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乘客打滴滴有多難?

2019-11-06     字母榜

滴滴順風車終於重新上線了,但經常加班的吳青對字母榜(ID:wujicaijing)表示,這並無意義,因為女性用戶晚八點後禁乘。

吳青第一次發現自己深夜打不到滴滴是在今年七夕。晚上十點多,她打開滴滴拼車,系統顯示,需要排位等待。她排在第2,然而等到11點,直到拼車業務結束,排名第2的吳青還是沒能打到車。。

拼不到車,吳青只好叫快車。11點時她排在300多位。11點半,她排到了30位,但還需等74分鐘。街上人越來越少,等到最後,就剩她一個人了。她只好讓朋友幫忙叫計程車走了。

網約車打車難一直是近幾年的熱點話題,七夕打車成功率同比下降13.3%,難度僅次於春節然而,這種情況七夕之後一再出現,讓吳青懷疑,相對於男性,女性是不是更難打到滴滴?

8月底,吳青在二環又一次晚上打不到車,她用一個男性朋友的帳號幫忙叫車,很快就叫到了。她後來又試驗了幾次,情況皆然。「憑經驗來看, 10點以後女生就很難打到拼車了」她對字母榜說。

「以後女生是不是必須在晚上10點前打車回家,滴滴是在針對女生實行宵禁嗎?」吳青覺得難以理解。

吳青遇到的情況並非個案。滴滴網約車平台治理副總裁賴春波在滴滴發布的第4期「有問必答」中表示,有很多女性朋友也因為類似遭遇曾向他吐槽。

其中一位女性朋友家住在郊區,地點也偏僻。在她向賴春波的描述中,每當晚上,她與她的先生一起打車回家時,她叫車需要左等右等才有司機接單,而她的先生一叫車,沒幾分鐘就有司機接單了。

「滴滴到底是怎麼派單的?」她問賴春波。

賴春波向公眾解釋,這是從2018年9月開始實施的「安全派單」,深夜訂單中,面臨女性乘客,派單系統會自動把「安全」放在首位,篩選投訴率低、服務質量優的司機接單。「如果優質服務司機離她比較遠,乘客等車時間就會變長。」

滴滴內部人士向字母榜(ID:wujicaijing)表示:「如果當時那個區域裡面司機比較少,或者是司乘的供求關係差異非常大,乘客打車的場景又是夜間獨自一人長距離訂單這種高危場景,那她的打車難度就會增加。」

有多少女乘客打車難度增加?該工作人員表示無法統計,「因為女性打不到車不一定會投訴,我們也不能判定她是因為哪個原因打不到車。」

經歷了兩次針對女乘客的兇殺案後,滴滴將女乘客的乘車安全擺在了一個非常高的位置。

賴春波在「有問必答」中坦言,在有些情況下,「快」和「安全」不能同時得到滿足,而安全,是派單系統首要的前置條件。

經過一年調整,安全派單包含了200多個角度來計算司乘雙方是否適合一起出行。這200多個角度包含了乘客的性別、出行習慣、訂單時間、訂單距離、起止位置等信息,也包含了司機的性別、駕駛習慣、歷史訂單信息、投訴記錄等相關信息。也因此,安全派單的準確性受到司乘雙方特徵信息詳細程度的限制。

滴滴甚至曾考過是否優先讓女司機接女乘客,但經過考量後發現,面臨的問題要比能夠解決的還要多。首先,滴滴平台中女性司機比例就很少。根據滴滴公布的《技術進步與女性發展:滴滴平台女性新就業報告2019》顯示,中國滴滴平台女性網約車司機占比7.4%。其次,男性乘客偽裝成女性打車,進而有針對性的侵害女性司機,也會是潛在的風險。

滴滴總裁柳青曾在今年7月2日的媒體開放日上談及此事,她舉例,在巴西,滴滴做到了女司機接女乘客,但與國內情況不同,在非實名制下,「我們擔心萬一有人假冒女乘客去點了女性的這種訂單那怎麼辦?」

從2018年9月8日開始,滴滴開始在車內施行錄音錄像功能。截2019年8月,司機端行程錄音功能已覆蓋所有訂單,錄像功能覆蓋約40%訂單,錄音錄像數據可用率約為85%,全程加密。無差評行程的錄音錄像數據,將會在7天內刪除。

滴滴此舉的目的在於對潛在的言語性騷擾及不文明行為起到震懾作用,同時也有利於解決司乘糾紛。

滴滴對安全上的考量,在司機層面,甚至到了嚴格的程度。字母榜隨機採訪的一位滴滴快車司機舉例稱,整改後他們有很多限制,比如不能聊敏感話題,不能從後視鏡偷看乘客等明文規則。

另一位快車司機稱,很多朋友被女乘客投訴後,「甭管有沒有這事」,司機都會被禁止跑滴滴三個月。現在他只要拉了醉酒的女乘客,第一件事就是向平台報備,以免因為女乘客在不清醒狀態下投訴,出現「誤傷」。不過他贊成滴滴加大對女性的保護措施,「再不保護就不信任滴滴了。」

據《冰點周刊》在6月的報道,賴春波稱,公司開過幾次研討會,外部專家的意見是,滴滴當下對司機管控已然偏重。

字母榜搜索發現,去年開始整改一個月後那段時間,有很多滴滴司機在網上發帖稱,自己很長時間接不到女乘客,有人把客服的回應發上來,客服稱,如果以往女乘客對司機完成的訂單的服務評價相較男乘客不是特別高,就給司機派發男乘客訂單,避免對其綜合服務評價造成影響。「還請您現階段提升您的服務質量和水平,後續在接到女乘客訂單時也友好禮貌溝通。」

賴春波在媒體開放日上也坦言,女乘客深夜打車比男同事應答要慢,說他們有性別歧視,而司機也抱怨,深夜很少接到女乘客,「這些看起來,一定程度上我們的派單算法確實造成了司乘的誤解甚至抱怨。」

在過去一年多的安全整改中,滴滴陸續發布了11期「公眾評議會」和5期「有問必答」,先後組織了「網約車安全整改300天」、「順風車安全整改325天」以及「客服開放日」三場媒體開放日,徵求社會的意見,順風車和網約車持續進行安全升級。

滴滴快車的安全派單策略是一個複雜的AI大數據模型,要想讓女性在安全保障的基礎上,打車效率也提高,按照滴滴的設想,這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滴滴內部人士對字母榜表示,這需要時間,比如,司機整體服務意識的提高。根據滴滴公布的安全整改通報,截至今年8月底,滴滴已完成495351名司機線下培訓及考核。通過線上線下的安全培訓,累計有2124.5萬人次接受安全培訓並通過考試。

為了提升安全,滴滴付出了不少成本。在媒體開放日上,滴滴網約車平台公司CEO付強透露,今年會在整個網約車的平台上投入20億資金做安全,看似這個成本是對效率的降低,但實際上對司機進行安全的培訓,是對司機能力的提升。

順風車在此期間遲遲沒有上線,柳青在媒體開放日上說:「怕,就是害怕。我覺得可以非常坦然地跟大家講,我們是比較慫的。」

「在這件事情上,我們內心有非常多的糾結和彷徨,誰能篤定推出一個100%安全的產品?誰願意每天無數人罵你黑心,承受這麼大的心理壓力?」她說。

對安全與發展之間的考量,付強表示,安全是為了長期發展,也不一定是犧牲發展。「司機的感受是變好,有人幫助他更好的提升能力,長期來看安全是幫助我們未來把發展這件事做的更好。短期來看有數據上的選擇,但實際上對我們來講必須齊頭並進。」

11月6日,滴滴官方發布消息,下線435天的順風車終於要恢復上線,將於11月20日在哈爾濱、太原、石家莊、常州上線,11月29日於瀋陽、北京、南通上線試運營。試運營期間不收取信息服務費,即乘客付的錢100%給司機,不收取佣金。

滴滴特別提出了女性專屬保護計劃,如根據歷史出行行為、評價等多方數據,綜合算法模型,為女性用戶尋找更適合的同路人;定製女性安全助手全程保護女性,可查看合乘雙方各項信息,及時提醒行程分享等安全功能操作,可查看行程安全信息,若發生異常情況即使預警提示;女性出行特殊場景保護升級,長距離出行要求合乘用戶增加人臉識別次數,必須設置緊急聯繫人,車主側自動開啟形成錄音。

可以看出,因為去年兩起順風車女乘客遇害事件,滴滴在女性出行時間和場景上做了限制,暫不開放跨城以及大於50公里的出行場景,晚上20點至次日 5點暫不開放。

滴滴順風車產品負責人何棣曾透露,順風車女性車主占5%,女性乘客超過半數。

滴滴的「女乘客宵禁」不但沒有解除,反而加強了——雖然安全這個理由非常充分。但在社交媒體上,順風車對女性進行限制的規定招來一片批評。

有博主稱,「為什麼在遇到女性遭遇性別暴力的問題後,給出的解決辦法卻是反過來限制女性出行時間,讓已經處於不利地位的女性處境在另一個層面上變得更糟糕,難道該被限制的不是犯罪者嗎?」

了解到滴滴的安全派單規則後,吳青向字母榜提出了異議,「在北京市區,肯定是效率更重要,在外面等得越久越不安全吧。」

安全派單影響了女性深夜出行的效率,但打車難必然不只因為性別,除了打車高峰因素,根源上還在於整體上司機與乘客的供需關係不平衡。

滴滴CTO張博在今年的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透露,滴滴每天訂單量高達3000萬,訂單成交率75%,這就意味著有25%,也就是750萬個訂單無法成交。而自動駕駛汽車將可以彌補這些訂單缺口,它也不會因為訂單看起來不夠好而拒絕接單。

與滴滴順風車試運營專門對女性出行時間和場景上的限制比較,哈囉和嘀嗒的順風車則沒有這個規定。

曹操專車、神州專車、首汽約車等平台面對中高端客戶,其專車、豪華車、計程車車型由於司機和車輛本身的准入門檻高,也並沒有像滴滴快車一樣對女性乘客有專門的安全派單。在提高安全的成本上,滴滴可算是在這些平台里付出最多的了。

滴滴市場份額最高,但不是網約車的唯一選擇。字母榜採訪到的七位女性里,她們除了用滴滴,還會用嘀嗒出行、神州專車、曹操專車等。在滴滴順風車下線整改期間,新玩家和新玩法應運而生。高德採用聚合出行模式殺入網約車市場, 美團打車除了在南京和上海有自營的打車品牌,還在全國多個城市試點展開聚合模式。

滴滴也在部分地方城市進行聚合模式試點,用戶可以選擇曹操出行、如祺出行、斑馬快跑等第三方出行。此外,滴滴還推出網約車開放平台,廣汽、東風、一汽等傳統車企也都接入了滴滴。

不過,生力軍暫時看來都無法撼動滴滴的市場壟斷地位。據《晚點LatePost》在7月的報道,各大網約車平台中,滴滴平台日單高達2400萬,高德地圖為70萬單,美團打車日訂單為40—50萬單。曹操專車日單在40萬單左右,首汽約車是60—70萬單,百度地圖15萬單。不過,高德地圖對此回應數據不準確。

對於安全問題,聚合平台模式並不能提供更優的解決方案。聚合出行平台的運力提供者與實際承運方並非一體,如果出現安全問題,其面臨的責任歸屬界定是一個問題。

一直以來,業內普遍認為監管政策的嚴苛是造成網約車司機供求緊張的原因,也不斷有人大代表在兩會提出建議,呼籲地方政府降低網約車門檻。

截至目前,有北京、上海、天津等8個城市規定只有本市戶籍的居民才有資格從事網約車服務。而交通部的《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規定,網約車行駛里程達到60萬千米時強制報廢,行駛里程未達到60萬千米但使用年限達到8年時,退出網約車經營。

據《北京日報》報道,截至今年5月31日,北京市參加網約車駕駛員考試的有37038人,合格22668人,合格率達到61.2%;計程車司機轉崗報名16235人,合格16135人。這也就意味著,在北京市內取得網約車駕駛員證的僅有3.8萬人。

10月25日,包括滴滴、神州專車、美團打車、曹操專車、嘀嗒出行、易到用車等主流網約車平台,先後公布了自去年9月份開始的安全整改報告。

滴滴的報告中說,對比整改前,平台證數量實現「翻一番」,目前在144個城市取得《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許可證》。同時,持續清退平台上不符合《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要求的司機和車輛,實施了派單合規性引導,逐步減少了對不合規人員和車輛派單。

滴滴網約車准入安全負責人北海在7月份透露,從安全整改以來,包括之前不符合平台准入的條件司機一共清退了30.6萬不符合平台准入條件的司機。

安全成本上的投入再加上司機准入條件的束縛,滴滴何時能夠盈利是一個問題。其上市之路也受此影響。

在2018年就傳出滴滴要上市的消息。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滴滴曾在2018年4月與多家投行密會洽談IPO事宜,期望最早於2018年下半年上市,並且希望趁現在前往公開市場募集資金,藉此鞏固其護城河,抵禦國內外競爭對手的挑戰。

但因為兩起順風車女乘客遇害事件,上市計劃受挫。而後進行安全整改,訂單量也受到影響。當時,滴滴對媒體稱,目前只關心安全的問題。

負面事件和虧損也相互影響。在2018年底滴滴的全員大會上,程維表示,今年普通員工年終獎的力度比去年縮減一半,滴滴高管集體不拿年終獎,公司表現不如預期,主要是因為在安全上投入太大,以後還會持續投入。

據36氪報道,滴滴2018全年虧損高達109億元人民幣。同時,2018年全年滴滴在司機補貼方面投入共計113億元,這也是虧損的原因。

今年,滴滴又對非主業進行「關停並轉」,對業務重組帶來的崗位重疊和績效不達標的員工進行減員,整體裁員比例占到全員的15%,涉及2000人左右。

Lyft和Uber相繼上市後,滴滴也在準備了。今年7月,《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滴滴計劃募資最高20億美元,並將以與去年7月從Booking籌集資金時同樣的價格增發股票。知情人士表示,在這一輪注資後,滴滴的估值可能達到620億美元。

在8月,滴滴把自動駕駛業務剝離出去,升級為獨立公司。這被認為是在效仿 Uber 剝離自動駕駛版塊,獲得更高的估值,加快上市的步伐。

如今,滴滴的順風車也終於上線。AI財經社曾報道,滴滴順風車去年年收入在8億元。雖然過去能夠盈利,但程維在媒體開放日上稱,順風車如果未來要上線的話,價位還是比較低的,一定不會把規模和盈利當成主要的目標,順風車業務還遠遠沒有到盈利的階段。

根據柳青的說法,順風車業務存在巨大爭議,滴滴全天的出行訂單總數約為2000萬—3000萬單,順風車訂單僅為100萬-200萬單,滴滴是否要為這項業務承擔歸零的風險,這也是滴滴內部糾結的原因之一。

回看Lyft和Uber,在上市以後的一段時間內,繼續以低於其各自的發行價的價格進行交易。而且,最新的財報顯示,Uber近三個季度虧損凈虧損已達74.1億美元,Lyft自從上市後也一直沒有實現盈利。滴滴即使能夠上市,是否能避免Uber和Lyft出現的問題,也得打上個問號。

不過,那些都是以後的事了。現在擺在程維和柳青面前的問題是,怎樣在安全和效率之間找到平衡,解除「女乘客宵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WmcnRG4BMH2_cNUgoRx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