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我國服裝史上改變最大的一個時代

2022-05-14   歷史百家匯

原標題:清朝:我國服裝史上改變最大的一個時代

清朝是我國服裝史上改變最大的一個時代。

清代服飾在保留了本民族傳統服飾元素的基礎上,吸收了漢族服飾元素,形成了清朝獨樹一幟的服飾文化。

清代的服飾流行色是杏黃、朱紅、天青、蒼藍。

-杏黃-

在我國傳統文化中,黃色作為中和之色,是百色之首。

清朝將黃色看成陽光色,既燦爛又溫暖,也認為黃色是黃金色,既稀有又珍貴。

除明黃色為皇帝、皇后專用外,其他黃色在清朝服飾中的運用都比較普遍。

不同色度的黃色,或端莊、或嬌俏、或貴氣、或可愛,是清代服飾中最溫暖明艷的一抹色彩。

-朱紅-

在清朝,上自皇族貴胄,下至平民百姓,都最喜著紅色和藍色服飾。

正紅是皇帝、皇后的專屬,其他紅色在服飾中的應用均較為常見。

在清代的服飾文化里,紅色代表喜慶、莊嚴、吉祥、幸福之意,也是身份的象徵。

清代少女喜著紅衣。

年輕女子的服色多為桃紅色、銀紅色,年齡略大的女子喜著朱紅、大紅色。

-天青-

青色是清代服飾的重要色彩之一,它是介於藍色和綠色之間的顏色,具有清脆、伶俐的特點。

平民女子的服飾顏色,以青色為普遍,色調因年齡與場合不同而有所變化。

青色象徵著莊重、堅強和希望。

傳統青色具有獨特的藝術韻味,它包括粉青、冬青、豆青、天青等,這些顏色被廣泛運用於清代服飾之中。

-蒼藍-

在清人的色彩美學世界裡,藍色尤為樸素典雅。

藍色之中,較為清淡的藍色稱為竊藍,比竊藍稍重的藍色稱為監得,藍色更重的為蒼藍,藍色最深的為群青。

「竊藍」,來自於秋日天空的顏色。

這種顏色,既不濃烈,又不清淡,宛如少女的哀思,是年輕女子服飾中常用的顏色。

中國古稱華夏,是依衣冠華美而得名。

管中窺豹,我們也能從其中看到各朝的服飾審美。

天然的,華麗的,淡雅的,內秀的......不一而足,各有魅力。

服飾文化像一個有節奏的生命,通過了解它的跳動,能把握住時代的脈搏。

華夏民族的服飾色彩,與漢語,漢字一樣,始終流淌在華夏人的血脈里,成為中華民族文化基因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