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聚焦
移動出行又添新成員!
7月22日,由一汽、東風、長安三家車企聯合蘇寧、騰訊、阿里巴巴等共同投資的智慧出行平台T3出行在南京正式亮相。T3出行在2019年首先選擇進入南京、重慶、武漢、廣州、杭州、天津六座城市,到2020年將覆蓋絕大多數省會城市。無論是一汽、東風、長安,還是阿里、騰訊、蘇寧,都是中國汽車和科技界赫赫有名的企業,當這些巨頭聯手殺向出行市場,會有什麼樣的效果,自然備受期待。
曹操出行、如祺出行、歐了約車,如今又多了一個T3出行,他們與滴滴有何不同?他們又拿什麼來撼動滴滴在中國90%的市場王者之位呢?
深度爆料
眾所周知,在移動出行界,中國的第一把交椅絕對非滴滴莫屬。也是自滴滴開始,出行市場就成了各方追逐的焦點。2015年,滴滴和快的合併;2016年,滴滴收購優步中國。自此滴滴出行坐擁2100萬司機和3億用戶,獨占超過九成的市場份額。雖然中間一直有首汽、美團、易到、哈羅等平台與之競爭,但是絕對的市場地位令任何其他輕資產出行平台都無法與之抗衡。
於是重資產出行平台出現了。何為重資產出行平台?與滴滴平台完全不同的是,他們有屬於自己的車,有屬於自己的司機團隊,有專業的培訓體系,有獨特的運營模式,有屬於自己的移動出行智慧平台。對於這種模式,汽車製造商與網際網路科技企業的組合當然是最佳拍檔。
而兩者比較而言誰更勝一籌呢?這個現在來說還為時尚早,但可以肯定的是重資產擁有輕資產無法比擬的優勢:更標準,更安全!在滴滴類的C2C平台上很多私家車主就是為了掙點零花錢,滴滴平台想在車上設置安全保障硬體,比如監控、錄音設備等幾乎不可能,而只能利用網際網路技術在移動埠做文章,但是作為一種移動的設備在人一旦受到某種攻擊時,真正能起到多少保護作用,真的很難說!
而在重資產平台,這一點就很好解決。以T3為例,在車聯網架構之下,通過打通車內網和網際網路,每輛營運車輛可被平台實時管理;通過人臉識別匹配,司機與車輛將實現一一對應,內置車機接單確保車單合一;車內的物理按鍵報警,提供緊急情況下更低學習門檻的報警交互;在安全事件發生時,平台甚至能進一步干預車輛,進行閃燈、鳴笛或限制再次啟動。
現在看來,滴滴最大的優勢不在技術或業務模式,而是資本。成立六年來,滴滴整體融資額已超過350億美元。據說,滴滴手上還有100多億美元可以用。雖然T3目前的啟動資金只有97億人民幣,但是背靠的阿里、騰訊、蘇寧,一汽、東風、長安,哪一個也不是吃素的呀。
獵頭分析
很明顯,T3等一眾重資產出行平台的出現,打破了移動出行的原有模式,改變了移動出行滴滴獨大的局面。競爭也將促進移動出行行業的規範化和正規化。隨著重資產出行平台的增多和各自在全國範圍內的布局,未來,移動出行領域的拼殺將更加慘烈。
對此,獵頭行業資深人士——衛士藍人力資本執行副總武素菊認為,差異化讓重資產平台有生存的空間,未來,重資產平台廝殺後的勝出者也一定是具有差異化優勢的平台。通過衛士藍人力資本二十餘年與數千家大中型企業交往接觸經驗來看,保持自身差異化優勢,並不斷創造新的差異化優勢是企業成功的秘訣。
就像俗語說的那樣:以己之長攻人之短,方可取勝。大家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