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耀先有四個缺點,犯了四個錯誤,在真實歷史環境下,他能潛伏三年還是三天?

2023-09-12     半壺老酒半支煙

原標題:鄭耀先有四個缺點,犯了四個錯誤,在真實歷史環境下,他能潛伏三年還是三天?

鄭耀先的歷史原型是誰?有人說是原軍統行動處處長程一鳴,也有人說是入黨時間不詳、身份成謎的閻又文,甚至還有人說他就是柳雲龍幻想中的自己。

其實鄭耀先的歷史原型並不重要,《風箏》最精彩的也不是鄭耀先的潛伏生涯,而是在電視劇後半部的歷史之中。如果僅看前半部,我們就會發軍統六哥、鬼子六鄭耀先是一名優秀特工,但卻未必是一個合格的潛伏者,如果把他放在《潛伏》、《偽裝者》或《懸崖》的環境里,他可能活不過三集,其表現甚至還不如雪山吳敬中罩著的峨眉峰余則成。

咱們今天的話題,就是根據文強、沈醉、程一鳴等人的回憶錄,用歷史的眼光來評價一下鄭耀先的潛伏生涯,看看他是不是像部分讀者、觀眾說的那樣,犯了四個嚴重錯誤,再看看他在真實的歷史環境下,能潛伏三天還是三年。

鄭耀先的歷史原型肯定不是畢業於莫斯科中山大學的原軍統西北區區長、軍統局行動處處長、隴海鐵路管理局警務處處長、廣州保安司令部視導室少將主任兼任廣州衛成總司令部保防處少將處長、澳門站站長程一鳴——程一鳴一直都沒有暴露,他是在1964年12月完成潛伏任務後平安凱旋,程一鳴從澳門秘密回歸,受到中央政府及有關部門的歡迎。

據沈醉回憶,程一鳴和吳敬中(原名吳景中)都當過軍統西北區區長,也都往延安派過特務,他們派出的特務都是有去無回,於是程一鳴被調回軍統局本部,而吳敬中則去東北接了文強(電視劇《特赦1959》中劉安國的歷史原型)的班,然後又通過同學小蔣和鄭介民(他們也都畢業於莫斯科中山大學)的關係,調任保密局天津站站長。

程一鳴和吳敬中都當過軍統特訓班教官,程一鳴還寫了《情報學》《刑事偵察術》《軍統特務組織的真象》等特工教材和回憶錄,要是按照程一鳴的教程考核,鄭耀先似乎不是一個合格的潛伏者。

曾經在上海與日偽特務真刀真槍干過,還忽悠鬼子特務少將四百萬塊錢的文強,潛伏的時候也不止一個身份,日子過得也很逍遙,開著影樓,身邊跟著兩個從特訓班調來的美女學員,進出都有高級小轎車。

我們從文強、沈醉、程一鳴的回憶錄中,能看到特工的潛伏生涯是刀尖上行走步步驚心,稍有不慎,就會萬劫不復——鬼子憲兵隊和七十六號特務的酷刑,鐵打的神經才能熬過去。

與揣著淬毒竹刀的行動組組長沈醉,冒充少將與鬼子巧妙周旋的文強,潛伏到1964年沒有暴露的程一鳴相比,鄭耀先犯的第一個錯誤,就是不會隱藏實力——抓捕地下黨,別的特務失敗是正常的,但是鄭耀先失手,那就有嫌疑了,戴笠和毛人鳳都會生疑:無所不能的鬼子六,怎麼會犯如此低級的錯誤?

無論是曾墨怡的情報「消失」,還是叛變的交通員「被燒」,發生在鄭耀先這樣的「能人」眼皮底下,都是解釋不通的,戴笠和毛人鳳只能認為這是他有意為之。

不會隱藏實力,表現太過惹眼,這對一個單面特工來說是成功的,頂多會被對手佩服和仇恨,但是作為一個潛伏者,最好是生活在別人的陰影里,而不是主動站在聚光燈下——萬眾矚目,優點缺點一目了然,疑點也會被無限放大。

鄭耀先犯的第二個錯誤,或者說他的第二個缺點,就是太囂張,四處樹敵,尤其不討上司喜歡。

鄭耀先在軍統被戴笠毛人鳳懷疑,在中統有死敵高占龍和田湖,地下黨的袁農也恨不得將其食肉寢皮。

如果只是被中統和游擊隊惦記上,鄭耀先還可以說自己是偽裝潛伏成功,但是得罪了笑面虎毛人鳳,那可是大大的失招:毛人鳳一向以「忍、等、狠」著稱,連鄭介民和毛人鳳都栽在了這個笑呵呵的「毒菩薩」手裡,被毛人鳳記恨,即使不暴露,後面的工作也無法開展。

在處理人際關係這方面,風箏鄭耀先真得跟峨眉峰余則成好好學習一下:余則成子在保密局也屬於孤軍奮戰,但是他上有吳敬中罩著,中有陸橋山拿他當朋友,馬奎和李涯也拿他無可奈何。

余則成知道效忠什麼首先都要效忠長官,這句話半真半假,但卻是至理名言,對一個潛伏特工來說,這一點尤為重要,御座金佛原理,斯蒂龐克定律,余則成不但研究通透,而且運用自如,反觀鄭耀先,卻是只種刺不栽花,沒給毛人鳳帶來任何好處,卻惹了一大堆麻煩,這樣的部下,只要被抓住疑點小毛病,就會被置於死地。

在寧可錯殺不可放過的軍統,鄭耀先做了太多可疑之事卻沒有給出合理的解釋,他不是解釋不了,而是不屑解釋,於是疑點累積起來,就成了必死的理由。

余則成就差在腦門刻上「峨眉峰」三個字,但是只要他稍微已解釋,不管那解釋多荒唐幼稚,吳敬中都借坡下驢「相信」——對吳敬中來說,余則成是不是峨眉峰都不打緊,重要的是余則成能給他帶來成績(抓季偉民)和利益(玉座金佛、斯蒂龐克),毛人鳳高興,吳敬中滿意,余則成晉銜升官,皆大歡喜。

如果鄭耀先有餘則成一半「會來事兒」,沒準他在吳敬中砍甘蔗的時候,早就在鄭介民的推薦下接了毛人鳳的班——鄭介民原名鄭庭炳、字耀全,老蔣可能也認為鄭耀先跟鄭介民有親戚,起碼是同宗,可以按字論平輩。

余則成私下裡堅決不肯與吳敬中稱兄道弟,不管立了多大功勞,在戴笠面前說話如何好使,他在吳敬中面前都很謙恭地以學生自居,但是卻一直稱吳夫人梅姐為「嫂子」,尊敬而不失親近,吳敬中想不滿意都不行,余則成「出事」,他第一個反應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抓峨眉峰,吳站長不忍心,也捨不得。

余則成在吳敬中面前嚴守學生本分,鄭耀先卻一口一個「毛座兒」叫毛人鳳——毛人鳳的「毛座」綽號,是軍統高級特務背後嘲笑毛人鳳內勤沒當過處長,外勤沒當過站長,特工技能一竅不通,局長之位是當代理主任秘書「坐」出來的。鄭耀先不但當面叫,還加上兒化音,侮辱性極強。

有人說《潛伏》是披著諜戰外衣的職場劇、歷史劇,這話極有道理:有人學吳敬中,有人學余則成,學好了都有好處,像馬奎、李涯那樣,路只能越走越窄,在這方面,鄭耀先不像吳敬中余則成,到有點像馬奎李涯。

鄭耀先在心裡仇恨軍統和中統,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作為一名潛伏特工,他必須把仇恨埋在心底,表面上他必須融入其中——鄭耀先只表現出了真正特務的荒唐狠辣,卻沒有像優秀潛伏者那樣融入環境。

鄭耀先不但在蔣系兩特務組織混得人人喊打,跟自己真正戰友,也缺乏必要的溝通,尤其是程真兒和陸漢卿先後犧牲,他就真成了斷線的風箏,這就是他犯的第三個錯誤,也是他第三個缺點:過於相信自己能夠應付危險而複雜的環境,習慣單打獨鬥,沒有上線的約束,他可能覺得自己更便於發揮,所以才沒有及時跟組織恢復聯繫。

袁農的情況,鄭耀先是掌握的,所以當袁農上了抓捕名單後,他直接跑到聯絡點,用「死投」的方式傳遞了情報。

鄭耀先通過什麼渠道掌握了袁農的信息(當時鄭耀先已經被「國防部次長」鄭介民安排進山城警察局,授銜少將,但身份不公開,跟軍統也失去了聯繫),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即使袁農不可信,潛伏紀律不允許橫向聯繫,他這個失去所有組織關係的人,即使冒一點風險,也應該通過袁農,向組織申請一個新的聯絡人或上線。

退一萬步講,即使袁農也可能是影子(鄭耀先顯然不相信袁農是影子,否則他就不會給袁農報信了),鄭耀先在延安的時候,已經知道自己最後一個聯絡人、上線陸漢卿被捕,他完全可以就近、秘密地找到最高領導表明身份——影子潛伏在延安不假,但職位絕不可能極高,作為一個所謂的「戰略特工」,鄭耀先是可以找到完全可以相信的領導的,以他的技術水平,要瞞過宮恕和江心,簡直沒有半點難度。

鄭耀先懷疑一切,這或許是特工本能,但是他並不是對誰都懷疑,於是他犯的第三個錯誤,或者說是第三個缺點也就出現了:或許是扮演「花心特務」的時間長了,他也染上了一些毛病,無論是對中統特務林桃和影子韓冰,他都付出了真情。

鄭耀先和林桃之間並不完全是演戲,「女兒周喬」可不是演戲演出來的道具,更為嚴重的,是自稱懷疑一切的鄭耀先,對「相貌一般」的韓冰動了真情,在那最困難的十年里,他還冒著生命危險為韓冰鳴冤。

從陳國華到調查人員,都認為韓冰有很多事情說不清楚,但是一向以精明著稱的鄭耀先,卻連半點懷疑都沒有,要不是陳國華馬小五保密工作做得好,「鄭耀先就是風箏」的情報,早就被韓冰傳遞給宮恕了。

鄭耀先雖然有四個缺點,或者說是犯了四個錯誤,但他是一名立場堅定的優秀特工,《風箏》是一部優秀的諜戰劇,這一點倒是無可置疑。

藝術是藝術,歷史是歷史。在真實的歷史中,像鄭耀先那樣的「囂張」特工,是不適合潛伏的,這一點他甚至不如「心重手不狠」的余則成。

當然,筆者也承認,鄭耀先或《風箏》的深沉厚重不在前半部的諜戰,而在後半部的堅持與執著,但是咱們就事論事,讀者諸君肯定也是另有高見:在您看來,僅以劇中人而論,鄭耀先的潛伏技能,比《潛伏》中的余則成、《滲透》中的許忠義孰高孰低?鄭耀先在吳敬中、李維恭手下,能活過多少級?把鄭耀先放在真實的歷史環境中,他是能潛伏三年,還是三天就得暴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623cf8787174a721d87fd6a824a393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