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這些新生寶寶發育的口訣,你知道嗎?

2020-08-30     育兒小香

原標題:「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這些新生寶寶發育的口訣,你知道嗎?

在育兒的道路上,很多朋友都聽過一些寶寶成長發育的口訣,比如「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或者是「三翻六坐七牙八爬」,雖然這些口訣是老一輩傳下來的,不是百分百準確的,但是卻符合大部分寶寶的發育情況。今天,我們就聊聊關於「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的話題。

一月睡

有朋友問,一個月的寶寶的特點不是哭嗎?他們餓了哭,拉了哭,尿了哭,冷了哭,熱了哭,不舒服還得哭,每天都是「哭哭哭」,哭的媽媽心煩氣躁。確實有很多新生兒特別喜歡哭,但是這種哭是有原因的,是因為他們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導致的,如果父母能夠用心護理寶寶,及時發現並滿足寶寶的需求,那麼寶寶會像一個天使一樣,別說「哭哭哭」了,估計連「哼唧」的時間都沒有,畢竟此時他們需要非常多的睡眠。

1個月寶寶的睡眠需要

對於寶寶來說,睡眠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保證充足的睡眠,才能夠更聰明更健康的成長。但是寶寶的月齡不同,對睡眠的需求也不一樣。

1個月寶寶的睡眠時間是整個發育過程中最長的,每天大約需要18-20個小時,2-5個月寶寶的睡眠時間稍微少一些,每天大約需要15-18個小時,而6-12個月寶寶則需要14-16個小時。

所以說,1個月寶寶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在睡眠,這也是「一月睡」的主要原因了。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寶寶都有一個好的睡眠,不少媽媽反應,自家寶寶經常會出現睡眠不穩,容易驚醒,夜哭等情況,對於這個問題,媽媽們應該先查找原因,然後對症解決。

1個月寶寶睡眠不穩的原因

寶寶肚子餓了:

新生兒寶寶的胃容量特別少,經常吃一點就飽了,但是尿了或者拉了,馬上就會肚子餓,又得吃,如果媽媽不能及時滿足寶寶的需求,寶寶會睡不穩,哭鬧不止,直到得到滿足才可以;還有些媽媽母乳不足,寶寶吃了一點就累睡了,但是一會兒又餓醒了,這也是睡眠不穩,頻繁哭鬧的原因了。

寶寶吃太多:

寶寶哭鬧的原因很多,並不單單是肚子餓了,如果媽媽不能及時發現原因,誤以為是肚子餓了,然後頻繁給寶寶喂奶的話,可能會喂養過度,讓寶寶腸胃不舒服,然後出現睡眠不穩、哭鬧的情況。

寶寶拉了或者尿了:

都說月子的寶寶是個「直腸子」,每天頻繁拉尿,如果使用尿不濕,少量的尿液寶寶感覺不大,但是如果使用尿布,即使尿了一點點也會讓寶寶不舒服,然後通過哭鬧來提醒媽媽,即使在睡夢中,也會因為屁股不舒服睡眠不穩的。

寶寶冷了、熱了、太吵了:

媽媽帶娃的時候,總害怕寶寶會冷到,於是給寶寶穿厚厚的衣服,蓋厚厚的被子,不僅會壓的寶寶難受,還會讓寶寶太熱不舒服,睡不安穩;另外,太冷,或者室內太吵鬧也會影響寶寶的睡眠,讓寶寶通過哭鬧來抗議。

寶寶不舒服:

有些父母護理不當,讓寶寶出現濕疹、尿布疹、紅屁股或者腋下、脖子被淹,這些情況都會讓寶寶不舒服,然後通過哭鬧不睡覺來提醒媽媽。

寶寶哭鬧的原因還真不少,作為媽媽一定要注意寶寶的身體情況,及時發現及時緩解。如果媽媽的母乳充足,月子寶寶一般1.5-2個小時吃一次,晚上時間會久一些,如果剛喂奶沒多久寶寶就哭鬧了,媽媽別著急喂奶,先看看寶寶的尿布,是不是拉了或者尿了;摸摸寶寶的後背,是不是冷了或者熱了;然後按照原因解決問題,千萬不要對寶寶不耐煩,或者發脾氣。

二月哭

二月哭,顧名思義就是2個月的寶寶容易哭。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2個月的寶寶已經有了自己的感官了,能夠表達自己的一些小情緒,當他們有需求得不到滿足的時候,會哭的比1個月的時候更大聲。而且,此時很多寶寶會經歷一個比較難熬的過程,那就是腸脹氣(或者腸絞痛),當出現腸脹氣(或者腸絞痛)的時候,寶寶的腹部特別難受,會哭鬧不止。

腸脹氣一般出現在寶寶2個月,大約3-4個月後消失,具體因人而異,雖然並不是必須發生的,但是大部分寶寶都經歷過,只是輕重程度以及時間長短不同而已。腸脹氣大多是因為寶寶的腸胃功能還沒有發育好,所以在受涼、飲食刺激、吸入多餘空氣的時候,容易出現腸脹氣的症狀,讓寶寶特別不舒服。一般來說,腸脹氣的寶寶

睡覺不踏實,

經常蹬腿或者打挺,手腿蜷縮起來特別用力,有時小臉還會憋得通紅;

大小便異常,

寶寶肚子發脹,有「咕嚕咕嚕」的的聲音,還經常放屁,放屁的時候可能帶一點大便;還會

哭鬧不停,

尤其是晚上睡覺哭鬧得特別厲害,有時候抱著睡著了,但是一放下就哭,特別累人。

但是媽媽們不要太擔心,因為腸脹氣不是病,等寶寶腸胃發育不錯以後就會自然消失,不過在這之前可以使用一些緩解的辦法,讓寶寶舒服一些。

1.母乳喂養時,

前奶不要吃得太多

,如果吃的太多,前奶中的乳糖在胃裡發酵,會引起過多的氣體,所以寶寶吃奶時儘量吃空一邊,然後再吃另一邊;吃的時候注意,

不要過度喂養

,寶寶哭鬧的時候先找原因,千萬別一哭就喂,如果喂養過度也會引起腸胃不適,加重腸脹氣;不管是母乳喂養還是奶粉喂養,都要避免空氣的進入,

奶後必須拍嗝

,同時還得

避免哭鬧時喂奶

,等寶寶安靜一下再喂,否則只會讓更多的空氣進入寶體內,加重不適。

2.寶寶腸脹氣的時候,可以試試

飛機抱、蹬自行車運動,讓寶寶趴在床上或媽媽肚子上、幫寶寶順時針按摩肚子

等辦法,都會讓寶寶舒服一些。

三月攢肚

三月攢肚的問題也是非常好理解的,不過需要明確的是,攢肚子只要發生在純母乳喂養的寶寶身上。通常在寶寶兩三個月以後出現,主要是因為寶寶的消化能力提高,對母乳消化和吸收比較充分,產生的食物殘渣較少導致的。攢肚子的最大特別就是:

寶寶吃好、喝好、睡好、精神好,無痛苦表情,但是長時間不排便

(有的三四天,有的七八天,有的半個月,具體因人而異)。

對於這種情況,媽媽不需要擔心,也不需要治療,但是需要知道攢肚子和便秘的區別,以免把便秘當成攢肚子,影響寶寶的健康。

攢肚子的時候,寶寶吃好、喝好、睡好、精神好、無痛苦的表情、嘴巴沒有異味、肚子脹,後期大便的時候,大便不費勁,而且是軟黃的大便;但是便秘的時候,寶寶吃不好,睡不好,精神不好,喜歡哭鬧,嘴巴有異味,肚子硬邦邦的,後期大便的時候,大便排便困難,特別乾燥。如果是攢肚子,媽媽不需要擔心,可以試試順時針按摩寶寶肚子促進排便;但是如果是便秘的話,建議就醫,以免加重寶寶的不適,影響發育。

但是寶爸寶媽們要注意在這個時間段內寶寶的便秘和排便的區分。排便一般是黃色的軟的。便秘就是硬的了,如果寶寶很難排便或者排便比較干硬,這個時候要及時帶寶寶去醫院讓醫生看一看。

綜上所述,「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的育兒口訣還是比較靠譜的,各位新手媽媽可以按照這個口訣觀察寶寶的發育情況,如果不符合的話,也不要太擔心,畢竟每個寶寶的發育不同,但是如果有一些不良的表現建議就醫查看!

大家好,我是育兒,經驗豐富的育兒達人,多平台原創作者,分享專業的孕育知識!歡迎大家關注我,留言諮詢或討論。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YTmEPnQBLq-Ct6CZSyP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