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汗和減肥不是因果關係
出汗與調節體溫直接相關,和減肥不是直接關係。環境溫度高了,體表散熱需要流汗,運動後,人體內部核心溫度高了,為了散熱也要流汗。
因為運動會出汗這一現象,很多人誤以為流汗就代表運動量夠了。其實,高溫導致的出汗,根本就沒燃燒多少卡路里,如果非要嚴格說消耗了什麼,那就是出汗本身也會消耗一點點能量,畢竟,汗腺工作也是需要能量的。
而且,就算是運動出汗,和減肥也沒有因果關係。運動的時候肌肉做功,消耗了脂肪,而不是出汗消耗了脂肪。出汗只是為了調節體溫而進行的捎帶手的工作。
天氣熱,稍微一動就會出很多汗,而天氣冷,運動很多也不怎麼出汗。冷天運動即使不出汗,也要消耗很多能量,可能已經減肥了。所以啊,單從冷熱天相同運動量(或者說減肥成果)來看,出汗量都不同,就知道出汗和減肥沒啥關係了。
出汗減體重主要是水分
有跑友說,夏天運動後大汗淋漓,一上秤體重明明輕了很多啊。這裡一定要注意,大量出汗後體重下降,基本都是水分。之後喝點兒水補充完畢,體重很快就回來了。汗液98~99%都是水,其他主要是無機鹽。所以運動飲料里都有鈉鉀鎂鈣等無機鹽,來彌補大量流汗後無機鹽的缺失。
也有人說,大量運動+大量補水也會掉體重是怎麼回事?那是因為人體吸收水的速度有限,跟不上運動耗水。運動中消耗水的速度快,比如長距離跑步,其實無論怎麼補水,都是「來不及的」。腸胃吸收水大概15分鐘能吸收150~200ml水,而跑步消耗的水分要比這個快很多。
普通人跑步,一般天氣中(比如10攝氏度左右),按照10公里每小時的速度,大概一小時(10公里)能夠消耗水1.2升。就算隨便喝管夠,腸胃吸收水一小時也就大概800ml,總會有虧空的。跑馬拉松,每2.5公里一個水站,也是這個原因,儘量在不給腸胃造成負擔的情況下,讓選手多次補充水分。而跑完馬拉松完賽包里也都會有兩瓶水,這都是無數人的經驗總結後的設計。長距離跑,一定會缺水,一定會掉體重。然後大吃大喝之後,水分補充完畢,體重就差不多回來了。當然,馬拉松這個距離一定也是消耗不少脂肪了,但平時我們剛跑完步感覺輕了,這個則多數是水分。
人體成分將近70%都是水,身體里的幾乎所有生化反應都要有水參與,所以因為運動後體重上上下下幾斤很正常。
出汗是身體散熱的指標,不是運動量的指標
出汗是為了散熱,保持體溫的適度。人在運動時,身體內部溫度升高,肌肉、器官、組織都產生大量熱量,為了保持體溫恆定,就需要趕快把熱量散出去。——想靠高溫天氣運動以及大量出汗來減脂,不太靠譜。
人體散熱可以通過熱輻射、熱傳導、對流、出汗蒸發等。當環境溫度超過35度的時候,人體散熱就只能通過出汗蒸發這一種方式了。通常人體內每1克汗水蒸發成水蒸氣時要吸收約2.5千焦熱量,所以運動時,身體不斷產生熱量,向外輻射熱量散掉一部分,衣物等傳導出一部分熱量,空氣對流帶走一部分熱量,出汗蒸發一大部分熱量。保持體溫恆定是人的必須,如果體溫過高,就會造成危險。
高溫下運動本身也不科學,還很危險,在炎熱天氣運動是應該避免的。高溫會帶給運動很多不良影響。高溫環境,血液流向皮膚,肌肉供血減少,更易疲勞。大量出汗,水分流失,汗水中的鹽分流失,容易造成內環境紊亂。
高溫天還容易中暑,熱射病甚至危及生命。這一點尤為重要,如果中暑了,人的腦子會不大靈光,反應變慢,判斷失誤,還可能在本該停下來休息的時候繼續運動。馬拉松賽場上就有過中暑之後繼續跑然後危及生命例子發生。這也是為什麼絕大多數馬拉松比賽都會安排在春季和秋季進行。
最後再說一下高溫出汗和運動出汗,汗水的成分是一樣的。他們調動的是同一種工作,只是下達指令的部門不同而已。高溫出汗屬於被動的,受到環境刺激,進行體溫調節。運動出汗是主動的,運動時體溫內環境溫度升高,進行體溫調節,出汗散熱。
總的來說,出汗和減脂沒啥關係。出汗主要是為了散熱。運動時,環境+體溫升高,需要散熱,會出汗。出汗多少,環境溫度、運動升溫都有關係。低溫,多運動,出汗;一般溫度,少運動,出汗;高溫,不運動,出汗。減脂,要的主要是運動量,而不是出汗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