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臘月初五,提醒:1不空,2不做,吃5豆,五路發財迎接新年

2024-01-15     市井覓食記

原標題:今日臘月初五,提醒:1不空,2不做,吃5豆,五路發財迎接新年

進入臘月之後,各種傳統節日接踵而至,臘月初五在北方很多地方是個不大不小的節日,民間俗稱「五豆節」。老人們講,從這臘月初五天開始,春節的序曲就算拉開了,年味會逐漸濃郁起來。

五豆節這天的民俗和臘八節有些類似,將家裡的各種豆子、雜糧匯聚在一起,經過一個晚上的熬制,早上起來分給家人喝。五豆粥一般用五種或者五種以上的食材,紅豆、豇豆、黑豆、花生、大米都可以,也可以加入一些紅薯一起熬制,不少地方也把這種五豆粥稱之為「軟米飯」或者「甜飯」,讓大家甜在嘴裡,美在心上。

過五豆節喝五豆粥的來歷有很多版本,流傳最廣的是朱元璋的版本。相傳年少時候的朱元璋,過著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臘月初五這天,他在野外放羊歸來,一整天沒吃飯,又冷又餓,看見田野間一個碩大的老鼠鑽入了洞中,朱元璋走到那個洞口,用樹枝掏了掏,沒想到裡面竟然存儲著老鼠過冬的糧食,朱元璋掏出了一大把五穀雜糧,有花生、紅豆、大米等等,回家就熬了一鍋粥,吃了個肚皮滾圓,後來他當上皇帝之後,還惦記著自己年少時候的那個「雜糧粥」,就規定御膳房每年臘月初五這天,都要做一頓雜糧粥給他吃,記住自己當時的苦生活,這天也成了民間的「五豆節」,大家紛紛效仿煮五豆粥喝。

那麼臘月初五這天到底都有什麼民俗呢?總結起來就是:1不空,2不說,吃5豆,五路發財迎接新年

1不空:家裡的存儲的食物不能空

臘月初五已經距離春節很近了,家裡年貨都要開始陸續的開始購買了,中國人過年講究豐衣足食,年年有餘,過五豆節家裡若是吃的東西都沒了,存儲食物的柜子都空了,這在老輩人看來是過「窮年」,很不吉利。另外臨近年關,一些東西該及早採購的就早點下手,避免東西越來越貴,或者好貨都被別人挑選過了,買一些價錢高品質差的東西回家。

2不說:不說不吉利的話,不說別人壞話

老話說「進了臘月都是年」,臘月初五是臘月里的第一個民俗節日,算是拉開了新年的序曲,過年就是圖個紅紅火火,吉祥如意,所以說話辦事都要小心一些,一些「死」「窮」「病」等不吉利的話就不要說了,避免觸霉頭。

良言一句暖三冬,惡語傷人六月寒。新年裡不但自己說話要小心謹慎,也不要輕易說別人的壞話,一句不合時宜的話,就如一把利劍,很容易刺傷人們脆弱的心靈,尤其是春節這個喜慶的日子裡,因為說話無緣無故和別人結下仇怨,相互惡語相向,會讓整個新年的氣氛都變差,心情也變的糟糕,所以這段時間一定要多說好話,少說壞話。

記住喝五豆粥

北方有個民謠是:過個五豆,長一斧頭;過個臘八,長一杈把;過個年,長一椽。臘月初五喝五豆粥是有講究的,將青赤黃白黑五種顏色代表五行,五豆傳統意義上代表五行俱全,新年了給自己補補氣運。

另外五豆粥的做法和臘八粥一樣,並不是固定的五種豆子,一般家裡有啥雜糧熬在一起就行了,但品種最好多餘5樣,而五豆和五福俱全、五路發財也是相對應的,喝五豆粥就是為了圖個好彩頭,另外五豆粥和除夕的魚一樣,也不能一次喝光,要剩下一些,寓意年年有餘,來年還是豐衣足食。

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致盎然!每日更新美食菜譜,分享市井生活,關注我,享受舒適生活不迷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52fd7d37bcfb2aa57eef4ec7442d80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