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做個堂堂正正的窮人,我們已經說了很多了,而如何做個堂堂正正的富人則是當務之急。
我們都來學習怎麼做個體面的富人
文攝:羅西
真正體面的富人,有兩個鮮明的身份標籤:大方,信奉「捨得」「福來福往」;富有正義感,責任感,是社會進步的力量。
其實,這也是我們每個人活著的主題:向善、向上。
努力做個富人,力爭上遊。
卡內基從小就開始記帳,記帳使他一度成了世界首富。
不過,後來他又覺悟做個偉大的「散財家」,主要任務就是捐錢,到去世之前,仍然在安排他的善款,惠及獵場看守人、護林人、佃農、護士、管家、僕人……
是的,連他的遺囑也是一本帳簿,愛心的安排,慈悲的交代,充滿了救世情懷。
他謙卑地說,他只是上帝財產的管理人而已,在巨富里死去是一種恥辱。
在西方富豪的世界裡,仿佛有個傳統,那就是掙錢的最後結局、最高境界是捐錢。
電影《功夫》里一句台詞:「能力越大,責任就越大!」
有一位富人掉進河裡快要淹死了,岸邊有個好心人想要救他,向他伸出手喊道:「快把你的手給我。」
孰料富人毫不理會,繼續在水裡撲騰。眼看富人就要葬身水底,救人者急中生智,換個說法喊道:「快抓住我的手!」
這個富人這才抓住救人者的手,挽救了自己的一條小命。
這樣的生命很可憐,因為不完整,只會「抓」,不會「給」。
學習做個真正的富人,不敢說大方者得天下,起碼大方是真富有。
「得」是道理,「施」是真理。索取是快樂的,分享則是幸福的。
有舍有得。有舍的心,才是真富有。
我見識過這麼一個富人,他有兩部高級小車,一家公司,「三宅」一生……
可是,我看不起他,因為我了解他,我知道他連放在門口的專門用來跑步用的運動鞋上也用碳素筆特地寫上自己的名字……而最讓我鄙視的是,他居然從路邊偷車賊那裡為自己和他兒子買了三輛山地自行車,為賊銷贓,而且還津津樂道其如何便宜……
我多少可以理解一些民工有買「黑車」惡習,可是作為社會既得利益者、先富起來的那部分,如果連起碼的社會道德、良序、責任感都沒有,甚至為虎作倀,我真的為其感到羞愧。
我一點也不仇富,我敬仰那些白手起家,或靠眼界與才智致富的人生贏家。
在歐美,絕大部分帶花園的家庭,都有一個習慣,即在花園裡為諸如鳥兒等不速之客準備一些食物。
過去,我們沒有大規模的富人,現在,富人要成為社會「主流」,而不僅僅是「上流」,這更要由內而外地進行修煉,哪怕是包裝。
怎麼做個堂堂正正的窮人,我們已經說了很多了,而如何做個堂堂正正的富人則是當務之急,因為目前中國,瀰漫種種「仇富」(多為仇「不義之財」)情緒,窮人當自強,富人當自律。
其實,每一個人都應該學習怎麼做有擔當的富人,哪怕你現在還是窮光蛋,因為這是一種人格的向上武裝。我們都要像個體面的「向上向善」的富人!
每個人的新修養:都應該由內而外地像個富人。
卡絲是個典型的中產階級,一天他開著一輛嶄新的轎車,吹著口哨穿過空蕩蕩的都市。突然,一塊石頭砸在後車窗上,卡絲緊急剎車,然後把車往後倒,想看個究竟。
他下了車,在人行道上看到一小男孩。卡絲一個煎步衝過去,氣急敗壞地揪起那小肇事者:「你為什麼砸我的車?」
那小孩哭著說:「對不起,先生,但是我不知道該怎麼辦啊!我哥哥從輪椅上摔下來了,爬不起來,我一個人不能把他抱上去,沒有人肯停下車幫助我們,所以……」
卡絲一下子心軟了。他走過去把那個還在地上掙扎的病人抱起來放在輪椅上,然後對那小男孩說:「孩子,回家吧!我不怪你。」
卡絲沒有急著去修車,而是讓它保留原樣,以便時時提醒自己,車不要開得太快,也許車外還有人在期待我們的幫助,甚至還有人會不得不投來石塊以引起我們的注意……
你會覺得這很矯情造作,但是,他們覺得這是心靈有信仰的人的正常之舉。
也許是我們窮人當久了,看什麼都覺得好假——好的都是假的!哈哈!
經常會看到一些改裝的高級小車趾高氣揚地轟鳴而過……
都那麼有錢了,還要顯擺優越感,那一定是還有一樣東西更優越地懸在半空,那就是特權意識。
按理說,錢多了,腰包鼓了,應該多花一些心思去考慮金錢之外的事,比如學會排隊、學會尊重他人,比如仁愛、做榜樣等……富人比窮人更有義務與能力完成一個國際化的天職:推動社會文明進步!
有錢可以解決世上百分之99的煩惱。
所以,富人更有時間、精力、條件去「文明」去「正確」去「榮耀」……
富人是「先富」起來的,也最好是「先好」起來,因為社會好了,對富人更有利。
否則,單單社會的「仇富」情緒就足夠讓你活得沒有安全感。
比爾蓋茨的豪宅夠誇張了,沒聽說有誰仇恨首富的生活方式。這值得我們反思。
本文經作者黃良其(羅西)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