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選萃」王選信 |家有小妹

2019-12-04     作家鬼譚

xuan'teng'teng文學

作家新幹線

主編寄語

且讀書,你就是活了兩世;

且寫作,你就是活了三世。

作者簡介

王選信,長安作協會員,陝西散文學會會員。2015年開始學習寫作,至今已在《西安日報》、《三秦都市報》、《陝西工人報》、《陝西青年》、《碑林文藝》、《長安文學》、《古魏文學》等報刊雜誌以及電子媒體《南城文化》、《西北作家》、《散文之聲》、《陝西作家搖籃》、《陝西散文論壇》、《前沿作家》、《作家新幹線》、《京兆文學》等上發表文章一百七十餘篇。

文學天地

妹子

王選信

妹子比我小11歲,生於文化革命正酣的1967年,也許是沾了時代的氣息,從小不愛讀書,說話放肆,做事潦草,不過,性格開朗,心底善良,為人厚道,吃苦耐勞,算得上一個勤儉持家的好媳婦。

記得小時候,不喜讀書的妹子,常遭我訓斥。一次,可能話說重了,妹子竟然和我頂起嘴來,並且口出髒話,牛脾氣上來的我,一巴掌煽在她的臉上,嘴角立即流出血來,嚇得我愣怔了半天。從此,妹子見我像老鼠見了貓。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妻臨盆的前一天,妹子從長安來到臨潼照顧,一呆就是三年,直到女兒上了幼兒園,妹子才得到了解放。

當時,一家四口擠在一間房子裡,生活的艱辛和不便使我度過了一段最艱難的時光。一個十五六歲的姑娘,正是豆蔻年華,不知道是如何度過寂寞的?

妹子看了三年小孩,我沒付過一份錢報酬。

女兒一歲前,妻在馬額針織廠上班,妹子也跟到了馬額(和妻同住大宿舍)。妻給妹子買了一些書籍,建議妹子閒暇之餘,看看書充充電。妹子不是學習的料,只要拿起書,就想打瞌睡。妻嗔怪道:「不學些知識,以後怎麼辦?」妹子委屈地說:「我不愛讀書麼。」「你愛幹什麼?」「我愛拉架子車。」妻哭笑不得。

1985年哥哥去了老山前線,母親因擔驚受怕去世,嫂子從外地回來代哥哥辦理喪事,走的時候,要帶妹子一起去,說她已和部隊上說好,準備給妹子安排個工作。機會難得,嫂子和我給妹子做了幾天工作,妹子就是不願意去。逼急了,妹子乾脆直說:「文化程度淺,不是當工人的料,還是呆在農村舒服。」嫂子氣得半死,只好說:「人各有命,勉強不得。」

厚道的妹子,和左鄰右舍、親戚朋友的關係處理得都不錯,只要親戚來看她婆婆,走的時候,比來的時候拿的多。親戚拿來一箱奶,妹子撕開箱子,全散給了在街道里玩耍的小孩。

門前有顆甜柿子樹,到了秋天,樹上掛滿了柿子。甜柿子生吃如吃蘋果,脆甜可口,到了成熟季節,幾乎都被隔壁對門的鄉黨摘完了。10月份回家,我見樹上已沒了柿子,就問妹子:「沒給我留幾個?」「剩了幾個。」看著妹子從屋裡翻騰出一小袋柿子,我頗為遺憾地說:「一樹的柿子,就留了這幾個?」「口水貨,你不叫誰摘?」妹子笑著說。

妹夫舅家,在秦嶺山裡的石砭峪,每年秋天,妹子妹夫都去山裡看望舅舅。下了公路走到舅舅家,要花費兩個多小時,可每次回來,舅舅都讓兩人背上幾十斤毛栗子、核桃等山貨。回家後,除過自己家裡吃點和送我點外,其它的都讓鄉黨分享了。妹子對我說:「咱多吃一口少吃一口有啥意思,讓鄉黨們都嘗個新鮮。」

婆媳關係是最難處理的關係之一,尤其在農村,婆媳矛盾更是突出。妹夫是老二,公公去世早,婆婆和妹夫一起生活,妹子和婆婆關係處得非常融洽。老家蓋了兩間兩層房子,全租出去了,我回老家就是回妹妹家。大家都在一個村,妹子的婆婆我叫姨。只要回家,就和姨拉閒話,了解婆媳關係。姨不善言辭,每次她都笑呵呵地說:「好著呢。」從老人的臉上,看出說的是真心話。

一次,妹子和我談起孝敬父母的話題時,妹子淡淡地說:「孝敬老人就是孝敬自己。」此話一出口,讓我愣怔了半天。想不到不愛讀書的妹子,竟然說出了如此深刻的道理,使我這所謂的讀書人聽了都感到臉紅。妹子經常告訴我:「不管四鄰八鄉有什麼會,有什麼熱鬧,我都給我媽錢,讓她去逛會。我在外面碰到什麼好吃的,也總是想著老人,一年四季不讓老人嘴裡吃虧。」老人很勤謹,八十歲的人了,一天到晚閒不住,用瘦弱的身子,把家裡收拾得井井有條,為妹子妹夫在外面勞作解除了後顧之憂。

2010年冬天,弟弟腦溢血癱瘓在炕,多虧妹妹照顧。一天至少三次擦屎擦尿,換藥喂飯,無微不至。妹子在通訊技術學院打掃衛生,學院離村不遠,早上打掃完衛生中間回來一次、中、下午下班,先不回自己家(婆婆在家做飯),先去看弟弟,喂完飯,打掃完衛生才回去,晚上睡覺前,再去看一次,才回家休息。冬天弟媳燒炕拿不住溫度,炕燒得太熱,把弟弟脊背燙傷了一大片,時間一長,化膿感染,妹子每天都去擦洗傷口幫助換藥。到了第二年春天,眼看著弟弟不行了,妹子向單位醫生要了不少紗布藥棉之類的東西早早地做好了準備,等弟弟一倒頭,擦洗完畢,就用這些東西把身體包裹好,防止污物從傷口流出,使弟弟乾乾淨淨地離開了人世。

病中顯真情,病中見良知。作為一個妹子,對哥哥如此伺候照顧,在十里八鄉是少見的。

2011年夏天,我在宅基地上蓋房,這是一個雜而亂的工程,質量、進度、安全等,需要心細、能吃苦、耐得了頗煩的人跟前跟後地監督,可謂蓋一次房,脫一層皮是也。我沒時間顧及,全是妹子妹夫兩口子操心。從工人進入工地那天起,妹夫每天晚上就睡在工地上照看東西。天變了,妹子把家裡塑料布拿去,繕好建築材料,避免受潮損壞,天熱了,妹子一天幾次,澆水養護。工地上缺東少西,妹子妹夫跑市場採購。為了保證施工質量,隔三岔五,妹子請工人在自己家裡吃飯(包工包料,啥都不管),用自己的誠心,溫暖著工人的心。工人為了趕進度,有時加班加點,妹子親自送飯送菜到工地,保證工人們吃好喝好,有充分的精力幹活。在近兩個月中,妹子吃苦下勢,出錢出力,把我的房子當成自己房子,使我這個哥哥真正地成了甩手掌柜的,鄉黨們都說:在外工作的人回家蓋房子,就數我最輕鬆。我厚著臉皮說:有我妹子呢,還用我操心。

房子蓋好了,妹子瘦了七八斤,我心疼的批評她,她卻笑著說:「咱就當減肥呢,減肥還要花錢,幹活不用花錢。」

妹子勤快,在院中靠牆邊半步寬三步長的地方種了幾株佛手瓜,還有幾行大蔥,後院牆邊種上幾株茄子,幾株西紅柿,兩株吊瓜,田地里再種些韭菜、白菜等,一年四季的蔬菜吃不完。到了秋末,院中的佛手像小葫蘆一樣,掛滿了瓜架,隔壁對門的鄉黨們可以任意摘取。親朋好友去了,臨走的時候,手裡都少不了新鮮蔬菜。

妹子在學院打掃衛生拾掇了幾個木箱子,下面鋪上塑料布,上面放滿糞土,秋末,把吃不完的大蒜栽在裡面放到樓頂上,等天冷前,蒜苗就長到了一拃高。天氣好的時候,讓蒜苗曬曬太陽,天氣冷了,用彩條布蓋好防止受凍。冬天的蒜苗鬱鬱蔥蔥,吃時,用刀子隨時割取(蒜苗和韭菜一樣,可以連割三茬)。想不到妹子用這土辦法,使我也沾了光:冬天也能吃上新鮮的蒜苗。

多少次弄得我都不好意思,回家兩手空空,走時滿載而歸。妹子還恨不得讓我變成驢子,能多馱些就多馱些。走在街道上,我怕鄉黨笑話,只好自嘲地說:「出家人不愛財,見啥拿啥。」

哥哥在外地工作,父親、母親、弟弟都去世了,妹子是我身邊唯一的親人。經過幾十年的風風雨雨,妹子和我的感情更加彌堅。其實,今生能和妹子結緣,是我上一輩子修來的福。

從妹子身上我看到了我媽的影子。

(責任編輯 楊志強)

微信號:zhanghui750525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Xktx2G4BMH2_cNUgpK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