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了解咖啡小知識——go!

2020-07-02     咖啡文化

原標題:帶你了解咖啡小知識——go!

中國自古以來以茶為飲,作為舶來品的咖啡從開始的嶄露頭角衍變到如今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局面,咖啡在經歷了三次浪潮之後,早已成為與茶比肩的一大飲品。

越來越多的朋友加入到「咖啡」的大家庭里,咖啡小白們對咖啡更是存著「十萬個為什麼」,今天,咱們就來解答這些疑問吧!

1

現磨咖啡和速溶咖啡有何不同?

速溶咖啡在合成過程中,添加了植脂末、糖分等, 咖啡原有的營養成分易被破壞,有方便快捷、種類多樣等優點,除此之外毫無營養可言。

現磨咖啡, 顧名思義是現磨現煮現喝,既能充分保留咖啡的營養物質和芳香物質,又能完美展現咖啡風味。所以,有條件的情況下,還是提倡多喝現磨咖啡哦!

2

咖啡豆越大越好嗎?

咖啡豆的大小與品質無關,不同品種的咖啡豆大小不一,風味不一, 豆子的好壞與產地、氣候、海拔、烘焙水平有關,均勻飽滿、有香氣、新鮮的咖啡豆相對來說品質更高。

3

越貴的咖啡越好嗎?

越貴的咖啡品質不一定好,市面上價高的咖啡一類是被市場炒作起來的,另一類是產量少使得價值高,正所謂「物以稀為貴」, 個人認為營養價值高、對人體有利且風味好的咖啡都能稱之為好咖啡。

4

為什麼有的咖啡苦味多、有的酸味明顯?

咖啡的酸、苦,跟烘焙有很大關係。簡單來說,烘焙越淺越酸,烘焙越深越苦。

同一種咖啡、不同的人烘焙、烘焙度不同,會造成咖啡風味偏酸或偏苦,但並不是所有的咖啡都適合。

比如說耶加雪菲,從一爆結束至二爆前停止烘焙,都會有不錯的口感,只是看個人喜好,但是很少有人把它烘焙到二爆密集。相反的例子是曼特寧,大部分人都習慣把它烘焙到二爆開始至二爆結束的程度。

5

為什麼我喝不出所謂的「果香」、「柑橘香」?

喝不出咖啡所描述的風味和香氣的原因有很多, 可能是沖泡差異、咖啡豆的新鮮度,也可能是品飲者在喝咖啡之前吃過別的東西,導致味蕾對咖啡不夠敏感,總的來說,咖啡風味大多是對照產區、咖啡品種來描述的,在烘焙過程中,呈現出來的強弱不一,能將咖啡風味完整呈現出來是可遇不可求的。

6

喝咖啡真的能減肥嗎?

喝黑咖啡能減肥早已被科學證實,長期攝入適量的咖啡能促進血液循環、加快新陳代謝,自然能達到減肥的效果。

7

什麼是硬豆和軟豆?

硬豆咖啡是生長在相對較高海拔的咖啡,而在較低海拔生長的咖啡通常被認為是軟豆咖啡。較高海拔和較低溫度使得果實成熟得比較緩慢,從而形成較硬較少孔的咖啡豆。硬豆咖啡通常有更高的酸度和更多風味,儘管有時候有些例外。硬豆軟豆咖啡的區分經常被用於中美洲咖啡等級的評定。

8

適用於手沖、虹吸壺、法壓壺、愛樂壺、摩卡壺的咖啡粉要磨多細?

粗磨:大小如粗白糖,適合法壓式咖啡。

中磨:砂礫狀,大小在粗白糖――砂糖之間,適合滴濾式(濾紙式滴漏)沖煮法。

細磨:大小如細砂糖,適合蒸餾式咖啡壺,電動咖啡壺、摩卡壺。

極細磨:大小介於鹽和麵粉之間,適合Espresso、土耳其咖啡。

9

為什麼同一隻咖啡豆會衝出不一樣的風味?

一支咖啡的風味由品種、種植環境、處理法、以及烘焙來決定,咖啡師沖煮咖啡只是把它的風味展現在咖啡液里,而不是改變風味!因此不存在一款咖啡豆做出2種不同風味的說法,應該理解為一支咖啡內容物在不同萃取率和濃度下表現的差異化。

10

為什麼豆子萃取出來是尖酸需要調粗研磨呢?尖酸不是萃取不足的表現嗎?

意式濃縮中的尖酸並不只會出現在萃取不足的時候,萃取不足時濃縮的尖酸會帶著一種水水的感覺,因為萃取不完整,只會把表面的和容易萃取的物質萃取出來。

而萃取時間長也是會導致尖酸出現,因為會表面過萃而裡面萃取不足,喝起來會有尖酸,然後焦苦、澀嘴。

文源自中國禮儀教育培訓中心(ZGLYPXZX),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WgrDnMBd4Bm1__YIwm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