的 10%,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勞務派遣暫行規定》等法律、法規、規範性文件的規定。

為什麼不披露每一報告期末勞務派遣員工的具體數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b87606b63f31d13cdd2cfc0f69a85da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