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核電運裝機容量達1.2億千瓦發電量約占發電量的8%

2023-08-06   普華有策

原標題:2030年核電運裝機容量達1.2億千瓦發電量約占發電量的8%

2030年核電運裝機容量達1.2億千瓦發電量約占發電量的8%

1、核電行業主要法律法規與產業政策

2022年8月工信部、財政部、商務部、國資委、國家市監總局在《加快電力裝備綠色低碳創新發展行動計劃》中指出核電裝備。重點發展核級鑄鍛件、關鍵泵閥、控制系統、核級儀器儀表、鑽基焊材等。研究建立核電專用軟體驗證資料庫,支撐軟體體系開發與優化升級。加快三代核電標準化、譜系化發展,持續推進鈉冷快堆、高溫氣冷堆、鉛秘快堆等四代核電堆型的研發和應用。加快可控核聚變等前沿顛覆性技術研究。

2022年3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頒布的《「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提出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積極有序推動沿海核電項目建設,保持平穩建設節奏,合理布局新增沿海核電項目。開展核能綜合利用示範,積極推動高溫氣冷堆、快堆、模塊化小型堆、海上浮動堆等先進堆型示範工程,推動核能在清潔供暖、工業供熱、海水淡化等領域的綜合利用。切實做好核電廠址資源保護。到2025年,核電運行裝機容量達到7000萬千瓦左右。

2021年11月國家能源局、科技部《「十四五」能源領域科技創新規劃》明確提出圍繞提升核電技術裝備水平及項目經濟性,開展三代核電關鍵技術優化研究,支撐建立標準化型號和型號譜系;加強戰略性、前瞻性核能技術創新,開展小型模塊化反應堆、(超)高溫氣冷堆、熔鹽堆等新一代先進核能系統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開展放射性廢物處理處置、核電站長期運行、延壽等關鍵技術研究,推進核能全產業鏈上下游可持續發展。

2021年10月由國務院發布的《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中指出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合理確定核電站布局和開發時序,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有序發展核電,保持平穩建設節奏。積極推動高溫氣冷堆、快堆、模塊化小型堆、海上浮動堆等先進堆型示範工程,開展核能綜合利用示範。加大核電標準化、自主化力度,加快關鍵技術裝備攻關,培育高端核電裝備製造產業集群。實行最嚴格的安全標準和最嚴格的監管,持續提升核安全監管能力。

2021年3月中共中央《「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中提出安全穩妥推動沿海核電建設,建設一批多能互補的清潔能源基地,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提高到20%左右。核電運行裝機容量達到7,000萬千瓦,建成華龍一號、國和一號、高溫氣冷堆示範工程,積極有序推進沿海三代核電建設。

2、核電行業發展概況

核電作為一種安全、清潔和高效的能源,是我國能源供給體系的重要分支,是我國實現「雙碳」戰略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徑。

2017年至2022年,全國核電裝機容量從3582萬千瓦上升至5,553萬千瓦,復合增長率達9.16%。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我國運行核電機組共55台(不含中國台灣地區),裝機容量為56985.74MWe(額定裝機容量)。2022年1-12月全國共有2台核電機組首次裝料。

2022年1-12月,全國累計發電量為83,886.3億千瓦時,其中運行核電機組累計發電量為4,177.86億千瓦時,占全國累計發電量的4.98%,比2021年同期上升了2.52%;累計上網電量為3917.90億千瓦時,比2021年同期上升了2.45%,詳見表2。與燃煤發電相比,2022年核能發電相當於減少燃燒標準煤11812.47萬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碳30948.67萬噸、二氧化硫100.41萬噸、氮氧化物87.41萬噸。

同時,根據國家能源局統計顯示,2017年,我國核電基本建設投資完成額為395億元;2022年,我國核電基本建設投資完成額為677億元。2017年到2022年期間,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11.38%。

3、核電行業市場預測

根據「十四五」規劃,我國將安全穩妥推動沿海核電建設;建成華龍一號、國和一號、高溫氣冷堆示範工程,積極有序推進沿海三代核電建設。推動模塊式小型堆、60萬千瓦級商用高溫氣冷堆、海上浮動式核動力平台等先進堆型示範。建設核電站中低放廢物處置場,建設乏燃料後處理廠。開展山東海陽等核能綜合利用示範。

「十四五」及中長期我國核電將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向積極有序發展的新階段轉變。在碳達峰、碳中和的背景下,我國能源電力系統清潔化、低碳化轉型進程將進一步加快,核能作為近零排放的清潔能源,將具有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預計保持較快的發展態勢,我國自主三代核電會按照每年6至8台的核准節奏,實現規模化批量化發展。預計到2025年,我國核電在運裝機7000萬千瓦左右,在建約5000萬千瓦;到2030年,核電在運裝機容量達到1.2億千瓦,核電發電量約占全國發電量的8%。

4、行業競爭壁壘

(1)技術壁壘

核電裝備對安全性要求極高,對產品的原材料採購、加工製造、組裝調試、試驗驗收等工作都提出了極為苛刻的要求,尤其是不鏽鋼零部件的清潔度等級更是十分嚴格。開展核電業務需要企業具備較強的研發能力、製造能力和試驗能力,因此核電產品的研發需要長期的技術儲備和較強的研發試驗支持。

(2)認證許可壁壘

核電行業有嚴格的資格或資質認證。核電裝備的資格認證需要經由國家權威部門、機構或相關集團企業完成。核電裝備的認證周期較長,難度較大,因此,核電業務均存在較高的認證許可壁壘。

(3)行業經驗和人才壁壘

隨著下遊行業的快速發展,客戶需求日益多樣化,行業的技術壁壘呈現不斷提高的趨勢,對技術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從行業的經驗來看,培養高素質的技術人員以及合格的操作人員需要經過長期的實踐,新進入行業的企業通常缺乏穩定的技術團隊,且難以短時間內獲得有著豐富經驗的專業性技術人才。因此合理的人才梯隊和人才儲備構成進入行業的壁壘。

(4)資金壁壘

核電行業均屬於資金密集型行業,具有研發周期較長、資金投入較大等特點。從廠房建設、生產設備購置到原材料採購再到研發試製均需要企業投入大量資金以支持業務開展,行業領域具有較高的資金壁壘。

更多行業資料請參考普華有策諮詢《2023-2029年核電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同時普華有策諮詢還提供產業研究報告、產業鏈諮詢、項目可行性報告、十四五規劃、BP商業計劃書、產業圖譜、產業規劃、藍白皮書、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諮詢等服務。(PHPOLICY:L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