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潮哥
01
鮑里斯·詹森,賭贏了。李嘉誠,也賭贏了。
從英國最新傳來的消息顯示,鮑里斯執掌的保守黨,已經鎖定本輪大選勝局,在下議院650個席位中,占據席位已經超過贏得大選326個席位的界限。
此前,由於脫歐協議在下議院受阻,英國現任首相鮑里斯詹森提議提前進入大選,獲得議會同意。
昨天(12月12日),當中國民眾享受著雙十二的購物狂歡時,大不列顛與北愛爾蘭的民眾,則忙著投下自己寶貴的選票。
昨晚十點大選結束,根據當時的出口民調顯示,詹森帶領的保守黨獲得368個席位,比2017年大選時還要多出50個。創下了1987年以來最大的勝利。
而與保守黨政見對立的工黨,僅為191個席位,相比之前,工黨丟了61個席位。消息出來後,工黨領袖宣布辭去工黨主席一職,不會在下次選舉中繼續領導工黨。
雖然最終結果還未公布,但差別與出口民調相差不會太大。368個席位,超過了下議院650個席位的一半。
這意味著:
1、保守黨以大幅領先優勢超過其他政黨,很可能贏得議會下院絕對多數議席,獲得獨立組閣權。
2、還意味著,英國脫歐已成定局。此前,英國已經定下的1月31日前脫歐的時限。
3、李嘉誠又賭贏了。
英國大選和李嘉誠有啥關係?根據不完全統計,李嘉誠在英國的投資布局早在15年前就已開始,到現在投資總額已經超過了4000億港元,包括一些水務系統、港口等。
如果這一次大選保守黨輸了,工黨贏了。那麼按照工黨黨魁科爾賓的主張,不但要廢除英國王室,讓英國取消君主立憲制,實行徹底的議會制,還要向富人徵收重稅,並推進一系列基礎設施國有化。
比如李嘉誠在英國投資的水務系統、電信、能源基建等,將全部國有化。如果真這樣,那李超人的投資便砸了。
好在,鮑里斯贏了,科爾賓辭職了。李嘉誠贏了。
02
保守黨贏了,鮑里斯贏了,李嘉誠贏了,但英國也走到了最緊要的關頭,面臨著危險局面。
要知道,受任於危難之際的鮑里斯,身上最大的標籤,就是硬脫歐。此前鮑里斯曾放言,如果脫歐協議不能通過,就硬脫歐。
如今,鮑里斯的保守黨在下議院奪得多數席位,脫歐已經是箭在弦上。
圖為英國BBC用直觀的線路圖介紹詹森贏得大選後「脫歐」相關工作將如何展開,但同時,英國的內部矛盾,也將進入白熱化階段。
鮑里斯勢要脫歐,但組成英國的蘇格拉、北愛爾蘭,都是反對脫歐者。
英國由四個部分組成,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北愛爾蘭。
支持脫歐的多半是英格蘭和威爾斯,蘇格蘭與北愛爾蘭是裹挾在洶洶民意之中,畢竟蘇格蘭的人口占英國只有8.2%,北愛爾蘭只有2.6%。
如果有協議脫歐還好,蘇格蘭可能沒那麼反對。一旦鮑里斯要帶領英國「裸奔」,達不成協議便要硬脫歐,那蘇格蘭可能要鬧獨立了。
從鮑里斯一上台,蘇格蘭就放出話來,「無協議脫歐」將損害蘇格蘭經濟,蘇格蘭計劃在2021年5月本屆蘇格蘭議會任期結束前進行獨立公投。
這事並非威脅之言。要知道,2014年蘇格蘭就舉行了過公投,當時有55%的選民不同意獨立。
今時不同往日,脫歐並非蘇格蘭人民所願,蘇格蘭人覺得英國脫離歐洲聯盟這一世界最大貿易聯盟以後,蘇格蘭如果繼續留在英國,將面臨被「邊緣化」的危險,英國本身在國際舞台上已日趨邊緣化,脫離英國獨立能保護蘇格蘭在歐洲的地位。
鮑里斯如果帶領英國裸奔,那將促使蘇格蘭眾志成城獨立公投。儘管,獨立公投要獲得英國議會同意,但蘇格蘭表示,他們有權決定自己的命運。
03
如果說,英國的硬脫歐,可能會讓蘇格蘭脫離英國,那給北愛爾蘭帶來的,可能會是流血事件。
北愛爾蘭原先不屬於英國,是愛爾蘭島的一部分。愛爾蘭信仰的是天主教,英國是新教徒。
歷史上,英國曾入侵整個愛爾蘭,在日不落帝國最輝煌的時候,英國曾將愛爾蘭整個納入了英國版圖。但天主教與新教徒之間的矛盾,自始至終都非常尖銳。
1916年都柏林爆發了反抗大英帝國殖民統治的復活節起義,1921年12月6日,雙方簽訂《英愛條約》,愛爾蘭獨立。1949年,英國正式承認愛爾蘭獨立。
但是,靠近英國的愛爾蘭北部,也即北愛爾蘭地區,新教徒數量比天主教更多,占據人數優勢的新教徒們(60%是信奉新教的英國移民),反對北愛爾蘭跟隨愛爾蘭獨立,要求仍要留在英國。
於是,整個愛爾蘭就被一分為二,形成了愛爾蘭和屬於英國的北愛爾蘭。
北愛爾蘭雖然留在了英國,但北愛爾蘭境內40%的天主教徒仍希望加入愛爾蘭,於是英國人與愛爾蘭人,新教徒與天主教徒,大打出手,造成3500多人死亡,4萬多人流血。
如今,北愛爾蘭武裝鬥爭雖然平息,但矛盾依然潛伏在水底下。鮑里斯如果硬脫歐,意味著北愛爾蘭與愛爾蘭之間,將設立硬邊界。
這對於北愛爾蘭的愛爾蘭裔人來說,是不能容忍的。北愛爾蘭與英國本土,可能會施行一國兩制。
如果要硬脫歐,又不是實行一國兩制,那北愛爾蘭可能也要和蘇格蘭一樣尋求公投脫離英國,甚至爆發流血犧牲事件。
所以說,保守黨贏了大選,鮑里斯保住了相位,脫歐鍵即將按下的同時,英國準備好應對這一系列難題了嗎?
一旦處理不好,鮑里斯很有可能丟相位,卡梅倫、特蕾莎·梅兩位前首相,都是倒在了脫歐一事上。
丟相位是小,英國的分裂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