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塗彥平
編輯 / 張 南
設計 / 師 超
誰是全球產銷規模最大的車企?誰是全球最賺錢的車企?
答案是豐田,還是豐田。
全球汽車產業平台Marklines發布的《2023年全球車企上半年銷量報告》顯示,2023年上半年,豐田集團全球銷量為541萬輛,第二名大眾集團為437萬輛,第十名比亞迪為125萬輛。
豐田汽車公布2024上半財年(2023年4月-9月)財報,營收為219816億日元,同比增長24.1%;當期歸屬於公司的凈利潤為25894億日元,同比增長121.1%。因為上半財年業績表現良好,豐田還把整個2024財年的利潤預期上調到了4.5萬億日元。
當中國車企在車市價格戰中卷死卷生之時,豐田汽車用數據詮釋了什麼叫作「遙遙領先」。
既要加速電動化和智能化轉型,又要保持高利潤,對於任何一家車企來說,這都是高難度的考驗。而豐田汽車展示出了它高超的平衡能力。
今年4月,豐田汽車迎來重大革新。
任職社長近14年之後,豐田章男於4月1日接任內山田竹志成為新會長,而佐藤恆治成為新任社長。
在隨后豐田召開的新體制發布會上,佐藤恆治提出了「繼承與進化」這一新體制主題。在繼承以商品和地域為中心的經營的基礎之上,豐田將圍繞碳中和、移動價值的擴展兩個方向,加速向移動出行公司轉化。
豐田的使命一直是「量產幸福」,如何通過製造更好的汽車,創造一個理想的移動出行社會,豐田正在用快速變革給出自己的答案。
未來移動出行的樣貌
從汽車製造公司轉型成為移動出行公司,這是很多傳統車企都在調整的方向。但未來理想的移動出行究竟是什麼樣子,每家車企都在苦苦思索,答案可能並不相同。
在10月26日至11月5日舉辦的2023日本移動出行展上,豐田以「改變汽車的未來——Find Your Future」為主題,展示了未來移動出行的多種面貌。
「你的未來一定會在豐田的汽車中找到。」佐藤恆治在展台發布會上描繪了三種移動出行未來。
第一種是與BEV共同生活的未來。通過汽車公司的力量將車輛的基本零件進行小型化和輕量化處理,並將其與最佳布局相結合,從而創造出低重心和寬敞空間兼備的BEV車型。除了車身硬體,豐田還有一個「Arene作業系統」新軟體平台,可以提供全新的體驗價值。
第二種是皮卡IMV 0代表的未來。它可根據客戶需求進行定製,靈活自由地改變車身形態,從而適應不同場景,變身成為咖啡店、餐車、酒吧甚至DJ台。這樣汽車本身就成為方便客戶實現自我價值拓展的平台。
第三種是電動化車型KAYOIBAKO代表的未來。它能夠滿足個人出行、遠程辦公、商業運輸等各種各樣的生活場景需求,豐富每個人的多面性,並連接人與社會。
這是豐田主張新體制半年之後,豐田人對未來移動出行問題的初步回答。
可以看出,豐田所帶來的未來汽車,融合了電動化、智能化、多樣化,每一種車型,都呈現出多種可能性,以更智能的方式與用戶的駕駛方式與生活習慣進行適配。
這正是豐田的與眾不同之處:豐田充分給人選擇的自由,它所追求的,永遠是多路徑解決方案。
這與豐田技術路線的選擇原則是完全一致的。豐田在加速向移動出行公司轉化的進程中,一直堅持HEV、PHEV、BEV、FCEV全方位電動化發展路線,不會押寶單一路線,也不會輕易放棄某項技術。
在混動技術和氫燃料電池領域,豐田都是量產的先行者。
豐田的HEV技術經過了26年的積累,贏得了全球2420萬顧客的選擇,其中中國車主達到250萬。技術幾經進化,如今已經推出了第五代智能電混雙擎。在PHEV領域,豐田同樣有智能插電雙擎技術。
在FCEV方面,豐田的氫能應用方案覆蓋制氫、儲氫、運氫、用氫全周期,不僅將氫燃料電池技術用於小型汽車,還應用於大型巴士、家用氫燃料電池等各種領域。
在BEV上,豐田已經推出了純電動專屬系列TOYOTA bZ,寓意實現「Beyond Zero」超越零排放的價值。
外界似乎一直有這樣的印象:豐田在BEV上相對落後。此次日本移動出行展上,豐田帶來了多款純電車型,這是否意味著豐田電動化戰略的調整?
「其實我們並非突然急轉彎沖向了BEV……」佐藤恆治解釋道。如果熟悉豐田的多樣性理念,這一點就不難理解。
為了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進一步擴充電動化車型,同時實現電動化比例快速增長,豐田已經提出了具體的電動化計劃。
2025年前導入35款新電動化車型;bZ系列7款車型中有5款車型會導入中國,到2025年導入10款EV車型;到2025年,電動化車輛占比達到50%。
另外,豐田次世代BEV產品中的首款車型計劃於2026年上市。2030年豐田全球BEV銷售規模預計達到350萬台,其中次世代BEV產品將占到170萬台。
同時,豐田也在積極探索次世代動力鋰電池的創新,尤其在全固態電池方面,豐田正在穩步推進面向量產的研發工作,並計劃於2027年搭載到BEV車型上。
「未來的移動出行,將能根據我們的生活方式來擴展自身價值」,在豐田對未來移動出行的思考中,生活方式、個人價值等都被放到了重要位置。
在堅持全方位電動化、智能化、多樣化發展路徑的同時,豐田再一次堅定了自己的使命——貼近全球每位客戶的生活需求,繼續為大家提供多樣性的移動出行選擇。
中國式的繼承與進化
為了更好地應對全球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趨勢,豐田提出,要提速本地化發展的腳步。今後,豐田會以分布在全球各地的研發中心為基地,加速實現在離消費者最近的地方進行研發。
「豐田新會長在社長時代所提出的以地區為中心的經營模式,在開始實施新體制後,終於可以在中國,由中國人去思考和提案『我們應當如何進化』這一問題,現在已經具備了這種『土壤』。」豐田中國董事長兼總經理上田達郎如此表示。
豐田以開放合作的心態將諸項調整在中國市場快速落地,期待中國成為引領豐田全球發展的驅動力,並且還希望將在中國的研發成果和所學經驗反哺全球市場。
在今年4月上海車展上,豐田提出了「有中國特色的繼承與進化」新經營體制。佐藤恆治在發布會上表示,要製造更好的汽車,為中國作貢獻,要做當地最好的企業。
TOYOTA bZ純電動專屬系列的兩款全新車型——bZ Sport Crossover Concept、bZ FlexSpace Concept在車展上迎來全球首秀。
前者由豐田與比亞迪豐田電動車科技有限公司、一汽豐田、豐田汽車研發中心(中國)有限公司共同開發,計劃由一汽豐田生產銷售。後者由豐田與廣汽集團、廣汽豐田、豐田汽車研發中心(中國)有限公司共同打造,計劃由廣汽豐田生產銷售。兩款車型都將在2024年導入中國市場,以滿足中國消費者對純電動車的多元化需求。
新車型的導入僅僅是豐田落實「中國式繼承與進化」的開端。
8月1日,豐田在中國市場研發體系的中樞——豐田汽車研發中心(中國)有限公司更名為豐田智能電動汽車研發中心(中國)有限公司(簡稱IEM by TOYOTA)。豐田在中國的3個合資公司(一汽豐田、廣汽豐田、比亞迪豐田電動車科技有限公司)的研發中心的工程師將打破組織壁壘加入到IEM by TOYOTA主導的研發項目中。
上田達郎出任IEM by TOYOTA董事長,他表示:「通過以IEM by TOYOTA為核心推進本土研發,豐田要迅速開發並提供令中國顧客滿意且具有競爭力的產品。」
在智能化上,豐田也正在加快與中國本土科技企業的合作。
今年8月,豐田中國、廣汽豐田與小馬智行已就成立Robotaxi事業相關合資公司達成協議,共同推進Robotaxi的商業化、規模化落地。合資公司將於年內成立,投資總額預計10億元以上,計劃推出以廣汽豐田生產的豐田品牌純電動車輛為原型車的Robotaxi車輛。
在今年11月舉辦的上海進博會上,豐田汽車展出了氫燃料發動機、氫燃料電池皇冠轎車、商用車換氫模組、福祉車、基於小馬智行第7代自動駕駛系統打造的Robotaxi概念車以及Toyota Space智能座艙等。
Toyota Space智能座艙是由豐田的中國工程師團隊,為中國消費者企劃、研發的,通過智能設備無縫銜接、AI助手的個性化定製、拓展車內大屏應用,實現智能新體驗,它代表了豐田對智能化的最新思考。
跨國車企在中國市場表現相對弱勢,主要是因為智能化、電動化的發展落後於中國車企。豐田正用不同以往的超快速度推進中國切實變化,快速應對中國消費者需求,在電動化和智能化兩個維度上努力實現與中國用戶同頻共振。
今年11月廣州車展,廣汽豐田和一汽豐田均帶來多款重磅車型,展示自我變革的決心。
一汽豐田發布了全新皇冠、全新普拉多兩款經典車型,前者搭載豐田首創的2.5L多級混動系統,後者搭載搭載2.4T超級混動系統,兩款車型將於2024年上市。
此外,一汽豐田還擁有現地研發的bZ純電動專屬系列,bZ3單月銷量近6000輛。bZ Sport Crossover Concept車型也將於2024年上市。
廣汽豐田第九代凱美瑞全球同步首發,提供三種外形,導入2.0L第五代智能電混雙擎,還全面升級了車機系統,搭載8155晶片,大幅提升交互效率,而且搭載了TSS3.0增強版,智艙和智駕體驗均有質的提升。
此外,廣汽豐田還推出了首款越級智電SUV鉑智4X,並且兩台新能源概念車「舒享空間」C級智能電驅轎車和「悅動空間」A+級智能純電SUV也同步展出。
從拿來主義的合資1.0時代,到雙向賦能的合資2.0時代,一汽豐田和廣汽豐田將以全新的體系、全新的布局和全新的產品來直面中國市場的激烈競爭,全力推動智電轉型變革。
在中國市場,豐田也在不懈推進多種解決方案的落地。
在FCEV方面,豐田在中國不斷擴大朋友圈,今年3月,豐田中國與海馬汽車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海馬品牌的車型上搭載運用包括豐田氫燃料電池汽車第二代MIRAI使用的電堆在內的成熟部件及系統。這是豐田第一次向中國乘用車廠商供應氫燃料電池系統。
此前,豐田汽車已在中國聯合合作夥伴共同設立了聯合燃料電池系統研發(北京)有限公司、華豐燃料電池有限公司。而豐田首個在海外落地的氫燃料電池系統生產基地也將在北京於2024年4月投產。
在混動技術上,豐田今年在中國市場推出了第五代智能電混雙擎。它實現了三電系統的智能化升級,並全面提升了電驅性能,新一代電機輸出功率更強、能量損耗更低,車輛的動力響應更快,加速更強勁。
從2005年全球首款量產混動車型普銳斯引入中國,到2010年凱美瑞雙擎實現本土化生產,再到今年第五代智能電混雙擎面市,豐田在中國市場共推出28款混動車型,覆蓋轎車、SUV以及MPV,滿足全場景出行需要。
今年11月,豐田在中國市場的新車銷量為16.45萬輛,同比增長17.2%,連續3個月實現增長。純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等的銷量達到6.34萬輛,同比增長80%。
「中國汽車市場正在以史無前例的速度發展,作為豐田,我們也將在中國市場全力以赴。」上田達郎這樣表示。
時候已經到了。如何實現有中國特色的繼承與進化?如何製造有中國特色的更好的汽車?我們看到,豐田已經放心地將這些問題交給了中國市場的豐田人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