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營銷有多少個P,產品經理必須拿住第一個P(上)(11圖)

2019-10-24     UCPM湯圓

前幾天的時候,有個兄弟和我說了一個他工作中的情況,大家看下圖:

作為一個屬於產品管理體系的產品經理,竟然被公司安排開始負責營銷管理體系的事,也不知道公司是怎麼想的,就算產品經理是個全才,但精力畢竟是有限的啊,沒法,俗話說,產品經理是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吧,我做產品經理的時候,還給推廣寫過軟文呢,我說啥了,是吧。

我理解,這個兄弟的問題看起來是在問營銷管理體系的框架,是一個問題,但在我看來,應該是兩個問題,另一個就是產品管理體系和營銷管理體系如何協作,畢竟咱們是以產品經理的身份在涉足營銷管理體系,立足點要對,不要背叛革命啊,當然,我猜這位兄弟可能是要高升了,要開始掛O了,提前恭喜一下啊!

好,回到正題,這位兄弟提的這個問題其實很大,營銷體系框架,咱先別說體系框架,就說營銷吧,就這個概念的解釋就有多個學派,當然,咱們國內用的比較多的還是科特勒在《營銷管理》中的定義,畢竟他是被譽為「現代營銷學之父」的。

通常,我遇到這種舶來品的概念,一般會去找比較權威的英文原文是如何來定義的,那麼,都有哪些定義呢?大家看圖1:

圖1

看到這些定義,大家有啥感覺呢,反正我的感覺是說和沒說一樣,不過可以理解,定義嘛,肯定是要以最大承載範圍為基礎的,再說了,這五家畢竟是搞學術的,不是搞商業的,因此,我就琢磨著應該找純商業角度的定義,在商業詞典中找到了,大家看圖2和圖3:

圖2


圖3

這個定義就有點感覺了,當然,定義歸定義,咱們又不能靠定義來做事,還得看實務怎麼來做,實務是什麼呢,這個大家就更耳熟能詳了,4P唄,這個被稱為是營銷組合,也就是營銷手段,定義如下,大家看圖4:



圖4

當然,4P也只是一種觀點,比較常見的還有6P,10P,11P,大家看圖5:

圖5

不要以為11P就夠了,我發現了,市場營銷就是和P趕上了,國外還有人在繼續往裡面加P,Personas, PowerPoint.,Prayer,哈哈!

我求求研究市場營銷的各位專家們,別再加了,要是再這樣加下去,這個營銷體系的框架就沒法設計了。

到這裡,和市場營銷有關的定義說明就此打住,接下來,咱們開始研究正題,就是通過研究每個P看看這個營銷體系框架怎麼來搞,咱們就以最多的11P為例。

以下思路和步驟僅為我個人經驗,僅供參考。


第一步:搞清楚每個P都是指什麼


這是我們構建營銷管理體系的基礎,11個P具體都是指什麼呢,大家看圖6:

圖6


第二步:分解每個P都包含哪些具體事務。


具體怎麼來分解呢,有個大致的思路,就是先把這11個P分為全局因素和變動因素。

全局因素是指相對於整個過程而言,具有影響其它因素,且變動較小的營銷元素。

變動因素是指相對於整個過程而言,具有獨立性,且變動較大的營銷元素。

我根據我的經驗,簡單劃分了一下,大家看圖7:

圖7

我起步做的是軟體產品,那麼,對於這類信息化的產品來說,全局因素包括四個,比方說政府權力,國家對於軟體產品的政策是十分明確的,並且這個政策影響的是整個軟體行業,而不僅僅是我們一家企業,這就是全局性,還有如果是國家認定的高科技企業或者是要軟體出口,那麼在稅收等方面是有優惠的,並且這個政策也不會經常變化,因此,我們就設定這個P為全局因素。

當然,或許對於一些行業來說,這個P就很有可能是變動因素,比方說醫藥行業,這個行業就受國家政策影響比較大,還有現在的新能源車行業,從直補變成了現在的積分才幾年時間,這種情況就可能需要把這個P設定為變動因素。

總之,一切根據自己所在的行業和產品的實際情況來定。

全局因素和變動因素設定完後,接下來就是分解每個P所涉及到的具體的事務都有哪些。

這個就比較多了,我們就以產品這個P為例,來看一下都會分解出哪些具體的事務,大家看圖8:

圖8

大家按照這個思路把每個P所涉及到的事務分解出來就可以了。


第三步:基於每個P形成框架。


每個P的事務分解完成後,接下來,我們就能形成營銷體系框架了,基本思路是:

1)以全局因素打底,因為全局通常變化不大,且影響全局,因此,我們很多時候只是在這種因素下來開展營銷工作;

2)以變動因素的流程化工作為設計原則,關於這個呢,我個人的做法是以一個新產品的營銷過程為例來進行設計。

設計完成後的框架是什麼樣子的呢,大家看圖9:

圖9

怎麼來看這張框架圖呢?

1)政府權力和公共關係為影響營銷其它元素的全局元素,也就說,其它營銷因素所涉及工作的開展都在這兩個因素的範疇之內,也就是標註為1的基礎框架。

2)員工為實現營銷其它元素效果的元素,也就是說,人的因素是條件性的因素,沒有人,啥都做不了,對吧,這也就是標註為2的條件框架。

3)定位是其它營銷元素要達成的直接效果,也就是說,我們通過一系列的營銷工作,其實最直接的目的還是樹立企業、產品在市場上的一種位置和形象,這也就是標註為3的結果框架。

4)除了以上四個要素外,剩下的要素都是具體操作上的要素,也就是標註為4的工作框架。

同時呢,每個操作要素都會構成營銷中的某些策略,具體說明已經標出,不贅述了。

也就是說,營銷體系的框架有四層組件框架構成,這樣,我們的營銷體系框架圖就完成了。


第四步:細化形成的框架。


框架設計完是不是就可以了呢?肯定還不夠,因為一個任何一個完整體系的設計,都離不開思想、體系、流程、方法和工具,思想咱們不說,都知道,而框架的完成,頂多了也就是把體系和流程清晰出來了,就和咱們的產品管理體系框架一樣,大家看下圖10:

圖10

有了這個,也只能說我們明白了做營銷管理的基本流程、構成、工作都是什麼,但是,要真正去做,還需要進一步的把框架細化,怎麼來細化呢,簡單說,就是要把框架中每個工作所涉及到的方法、工具、參與人確定下來,以及每項工作的輸入、處理、輸出明確下來。

不過,這個細化的工作就更大了,我只能舉一個例子(以市調策略,也就是探查probe這個P為例)來說明一下,要是全做的話,那他娘的是諮詢了,我可沒精力干這個,大家看圖11:

圖11

各位按照圖11所示,把所有的營銷相關的工作這樣做出來就可以了,我這個做的還是有些糙,大家可以細緻一些,做成流程圖也行,做成看板也行(我這個是看板),隨你啊!

這些都做完後,基本上你就能拿出一個可以用的玩意了,當然,在實踐的過程中慢慢完善和修正是少不了的過程,操作個一段時間,也就差不多了。

這些其實還不算是最麻煩的,最麻煩的是,每個工作所涉及到的一大套文檔和工具的製作,這個我就不講了,太多了,還好,當時我從營銷體系兄弟的手裡搞了全套的文檔,一直放著,覺得產品經理也用不上這個,但是沒想到這次讓我又翻出來了。

如果哪位兄弟有需要,可以留個言,需要哪個,我可以翻翻看有沒有啊!


第五步:確定營銷管理體系和其它體系的關係。


第四步做完,別以為就完了,還有一步你得考慮,現在大部分的公司都應該是矩陣式的結構,和產品管理體系一樣,營銷體系也肯定不是獨立運作的,肯定和咱們的產品管理體系和研發管理體系有關係,簡單說,就是我們得知道,營銷體系和這兩大體系之間的協作關係是什麼樣的,它們之間同樣存在各種體系級的流程和協作,這個呢,我就放到下一篇去講了,當然,我只講產品管理體系和營銷管理體系之間的關係,這個就更有意思了。

謝天謝地,還好沒有朋友和我聊研發管理體系和產品管理體系之間的關係該怎麼構建!(未完待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Y_cDBW4BMH2_cNUgmO9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