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腹瀉該怎麼辦?

2023-08-05     餑餑聊星座

原標題:母乳性腹瀉該怎麼辦?

老王家剛生了一個胖兒子,特別能吃,還好媽媽的奶水很足,不需要額外添加配方奶粉。但

是,細心的老王發現,兒子除了很能吃之外,還特別能拉,每天能拉十次左右大便。剛開始,

老王只是以為寶寶能吃,所以拉大便次數多點,並沒有多想。可是孩子已經一個月了,大便

次數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每天能拉十多次,而寶寶的體重增長卻比較緩慢,這就有點奇怪

了。

老王帶著孩子去兒童醫院諮詢了醫生,醫生明確說寶寶拉肚子是因為「母乳性腹瀉」,這讓

老王大吃一驚。不是說母乳對寶寶有利無害嗎?怎麼還會導致孩子拉肚子呢?

今天,黃大夫告訴大家「母乳性腹瀉」到底是什麼?

母乳性腹瀉是指母乳喂養的嬰兒出現腹瀉症狀,在排除其他可能的原因後,即可診斷為母乳

性腹瀉。一般母乳性腹瀉常發生在6個月以內的小寶寶身上。

母乳性腹瀉的特點

新生兒每日大便次數確實比成人要多,大便每天7-8次也算正常。但是如何知道寶寶是不是

母乳性腹瀉呢?其實,母乳性腹瀉有一些明顯的特點。

母乳性腹瀉大便呈泡沫稀水樣便,有特殊的酸臭味,呈微綠色,大便裡帶有奶瓣,有時還會

有透明粘液。

寶寶除了拉大便次數多些,其他並沒有明顯的不舒適感,一般精神狀態良好,食慾也很好。

如果腹瀉時間很長,可能會導致孩子生長停滯、體重不增、營養不良等嚴重後果。

為什麼母乳喂養的寶寶會出現母乳性腹瀉?

母乳中前列腺素含量和溶菌酶含量較高時,對寶寶腸道產生影響,導致寶寶腹瀉。

不良生活方式:如果母親有攝入過多高脂肪類食物,或者哺乳期間經常抽煙喝酒等,這些不

良的生活方式將對寶寶產生影響。

家族有過敏史:如果母親或者家人有食物過敏史或者其他過敏性疾病,將導致寶寶容易發生

母乳性腹瀉。

母乳性腹瀉該怎麼辦?

輕度腹瀉的寶寶:每日大便次數在十次以下,寶寶精神狀態良好,生長發育正常,沒有其他

腹瀉併發症,可以不用特殊治療。隨著寶寶長大,大部分寶寶腹瀉的症狀逐漸減少,所以不

必干預。

重度腹瀉的寶寶:每日大便次數大於十次,伴有輕度脫水、體重不增等症狀,需要干預。此

時,媽媽可以適當停兩天母乳喂養,當大便次數減少,大便變稠時,可以慢慢遞增式的恢復

母乳喂養,直至純母乳喂養。在腹瀉期間,家長可適當給孩子添加雙歧桿菌等益生菌,調節

腸道菌群,減輕腹瀉症狀。

若孩子精神狀態不好,食慾下降,脫水嚴重,家長應帶孩子到醫院處理下,對症用藥,緩解

寶寶的症狀。

哺乳期媽媽該怎麼做?

乳媽應該注意調整飲食結構,減少高脂肪食物的攝入,增加新鮮水果和蔬菜的攝入,並注意

儘量避免接觸易致過敏的食物。

由於母乳根據成分不同分為「前奶和後奶」,後奶是脂肪含量較多,所以在母乳喂養的時候,

保證孩子每側喂奶十分鐘左右,在換另一側喂奶。不要讓孩子一直吸吮同一邊,這樣會導致

孩子吸吮到的脂肪含量比較多,容易導致腹瀉。

上面這些是孕媽能主動改變的措施,但是對於其他不可抗力的因素引起的腹瀉,孕媽也不要

著急,按照前面講的處理方法一步一步來,隨著寶寶長大,大部分寶寶腹瀉症狀能好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1206f31b0ce8ee3177c87efdb8cfd5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