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菜炒粉絲是很多飯店的招牌菜,很多人都愛點,飯店的包菜炒粉絲,粉絲條條分明,跟切成細絲的包菜相得益彰,煞是好看,吃起來包菜脆嫩,粉絲滑爽,不知俘獲了多少人的胃,而我們自己在家嘗試做包菜炒粉絲時,包菜和粉絲都容易炒碎,而且包菜軟趴趴的,吃起來一點都不脆嫩,為此,很多人都比較懊惱。
其實想要炒出來的粉絲爽滑又勁道,而且不容易炒碎,炒的過程是次要的,選材更為重要。
什麼粉絲適合跟包菜一起炒?
粉絲的種類多樣,有細也有粗,還有土豆粉、大米粉、紅薯粉等不同原料的粉絲,哪一種粉絲更適合做包菜炒粉絲呢?
(1)最好選擇那種細細的紅薯粉,跟細米粉比起來,細紅薯粉更有韌性,加熱之後變軟,炒起來不容易碎,所以細紅薯粉是最適合做包菜炒粉絲的。
(2)市面上粉絲種類很多,因為製作技術的不同,粉絲的口感肯定也不同,有的細紅薯粉,也可能不適合炒,有的米線也可能比紅薯粉還有嚼勁,所以,選材不是絕對的,還要看平常的購買經驗,如果以前買到過韌性比較好,不容易斷裂的粉絲,都可以用來做這道菜。
開始製作--包菜炒粉絲
【所需食材】:1把細紅薯粉、小半顆圓包菜
【所需配料】:生薑一塊、大蒜4瓣、蔥白適量、紅色小米椒4個
【所需調料】:食用油適量、米醋1勺、生抽2勺、老抽半勺、食鹽適量
【製作方法】:
第一步:把紅薯粉用熱水泡10分鐘,10分鐘之後,粉絲泡軟,沒有硬芯即可,我之前也用冷水泡過紅薯粉,泡半天都是硬的,所以,泡粉絲最好用溫水或者熱水泡,如果粉絲的包裝袋有特別說明,按照說明來即可。
第二步:泡好的粉絲中加入1勺食用油,並且用筷子挑動粉絲與油混合,這樣粉絲下鍋炒的時候不容易粘連。
第三步:一顆大包菜洗乾淨後,取一小半即可,切成細絲備用。
第四步:鍋中熱油,放入事先切好的大蒜瓣、薑片、小米椒和蔥白,把這些配料炒出香味。(--油不用特意放多,跟平常炒菜差不多的量即可,包菜不怎麼吃油,而粉絲吸收太多油吃起來會膩。)
第五步:調料炒香之後,小米椒的辣味飄出來,有些嗆人,這時倒入包菜絲,接著倒入1~2勺左右的米醋或者陳醋都可以,然後開始快速翻炒包菜,讓醋跟包菜混合均勻。(--因為包菜切得細,很快就會變軟,所以包菜一放入鍋中就建議加些醋,這樣炒的包菜吃起來更脆嫩。)
第六步:把包菜稍微炒軟之後,倒入泡好的粉絲,用鍋鏟翻動粉絲和包菜絲,讓兩種食材混合均勻,這樣可以有效防止粉絲粘鍋。(--粉絲單獨炒容易粘鍋,包菜或者豆芽的加入,可以很好地隔絕粉絲和鍋底的「親密接觸」,減少粘鍋的機會。)
第七步:粉絲變軟之後,加入適量生抽、老抽和蚝油,作用是提鮮、上色及調味,然後炒均勻加少量食鹽和雞精調味就可以出鍋了。(--粉絲泡軟之後不用炒太久,否則再好的鍋都會粘。)
成品圖:顏色透亮有光澤,嘗一口,粉絲爽滑又勁道,包菜脆嫩中帶著微甜,整體口感香辣入味,可以做菜也可以單獨吃,想試試嗎?
包菜炒粉絲需注意的
(1)用多少包菜和多少粉絲比較恰當?
包菜沒下鍋之前,裡面很多水分,看起來比較多,但是下鍋炒之後,會大面積縮小,所以,包菜需要多放一些,粉絲少放一些(包菜的量為粉絲的2倍或者3倍左右),這樣炒出來包菜和粉絲的量剛剛好。
(2)粉絲泡到什麼狀態最好?
前面提到過,粉絲用溫水或者熱水泡最好,這兩種不同的水泡出來的粉絲效果也不一樣,一般用溫水泡的粉絲,顏色漸漸變透明,呈白色,粉絲也變軟,但是用手一捏,還是有些發硬,這個時候粉絲可以下鍋炒,這種粉絲炒出來口感更勁道,還有一個優點就是這個狀態的粉絲不容易粘鍋。
如果用熱水泡粉絲,粉絲變透明並且用手捏上去感覺特別軟,這種粉絲下鍋炒,口感偏軟和滑,也更容易粘鍋,所以,粉絲泡到什麼狀態最好下鍋炒要看個人的喜好。
(3)粉絲需要剪短再炒
粉絲下鍋之前,剪短更好,吃的時候用筷子夾起來也方便,我建議粉絲還沒泡水之前就用剪刀剪成兩截,因為下水泡軟之後,粉絲混亂不整齊,用刀切的結果是長短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