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殺宰相、焚燒東都,中唐最囂張的軍閥,為何會栽在兩個女人手上

2023-05-15     尋根拜祖

原標題:刺殺宰相、焚燒東都,中唐最囂張的軍閥,為何會栽在兩個女人手上

相較於晚唐,中唐的軍閥還算「本分」,一般情況下他們不會主動挑釁朝廷,哪怕挨兩巴掌也要儘量忍受。

唯獨平盧淄青節度使李師道不走尋常路,他要當一隻有志氣的老鼠,非要拔貓須,結果在兩個女人的加持下把自己玩脫了。

李家的發跡史

李師道父祖三代割據盧龍、淄青一帶六十年,高峰時擁有十五個州的兵馬,憑藉渤海灣盛產食鹽、海鮮的優勢,賺得盆滿缽滿。

李師道的祖父李正己是遼寧營州高句麗人,安史之亂時,李正己曾經是叛軍將領,後來追隨姐夫侯希逸歸降朝廷。

不久,郎舅倆發生齟齬,李正己玩陰招,他趁侯希逸出城打獵,夥同部下驅逐姐夫奪了兵權,並自稱節度留後,從此拉開了李家割據一方的土皇帝生涯。

唐代宗時期,李正己奉命參與攻打魏博節度使田承嗣,卻又暗中勾結田承嗣,使朝廷的討伐功虧一簣。

狡猾的李正己又趁機攻占汴宋,讓自己的地盤擴大至十五個州,成為勢力最強大的軍閥。

李正己死後,其子李納請求繼任淄青節度使,遭到唐德宗的拒絕,於是李納舉兵反叛,並與朱滔、田悅、王武俊一起歃血為盟,共同稱王,李納稱齊王。

李納等人的叛逆,差點把大唐退化到「春秋戰國」。可憐的唐德宗連遭劫難之下,再沒了心氣,乾脆跟軍閥們「和平共處」。

李納死後,其子李師古承襲淄青節度使,這一次朝廷連拒絕的勇氣都沒了。

李師古當年只是個14歲的少年,但卻讓人望而生畏。他招降納叛,弄了一批朝廷的罪犯在自己門下,一點臉面都不給朝廷留。他繼承了祖上的陰毒,如果哪個部下有背叛的心思,就會被他滅族。

如果李師古長壽,絕對是大唐帝國的災難。十四年後,李師古正是青春年華之際,卻被老天收走了。

原本李師古想把位置傳給年幼的兒子,還特地關照千萬不能傳位給弟弟李師道。可惜他剛剛咽氣,部下就擁立了李師道。

刺殺宰相、焚燒洛陽

李師古一直不待見李師道,早早地將他打發到高密「掛職鍛鍊」去了。人們都說李師古心眼小,容不下異母弟弟,但李師古在臨終前說出了心裡話,他說李師道「不務訓兵理人,專習小人賤事以為己能」

正本事沒有,專注於低級下流的技能,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遺憾的是,李師古無論有多兇悍,身後事只能聽別人擺布。後來發生的一切都表明,李師古確實沒看錯李師道。

按照程序,李師道向朝廷上書,請求擔任盧龍淄青節度使。讓他頗感意外的是,這一次剛剛即位的新皇帝唐憲宗卻跟他打啞謎,既不點頭也不搖頭。

唐憲宗其實很想辦了李師道,但此時朝廷正忙著打西川節度使劉辟,騰不出手。這個啞謎打得很有學問,李師道從侄子手上搶過來的節度使,朝廷不批准,他們就有可能出現內亂,正好坐山觀虎鬥。

李師道果然心虛了,為了獲得朝廷認可,他一咬牙開出兩個價碼:向朝廷納稅、交出官員任免權。

所謂「割據勢力」,就是擁有了獨立的財政、人事和軍事權,如今李師道一口氣交出兩項,相當於將自己捆成了粽子。唐憲宗差點樂趴下,成交!

不過李師道也算因禍得福,唐憲宗由此暫時將注意力放在了別人身上,先後鎮海、義武、黔中、魏博,整整八九年時間沒顧得上多瞅李師道一眼。

元和九年,淮西節度使吳元濟反叛,唐憲宗調動十四道兵馬圍毆吳元濟。淮西離淄青太近了,李師道這才有了唇亡齒寒的感覺,於是他決定入局練練手。

您還別說,基因的力量很強大,李師道無師自通,也學會了玩陰謀,他一邊上書朝廷,希望對吳元濟寬大處理,一邊立場鮮明地表示支持朝廷,並發兵2000,聲稱要支援朝廷。實際上他卻在暗中掣肘官軍,暗中支持吳元濟。

除此而外,他還放了兩個大招:刺殺宰相武元衡、焚毀東都宮闕。

元和十年六月初三的凌晨,武元衡在上朝的路上被歹徒劫殺,並被砍去了首級。副宰相裴度也同時遭遇襲擊,身負重傷跌落溝中,僥倖逃過一死。

武元衡和裴度都是堅持「削藩派」,因此朝中大臣都認為反抗最激烈的成德節度使王承宗是兇手。而躲在陰暗角落裡的真兇李師道,已經在實施他的第二個驚天計劃。

李師道在河南府有一座府邸,養了一百多名死士,他計劃讓這些人喬裝,從龍門進洛陽,然後火燒宮闕。

只是這傢伙顯然沒有他哥哥的威信高,部下將他賣了,偷偷向東都留守告發了。

誰知道官軍不給力,很簡單的圍殲卻愣被這夥人突圍了,於是只好辛苦地追殺。

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正是這群漏網之魚給朝廷送上了一份大禮,他們居然將官軍引到了嵩山中嶽寺,他們的大本營。

買一送十,官軍喜出望外,將寺廟裡的人全都抓捕。一審訓,又收穫大禮,八十多歲的老和尚圓靜居然是史思明的部下,也是李家豢養了幾十年的老牌間諜。

順著這條線索,李師道在洛陽周邊的十幾個據點全都被拔除,也順便審訊出了武元衡和裴度遇刺的真相。

補充說一下這位圓靜,老傢伙很扛,官軍怕他逃跑,讓一個大力士敲斷他的小腿,結果居然敲不斷。圓靜大喝一聲:「鼠子,這點事都辦不成,枉稱勇士。」

說罷,他抬起腿幫對手打斷了自己的腿,還遺憾地說:「你們這幫笨傢伙,壞了我的大事,洛陽流血遍野的事沒能看到。」

就李師道的管理水平,十個圓靜也早晚會送給朝廷當點心。

被兩個女人玩殘

李師道身邊真的沒能人嗎?其實也不是,如果沒有能人相助,他們父祖三代人怎麼立足?比如高沐、郭昈、李公度等,都是輔政的好手,可惜李師道聽信讒言,將他們殺了。

李師道最倚重的幫手說出來您可能都不信,是一群婢女,所有的政務都出自溫香軟玉之手,估計他加蓋的印章都透著胭脂味。

這個騷操作跟南漢的劉萇如出一轍,讓人不由感慨「歷史總是不斷重複」。

隨著圓靜的落網,以及吳元濟的覆滅,李師道慫了,他向朝廷上書請罪,表示願意交出沂、密、海三州,並且送長子入朝宿衛。

所謂「宿衛」,其實就是留在皇帝身邊當人質。犯了這麼大的罪,想用這麼小的代價就糊弄過去,相較於上一次的大方,這一次李師道的這個價碼有點寒酸。

但考慮到李師道手上也沒什麼太多本錢了,唐憲宗也就勉為其難地答應了。豈料,唐憲宗給臉,李師道卻不要臉,他自食其言了。

李師道有兩個最寵幸的女人,一個叫浦大姐,一個叫袁七娘,二人都號稱淄青謀主。這兩位「諸葛亮」給李師道出主意說:三個州啊,肉疼。我們有數十萬兵馬,不給朝廷又能如何?大不了就打一仗,打敗了再給也不遲嘛。

李師道忍不住扇自己一個耳光,狗肚裡裝不下二兩油,咋這麼急呢?上次也是,家大業大也經不住自己窮大方啊。陛下,不是我反悔,是……是我的部下們不答應,您就當我放了個屁吧。

兩個女人炕上的一句話,玩殘了李師道的智商。唐憲宗勃然大怒:你當我是你們家隔壁老王吶?打!

元和十三年,唐憲宗一聲令下,李光顏、韓弘、李愬、田弘正四路大軍圍攻李師道。

逃不掉軍閥宿命論

李師道背後捅刀子技術一流,正面搏擊真的太渣,難怪李師古說他只會「小人賤事」。吳元濟以三州的兵力,硬抗唐軍三年多,一度打得朝廷差點妥協了。而李師道坐擁十二州,卻孔夫子搬家盡書(輸),才一個月的時間,他就被擠在鄆州,處於等死狀態。

李師道恨不能鄆州城長高十丈,於是他驅趕百姓上城加緊修築工事,男人們不夠用,連女人們都被抽調了,搞得民情沸騰。

李師道手下有個叫劉悟的兵馬使,奉命抵禦魏博軍。可當時淄青軍已經人心渙散,根本抵擋不住,劉悟連連敗退。

女諸葛們又出主意:劉悟不忠,臨陣斬將才能震懾住心懷叵測的傢伙。李師道不假思索地納諫了,他立刻派使者持節到前線執行監斬令。

劉悟不傻,他那群部下也都是猴變的:李師道啊李師道,這種情況下我們不反就算是對你客氣了,你怎麼還敢逼我們反?那就對不起了。

於是劉悟殺了使者,一萬大軍調轉槍口,突然殺進鄆州城,將李師道父子三人砍了頭,並傳首長安。至此,割據六十年的淄青終於再度回到朝廷的懷抱。

死於驕兵悍將,它如同是唐朝節度使們的宿命一般,不斷地重演。

其實,當節度使們站在朝廷的對立面時,就已經給部下樹立了一個榜樣。過去他們靠反叛獲取利益,今天他們也必然成為別人以反叛獲取利益的對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b3393bcc4a380e0bebe53d8ffe85afa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