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們都是靠臉吃飯的

2019-10-09   聊史補丁

儘量誠懇、講信用、大方,甚至單純一點,社會不缺謀術,世界不缺聰明,缺的是純真、誠摯甚至傻瓜。

其實,我們都是靠臉吃飯的

文攝:羅西

一個女孩決定交出自己的真心是因為聽到那個喜歡她的男孩說:一誠抵萬惡。

「永遠」太遠,當下的真,是最實在與有安全感的擁有。

絕大多數人求的感情都不是永遠,而是在相處的日子裡能夠對彼此誠實。

「很多關係會走到盡頭,也不是因為不愛了,而是一方的不誠實讓另一方覺得這段關係真的太沒勁了。」

所有的關係里,我最喜歡的一種叫信任。

放心,安心,是一種很信賴、幸福的狀態。

「全世界最幸福國家」挪威,年度人均GDP高達5.3萬美元(往年數據),為世界最高水平。74%的挪威人都表示其他人值得信任,這個比例為各國之最。

沒有相信,是真的孤單!

我相信你,我看見光。有一種輝映,叫相信。

誠信缺失的年代,你要處處證明「我不壞」。

做生意、做人,誠信是要有成本的,其實,也可以轉化成資本。誠信無非包括:說真話、可靠、重契約。

真相、真話荒蕪的地方,人心是慌亂的,這就是亂世。

那天,看一個關於現代銷售的課程,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如果社會信任度差,靠「賣」不是辦法,主要得靠「做人」,才有相信、人氣與市場,陌生人會自動為你「宣傳」「背書」「轉發」……

​信任就如同一個一歲小孩的感覺,當你將他扔向天空的時候,他會笑,因為他知道你會接住他。

而人大笑的時候,往往是會朝自己喜歡的人看。

不管是產品還是人,靠的是其影響力,正面的影響力;不是虛高的知名度,不是其容量、體積,而是其魅力、看其能不能發光……

甚至,你強大也沒用,你可信才可以立足於世界。沒有相信,一切都是空的、徒勞的。

價值比價格更有影響力,市場燎原,遠不如公義的一盞燈。

所以,儘量誠懇、講信用、大方,甚至單純一點,社會不缺聰明,世界不缺謀術,缺的是純真、誠摯甚至傻瓜。

紐約市的一個流浪漢Valentine,在路上向一個企業高管Harris女士乞討。Harris女士拿出自己的信用卡讓他去買點東西,並等他回來還卡。流浪漢並沒有逃之夭夭,很快把卡還給了這位慷慨的女士。流浪漢事後說,「她相信了我,我不能辜負這份信任,永遠不會!」

再小的個體,都得靠名譽、口碑活著、立足、發展,換言之,我們都是靠臉吃飯的,信譽是我們最大的面子。

在微信里交友,我會對頭像放的是本人照片的,抱有更大的信任,因為感覺其更誠懇。

做一個愛惜羽毛、信譽的人,就是維護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品牌形象,讓別人對自己的信任「存款」不斷積累,終究會在你的圈子裡形成良好的效應。

十年前的一個數據:商務部的統計,我國企業每年因信用缺失導致的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高達6000億元。我國每年簽訂約40億份合同中,履約率只有50%。在誠信成本太高,而失信又幾乎沒什麼成本的情況下,違約、造假、欺詐的故事幾乎每天都在上演。

好事是自己做的、積累的,信譽是他人給的世界給,這是人性之光,這是這個世界之所以可以進步、友善、和諧、美好的秘密之一。

互信,必須有個條件,社會透明度大。

有個段子說,有兩個造假鈔的人不小心造出了15元的假鈔,花不出去,就想去某偏遠的山區花掉。為了試探,他們拿出一張15元買了一串1元的糖葫蘆,結果你猜怎樣,那個山區農民給他找了兩張7元的!

一旦信譽了,信用破產了,一切都難了,天下皆敵。

要一個「自我勝利法」很容易,甚至要個貨真價實的勝利也不難,難的是,贏得尊重,普遍的尊重。

儲存信譽 ,這才是實力。

一切成就的本源:是你的信譽,無論你幹什麼,它都將成為自我發光的窗口。

本文經黃良其(羅西)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