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曹操孫權麾下第一高手:典韋、許褚、馬超、趙雲都沒戲,太史慈能否入選?

2023-09-08     半壺老酒半支煙

原標題:劉備曹操孫權麾下第一高手:典韋、許褚、馬超、趙雲都沒戲,太史慈能否入選?

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黃(黃忠)許(許褚)孫(孫策)太(太史慈)兩夏侯(夏侯惇,夏侯淵)。三國二十四將的排名顯然是不準確的:呂布不屬於三國人物,太史慈姓太史而不姓太,四十歲的馬超打不贏五十多歲的張飛,怎麼可以排在張飛前面?

三國二十四將的排名依據既不是《三國志》,也不是《三國演義》,因為這兩本書中張繡都沒有表現出高超武功,排在顏良文丑前面,實在是太滑稽了——虎痴許褚尚且不敢跟顏良文丑單挑,典韋、許褚、徐晃三人武功在伯仲之間,二十回合敗給顏良,跟張遼聯手打不贏文丑的徐晃,居然排在了第十五位,而文丑顏良卻只能位列第二十一、二十二,那可真是「雖勇無奈命太悲」了。

三國二十四將的排名,是來自某一部評書,在那部評書中,趙雲與張繡、張任似乎都是武術大師童淵的徒弟,而在《三國志》和《三國演義》中,根本就找不到童淵的名字。

葭萌關之戰,年輕十多歲的馬超自知打不贏張飛而暗器偷襲,第二天乾脆不敢挑戰(《三國演義》中第二天張飛要出戰而被劉備諸葛亮阻止,馬超那邊毫無動靜),所以馬超排在張飛前面是不公平的,排在第四的關羽也會認為三弟張飛排在第六位不公平:「某何足道哉!吾弟張翼德於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頭,如探囊取物耳。」

關羽並不是一個謙虛的名將,他認為張飛比自己勇悍,應該不僅僅是兄弟情深——當年能跟呂布單挑一百回合不分勝負的,只有張飛一人而已。

關羽的驚世之戰是溫酒斬華雄、斬顏良誅文丑,而張飛則能在虎牢關和小沛兩次單挑呂布、在當陽長坂據水斷橋嚇得曹營九將不敢上前,曹營九將中的夏侯惇、夏侯淵、張遼、張郃、許褚都在三國二十四將之列,再加上文聘、曹仁、李典、樂進,九個不敢打一個,說明在他們心中,自己並不是張飛對手,單挑肯定不勝,群毆也未必能贏。

曹營九將不敢一擁齊上把張飛擠下河去,卻有幾位曾經單挑或群戰關羽,張郃在長坂坡還追殺趙雲想替高覽報仇,這說明在曹營諸將心目中,張飛才是劉備麾下第一高手,他們寧肯跟關羽、趙雲、馬超單挑,也不願意招惹豹頭環眼,燕頷虎鬚,聲若巨雷,勢如奔馬的張飛張翼德。

張飛是不是劉備麾下第一高手,這個問題稍後再來討論,咱們今天的話題,是在三國三巨頭曹操、孫權、劉備麾下的第一高手分別是誰:典韋肯定不能算曹操陣營第一高手,跟江東小霸王孫策在神亭嶺打成平手的太史慈,似乎也不能算孫權帳下第一猛將——太史慈的武功,也就跟張遼張文遠不相上下,被諸葛亮罵死的那個王朗,居然也能跟太史慈打得難分高下。

太史慈剛歸降孫策,就跟救援嚴白虎的會稽太守王朗打了一場,兩人武功應該相差不多,所以才打成了鏖戰而非一邊倒:「孫策大怒,正待交戰,太史慈早出。王朗拍馬舞刀,與慈戰不數合,朗將周昕殺出助戰。孫策陣中黃蓋,飛馬接住周昕交鋒。兩下鼓聲大震,互相鏖戰。」

孫策之所以大怒要跟王朗單挑,是被王朗罵急眼了,看來王朗的罵功還是比較高的,他罵不過諸葛亮,但是罵孫策還是綽綽有餘。

王朗與太史慈鏖戰難解難分,周瑜與程普抄了王朗後路,王朗嘴硬刀也硬:「一彪軍從背後抄來,朗大驚,急回馬來迎。原來是周瑜與程普引軍刺斜殺來,前後夾攻。王朗寡不敵眾,與白虎、周昕殺條血路,走入城中,拽起吊橋,堅閉城門。」

王朗那一戰打輸了,是因為寡不敵眾而非武功不濟,所以要是把太史慈評為第一高手,不但後來加入曹營的王朗不服氣,五子良將之首張遼(五子良將之說出自《三國志·卷十七》,排序為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肯定會偷笑:太史慈不是我的對手!

在《三國演義》里,張遼與太史慈的武功相仿,孫權的武功似乎也不差——起碼是膽子夠大:「張遼縱馬當先,專搦孫權決戰。權綽槍欲自戰,陣門中一將挺槍驟馬早出,乃太史慈也,張遼揮刀來迎。兩將戰有七八十合,不分勝負。」

咱們今天的依據是《三國演義》而非《三國志》,所以才有了王朗和張遼大戰太史慈,太史慈死於建安十一年,沒有參加赤壁之戰的事,就放在一邊不提了。

除了太史慈,「江東鼠輩」中還有幾個高手,那就是用鐵脊長矛的程普程德謀、百騎劫營的甘寧甘興霸、打不死的小強周泰周幼平。除了位列江表十二虎臣的這幾位,還有個「五虎大將剋星」馬忠。

孫權手下有個馬忠,劉備手下也有個馬忠,孫權手下這個馬忠生擒了關羽和赤兔馬,後來還一箭射中黃忠肩窩,最後導致老將軍重傷不治。

馬忠擒關羽是有歷史依據的,赤兔馬被孫權賜給馬忠後數日不食草料而死和黃忠參加夷陵之戰,當然是《三國演義》的說法,正史中的黃忠連劉備稱帝都沒趕上,這一點大家都知道。

按照《三國演義》的描述,「東吳第一高手」太史慈的武功,也就跟張遼不相上下,在官渡之戰中,張遼曾與張郃打成平手,但是張郃在馬超面前,連二十回合都頂不住,這說明張遼和張郃的武功,還不如「曹操四兄弟(惇、淵、仁、洪)」中最弱的曹洪——曹洪為了救曹操,跟馬超大戰五十回合,雖然處於下風刀法散亂,但還是死戰不退,夏侯淵一來,馬超就被嚇退了。

這樣比較下來,東吳的一流悍將,也就相當於曹操陣營二流高手的水平,太史慈單挑曹洪也未必能贏,就更別說跟許褚典韋徐晃單挑了。

許褚、典韋、徐晃這三人單挑過,最後都沒分出勝負,官渡之戰初期,徐晃與顏良文丑單挑,輸得都很狼狽,許褚自知不是顏良文丑對手,乾脆得縮頭時且縮頭,當了隱形人。

許褚真正的出彩之戰,是在潼關渭水赤膊戰馬超,在建安五年,他和徐晃聯手也攔不住關羽,最後是夏侯惇出手,才把關羽困於土山:「徐晃、許褚接住交戰,關公奮力殺退二人,引軍欲回下邳,夏侯惇又截住廝殺。公戰至日晚,無路可歸,只得到一座土山,引兵屯于山頭,權且少歇。」

夏侯惇奈苦戰久戰,無論是面對關羽還是面對呂布,他都能像牛皮糖一樣粘住不放,濮陽之戰曹操大敗,典韋不知逃往何處,也是夏侯惇捨命救主:「曹操正慌走間,正南上一彪軍到,乃夏侯惇引軍來救援,截住呂布大戰。斗到黃昏時分,大雨如注,各自引軍分散。」

在三國名將中,斬將數量最多的是趙雲,其次是關羽,夏侯惇也能排進前幾名:陷陣營統領高順在四五十回合被夏侯惇擊敗,呂布八健將中的曹性被夏侯惇拔矢啖睛後一槍搠透面門,董卓手下中郎將徐榮在數回合之內被夏侯惇一槍刺死,倒在夏侯惇槍下的,還有一個袁術的五萬人先鋒大將橋蕤。

《三國演義》沒有說關羽張飛黃忠馬超的師承,但是劉備和夏侯惇都是有師父的:劉備和公孫瓚的老師是文武雙全的盧植,夏侯惇「自小習槍棒,年十四從師學武」,也是個真正的練家子。

夏侯惇跟呂布不止單挑了一次,每次都不知道打了多少回合,董卓挾持漢天子劉協從洛陽逃往長安,各路諸侯徘徊觀望,只有曹操帶著自己那少得可憐的兵馬前去追趕:「夏侯惇挺槍躍馬,直取呂布。戰不數合,李傕引一軍,從左邊殺來,操急令夏侯淵迎敵。右邊喊聲又起,郭汜引軍殺到,操急令曹仁迎敵。三路軍馬,勢不可當。」

遇到真正的高手,還得曹操「本家兄弟」拚命,所以要評選曹操麾下第一高手,許褚徐晃顯然都缺少搏命的勇氣,在這方面還真不如夏侯惇——外姓將領都是打工仔,打仗是先求保命再圖立功,明知打不贏的架,一般都不主動去打。

說夏侯惇是曹操麾下第一高手,可能會有人不同意,但要是讓呂布和關羽來選擇,他們肯定更願意跟許褚徐晃混戰,而不願意被夏侯惇纏住。

夏侯惇是曹魏首任大將軍,劉備稱帝後沒有冊封大將軍,只是封張飛為車騎將軍、馬超為驃騎將軍,顯然是認為大將軍之位非關羽莫屬,這樣看來,關羽才是劉備眼中的首席大將,諸葛亮似乎也贊同這一點:「孟起雖雄烈過人,亦乃黥布、彭越之徒耳;當與翼德並驅爭先,猶未及美髯公之絕倫超群也。」

關羽斬殺的顏良文丑是當世一流勇將,輕鬆擊敗徐晃連汗都沒出,但是他們卻在關羽五刀之下斃命——關羽斬顏良或許是突然襲擊,但是文丑跟他打了三個回合「心怯」逃跑,顯然是武功不在一個檔次。

以文丑為標杆,關羽的武功顯然遠在趙雲之上,但是關羽和張飛誰的武功更高,可就難說了。馬超二百三十回合沒拿下許褚,許褚和徐晃聯手打不過關羽,所以馬超應該也不是關羽的對手。

在建安五年左右,關羽無疑是劉備麾下第一高手,但是關羽似乎眼神不太好,經常會被敵將射傷,尤其是刮骨療毒,肯定大傷元氣,再加上總管荊州事務案牘勞形,青龍偃月刀不復當年威猛,就打不贏龐德和徐晃了。

自古美人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關羽半生戎馬,屢受箭傷而不得休養,戰鬥力出現大幅下滑;張飛經常拿呂布當磨刀石,丈八蛇矛越來越威猛,連許褚也被他打得退出了戰場;趙雲在三國前期名將紛紛隕落之後,因為從未受傷而保持了超高戰力,越老越滑頭的張郃徐晃,已經沒有了跟趙雲對戰的勇氣。

這樣看來,要評選劉備麾下第一高手,應該分三個階段:前期關羽,中期張飛,後期趙雲,黃忠和馬超,顯然不能跟著三位相提並論——黃馬二人差的不是武功,而是可能為劉備捨生忘死的勇氣。

要是讓曹操和劉備親自評選,他們麾下的第一高手肯定是夏侯惇和關羽,至於江東虎臣和鼠輩中,誰是孫策孫權都承認的第一高手,可就不好說了。

當然,說夏侯惇、太史慈、關羽是曹操、孫權、劉備麾下第一高手,肯定有人會表示異議,所以最後的決定權,還是在讀者諸君手中:在您看來,三國二十四將武功排名前五的應該分別是誰?東吳西蜀曹魏第一勇將的桂冠,應該戴在誰的頭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b16152c7ff50fc767b43572463e7d5e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