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都抄不明白」,是當下娛樂行業的普遍現象

2020-01-18     蘿嚴肅

轉載或者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大家好,今天是上周推送《抄都抄不會!原版節目拯救人生,山寨節目修理所有正常女人》續集。


主要是看了幾天評論之後,我忽然有個感想:抄都抄不明白的,豈止是《你怎麼這麼好看》之於《粉雄救兵》呢?放眼整個行業,這根本就是個常態嘛!


本文所說的「抄」,包括了合法的和非法的兩種。合法的是買了版權的,非法的就是單方面借鑑的了。


合法買版權的至少還算遵守遊戲規則,只是水平問題。非法的抄,還抄得荒腔走板,是從裡到外全面給人家原創甩耳光子。


《粉雄救兵》原版:不要刻板印象


抄完:你只有「精緻溫柔小仙女」這一條路可走。


同期還有一檔《親愛的,來吃飯》,疑似「借鑑了」韓國JTBC的《請給一頓飯show》,創意都是讓明星去蹭飯。


然而兩檔節目的蹭飯觀感實在是天差地別。


在原版韓綜中,是有兩位家喻戶曉的國民MC帶隊,搭檔其他飛行嘉賓到韓國的不同區域蹭飯吃。全程都能感受節目組很注重禮貌問題,明星們去到哪裡都是安安靜靜,避免打擾到當地居民。


李京奎是綜藝之父,而姜虎東也是國民MC級別的主持人,兩大主持的國民度都太高了,為了減少明星光芒的幫助,他們儘量避免自己自己去露臉去詢問,而是讓飛行嘉賓用誠意打動對方,開門讓節目組進去。


飛行嘉賓也是小心翼翼的詢問,碰壁也都會客客氣氣。


此外每到一地,節目組都會認真介紹本地的風土人情、特色,哪怕對著看似很普通的民宅都在感受老百姓生活里的點點滴滴。


《親愛的,來吃飯》就從頭到尾帶著「明星下凡了!」的感覺,一個接一個做任務。


地鐵票怎麼買?不會。


他們不是去體驗生活的,而是很在意輸贏,驗證一下他們的明星臉好不好使,輸了就很丟臉!


這個節目組是用《奔跑吧》《全員加速中》的思路在做溫情吃飯節目,給明星們下達各種高難度任務,吃完飯還要這樣那樣一堆流程。


為了趕時間,明星們在街邊隨便抓了個人到他家蹭飯吃,發現太遠了就急了。


吃完飯趕緊收拾收拾,又帶著主人家回到市中心的東方明珠做任務,完全是給主人家添麻煩。


碰上一家生活很拮据,女主人說自己有空就要去擺攤掙錢的,明星們讓她不要擺攤跟自己去東方明珠……你們真的理解一下普通人吧,這時候陪她擺攤才是溫情節目啊。



這家人條件不太好,但為了請明星吃飯,還是自己掏錢準備了大餐。


孫藝洲聽到普通人的生活日常,經常是一臉難以理解的表情,好像在看什麼奇觀,這都是真切的生活之難。到底有沒有同理心啊?


做完飯之後,孫藝洲哐哐猛吃大排,吃到主人來阻止。


第一塊大排;


第二塊大排;


女主人:你覺得大排很好吃的啊?


孫藝洲:嗯嗯真的好吃呢!


女主人:我還想留給明天吃,你不要再吃第三塊了。


那邊賈乃亮也在猛吃,邊吃邊夸男主人廚藝好,感覺女主人心裡真是五味雜陳。


按說這種是讓明星們通過去普通人家蹭飯來體驗人間百態,結果明星們在一個很辛苦的家庭里,訴說自己當明星不容易???


賈乃亮:我都沒時間跟爸媽團聚,作為藝人改變不了這件事。


男主人:那你們節目可以少接一點。


孫藝洲:對對對,我就是為了跟家裡人在一起放棄了很多機會……


你過什麼生活人家過什麼生活,這時候講自己不容易很多犧牲不覺得太過分了嗎?這家主人是別無選擇每天操勞,貼錢給你做一頓好吃的,你一口氣吃了兩塊大排還不反省一下自己!!


我搜一下覺得這條評價很到位:「沒有共情能力的節目組。」


《你怎麼這麼好看》和《親愛的,來吃飯》節目組抄錯答案都是自己水平問題。


國內綜藝《少年說》抄錯了《未成年主張》(日本綜藝《校園瘋神榜》的一個環節)答案,則是——社會環境不同,怎麼抄都不可能抄對。


日本男子偶像團體V6的綜藝節目《校園瘋神榜》里有一個經典環節《未成年的主張》,在微博上被稱為「天台告白系列」。


節目組和學校一起規劃,讓孩子們站到天台上講出心裡話,大部分學生講的的都是自己青春期懵懂的情愫,也有一些很真實的生活煩惱。


於是就看到了偶像劇一樣的場面。


初一的小男孩感情熾熱,用連珠炮般的「喜歡你」來告白


但愛情是不能勉強的呀,小女神跟他說:對不起


小男孩用盡他最後的努力回了一句很有風度的「謝謝」,卻忍不住在轉身的時候掉了眼淚。


下台後MC立刻擁抱了他說:你很帥氣哦~


這種早戀告白,對很多孩子來講,就是一次愛的教育。微博上流傳最廣的一場告白是女孩子說自己愛上了有女朋友的男同學,不知道怎麼辦,要藉此機會把這段感情畫上句號。


被告白的男生特別認真在聆聽。


女孩說:「雖然我在想,如果能交往該多好,我要乾脆地放棄喜歡你這件事,如果我有了新的喜歡的人,到時候請為我的戀愛加油。」


於是小男孩很大聲地說,會為你加油的


圍觀的同學們也都哭了,在為那個勇敢的女孩加油。


這個環節的創意被國內綜藝《少年說》拿走了。版權狀況不明。


但是想想就知道,名義上仍然不允許「早戀」的環境里,不可能做成日本模式的告白,那怎麼辦咧?


唯一一個告白的噱頭,是表達自己對李白的景仰有如滔滔江水延綿不絕……


其他的只能跟父母喊話了。


那麼問題又來了,中國父母可以跟孩子對話嗎?不能。


《少年說》里一個女生的煩惱是媽媽總是在誇別人家的孩子,那個學霸還是自己的好朋友。


媽媽經常說,你這麼差,那誰誰怎麼會和你做朋友。哇這真的很刺人了啊....


所以這個女生向媽媽喊話說:孩子不只是別人家的好,你怎麼都看不到我的努力?


媽媽:我不是我沒有我很客觀。


成功學培訓立刻開始:一切都是為了你好!我說你是因為你這些這些不足!


嚴厲媽媽:我覺得你性格就缺打擊,不打擊下你就容易飄。


女兒:我不適合激將法,你們老是打擊,從來不改,考試成績一出來就看差的部分。


而成功學媽媽又在迴避話題:我承諾你的我都做到了,但是你承諾的你做到了嗎?


最後這個媽媽把女兒說得哭著跑了……


然後這個女生的學霸閨蜜,她媽媽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也來表達了同樣的意思,說自己也會被媽媽否定,希望父母不要老去比較孩子等等。


對自己女兒很固執的媽媽對別人家的孩子熱烈鼓掌……


反正她堅持一點:女兒有毛病一定要改!


還有個小女孩說喜歡跳拉丁舞但是因為成績下滑就被停掉了這個業餘愛好。因為父母認為業餘愛好影響學習。


她的媽媽:你考進全校100名再說吧!


愛跳舞的女生:太難了,做不到……

媽媽:你努力吧!(但是又不說做不到還讓不讓繼續學拉丁,當然是不讓啦。)


《未成年主張》在日本是讓學生說出心聲,大家一起聆聽、理解、交流,不管天台上的人有什麼煩惱、脆弱,都會收穫大家的同理心和鼓勵。


國內不由分說一借鑑,變成大型「中國式父母」展示現場。


曾經很風靡的《中國有嘻哈》,疑似借鑑了韓國綜藝《Show Me The Money》,未購買版權。


原版節目的製作背景是韓國有相當多青少年都很喜歡嘻哈,這檔嘻哈節目也是最講「be real」的嘻哈精神,大家相互diss怎麼狂野怎麼來。


參加第二季的swings說自己的目標是把評委們都淘汰。


後來他的確成名了而且成為了這檔節目後面幾季的製作人,新人再來時又可以當著他的面用他的減肥梗來創作。



未購買版權的《中國有嘻哈》,節目外最大爭議點是吳亦凡,嘻哈圈裡各種吐槽不斷,但是有人可以到場上跟他來相互diss一下嗎?


以及,不買版權這件事真的很不real,這一件事就打臉了嘻哈精神吧。


溫馨柔情類的韓綜,到了國內一落地,就完全換了個調性。


誰還記得《花兒與少年》的原版《花樣姐姐》,是個豆瓣8.7分的溫暖綜藝啊。


李美妍主動去熊抱金喜愛,關心她冷不冷。


這是什麼神仙姐姐嗑死我了磕死我了!

(視頻截圖自B站av30404880)


大家偶爾走散了,都特別緊張,相互去找。


不小心掉隊的金喜愛就會跟大家比心表示歉意……


原版的豆瓣短評都是這樣的:女演員們優雅的人生、弟弟有成長……


《花兒與少年》不買版權直接組隊出去旅行。


第一季這樣


第二季這樣


最後誕生了「花學」,到現在大家都津津樂道當初那一大通到底怎麼撕的……


《親愛的客棧》,原版是《孝利家民宿》,並不是找了個民宿給李孝利開,是因為李孝利這位姐姐超級有錢,享受悠閒生活,在濟州島有個世外桃源一樣的別墅。


而《親愛的客棧》是找了個現成的民宿給劉濤夫婦經營。


第一季拍攝時陳翔跟毛曉彤感情成謎,陳翔痛哭流涕,臉都快被劉濤老公王珂揉成球了。


結果:被錘死出軌。

紀凌塵闞清子在節目裡各種秀恩愛


結果:你喜歡大海,我愛過你。


不知道是急於擺脫這種「有毒」的人設,還是受了隔壁《中餐廳》「明學」的啟發,2019年《親愛的客棧》直接變成「KPI大競賽」,以勤快能幹而著稱的劉濤霸總附體開始為難員工。


導致本來這檔6分多的節目被搞成3.8分。


而從趙薇管理有方的《中餐廳》到黃曉明中年再攀流量高峰的《中餐廳3》,大家不要忘了,原版是兩季都過9分的《尹食堂》。


生於1947年資深女演員尹汝貞才是這家餐廳的核心人物。


年輕人能幹又體貼。


大家感情很好,互動很有愛。


那種慢綜藝治癒的感覺真的是需要團隊相信愛才可以啊!


到底是國內觀眾愛看互撕的戲碼,才搞得慢綜藝一旦抄過來就全是雞飛狗跳,還是國內的綜藝製作團隊根本沒有那種慢下來的心情,就乾脆變成更容易爆的互撕綜藝?


韓綜里這麼多慢綜藝,相對能抄出感覺的原本是抄《三時三餐》作業的《嚮往的生活》,版權依然不明晰。然而從去年的情況來看《嚮往的生活》也慢不下來了,感覺就是黃磊何炅身心疲憊地在招待一群群宣傳的人,大家聊不到一起去。

「抄都抄不明白」,是當下娛樂行業的普遍現象


咱這環境不然就放棄慢綜藝吧?


如果特別愛做明學綜藝、互撕綜藝、暴躁老闆綜藝,其實根本不用先抄別人作業再改成自己的啊。直接另起爐灶搞個狗血綜藝宇宙,比如《不愉快的旅行》《黃曉明還能嚯嚯誰》《誰能治得了黃曉明》,這不是KPI嗖嗖的,韓國人還沒話說,也不至於又到坎城電視節控訴又說要立法了。


再來看看影視作品抄作業的。


韓國電影《偉大的願望》,上映當年票房排名90位,也不知道田羽生團隊咋翻出來的。這個是合法抄作業,買了版權的。

「抄都抄不明白」,是當下娛樂行業的普遍現象


所以就直接像素級復刻了,能抄的梗全部都一樣。

「抄都抄不明白」,是當下娛樂行業的普遍現象

「抄都抄不明白」,是當下娛樂行業的普遍現象


不能抄的地方,非常致命,是核心創意。原作是兩個男同學一定要幫漸凍症的好哥們死之前破處,到了中國版,「破處」兩個字兒都不能明說。原來是也叫《偉大的願望》,後來就變成《小小的願望》了。

「抄都抄不明白」,是當下娛樂行業的普遍現象

「抄都抄不明白」,是當下娛樂行業的普遍現象


明明是跟性有關,台詞卻全都處理成「談戀愛」,原版有男同學實在沒辦法想戴著塑膠手套幫男主打飛機,到了翻拍版改成能不能「點穴」,點穴和男主想談戀愛有什麼關係啊?這劇情都捋不上了。


如果能百分百復刻,《小小的願望》也應該不會超過6分。因為整個視角真的太油膩了,根本沒有那種高中生的荷爾蒙,也沒有絕症和慾望兩相衝突的生命力,看著特別廉價。

「抄都抄不明白」,是當下娛樂行業的普遍現象


像這種花錢合法抄作業又必須抄走樣,到底圖個啥呢?不過還是說一句,願意買版權總是好的。


前幾年一度盛行過翻拍高分日劇,《深夜食堂》《求婚大作戰》《約會戀愛究竟是什麼》《問題餐廳》都在其中,結局無一例外是慘敗。好好的精巧日劇被注水到兩到三倍,20集起跳都是輕的,還要加很多廣告。

「抄都抄不明白」,是當下娛樂行業的普遍現象


但是他們抄錯作業的思路真的很說明問題。


《約會戀愛究竟是什麼》,原作是超級文藝男青年和超理智高智商理科女的故事。


但是一翻拍一落地,中國主創多沒文化,一覽無餘,原作里男主的好品味就變成胡亂湊書名,像從網絡上隨便搜了一堆語錄來背一樣,從芥川龍之介到禮記昏義再到漢姆拉比法典。

「抄都抄不明白」,是當下娛樂行業的普遍現象


談到愛情男主看的根本不是嚴肅文學,而是瓊瑤席絹桐華……

「抄都抄不明白」,是當下娛樂行業的普遍現象


他嘴上說著讓朋友不要動自己的孤本和善本,頭下卻枕著一本《英語口語》。

「抄都抄不明白」,是當下娛樂行業的普遍現象


而他的書架上,除了莎士比亞全集之外,有一套《藏地密碼》全集,《追風箏的人》,以及網紅書《擺渡人》。

「抄都抄不明白」,是當下娛樂行業的普遍現象


鄭重建議一些心裡沒數的國產劇團隊不要隨便嘗試翻拍「資深文青」「高智商人士」「特別有文化」這種設定,你們真的不懂。就是使勁百度也不可能懂的那種不懂。

「抄都抄不明白」,是當下娛樂行業的普遍現象


而《問題餐廳》的操作作業則更致命。


原劇深入細緻地闡述了非常多生活中的性別歧視問題,認真思考女性權利。

「抄都抄不明白」,是當下娛樂行業的普遍現象


翻拍版最初是在豆瓣資料上出錯,聲稱自己是原創。後來又改了簡介。宣傳稿里寫著:「形形色色的社會loser女性找回自我、拯救自我的故事……」loser女性???

「抄都抄不明白」,是當下娛樂行業的普遍現象


原作女主是那種看似不夠強壯卻藏著深厚力量的設定。

「抄都抄不明白」,是當下娛樂行業的普遍現象


劇方認為《問題餐廳》的女主角,需要的是「男友力」??

「抄都抄不明白」,是當下娛樂行業的普遍現象


翻拍版就把一個女性主義作品的女主,直接改成了刻板印象認定的那種「女漢子」。(不是說女生不能這樣打扮,但是當主創想要說女性力量的時候首先就把這個女主外形氣質直接靠到「男性化」,這實在是有點淺薄。)

「抄都抄不明白」,是當下娛樂行業的普遍現象


原作中女性之間守望互助的氣氛,一翻拍看起來是女主在攻略一個一個女生?

「抄都抄不明白」,是當下娛樂行業的普遍現象


不是說,我們不喜歡這樣的女主角,問題是這種形象改動里有國內主創對女性主義很大的誤會:當他們想創作一個反抗男權社會的女性形象,就會把女主當成男主來寫。

「抄都抄不明白」,是當下娛樂行業的普遍現象


至於原版里這個熠熠生輝的跨性別者,毫無意外,拿掉了。換成了一個「暖男」。

「抄都抄不明白」,是當下娛樂行業的普遍現象


這部劇片頭打著坂元裕二的名字,但是坂元裕二也不可能教會中國團隊如何理解自己的文化自己的社會,因為他不懂中文也不懂中國。這件事沒有任何一個洋編劇空降能幫得上忙,自己的社會只能自己審視。


請了原版人馬來幫忙,除了不能拍的和必須植入的,能抄的都一筆一划抄,但還是走樣了。這是翻拍團隊根本不理解「性別歧視」「女性權利」造成的。這份作業不是拿著一個日本高分劇的劇本來落地就能抄對的,而是你不真正理解這個社會議題,哪怕複製台詞也是錯。


《東京女子圖鑑》走紅後,翻拍立馬就跟上了。


日版:女子群像,女性們的自白反覆出現,每種立場、每種價值觀都有。

「抄都抄不明白」,是當下娛樂行業的普遍現象

「抄都抄不明白」,是當下娛樂行業的普遍現象

「抄都抄不明白」,是當下娛樂行業的普遍現象


翻拍的《北京女子圖鑑》則是瑪麗蘇大女主圖鑑。


劇中來來往往的女人都是撈女形象,張檬扮演的小出租屋撈女。

「抄都抄不明白」,是當下娛樂行業的普遍現象


潛規則上位的女同事;

「抄都抄不明白」,是當下娛樂行業的普遍現象


離婚致富走上人生巔峰的成功女士代表顧總。

「抄都抄不明白」,是當下娛樂行業的普遍現象


女主的成功之路和她們無異,都是憑藉男人上位,一個人後面站一群男人。

「抄都抄不明白」,是當下娛樂行業的普遍現象


日版的女主虛榮卻真實,戳中了不少觀眾,哪怕那個女主有虛榮心,錢都是自己掙的,跳槽是自己找的機會。而翻拍版,走了捷徑的女孩還要給自己立追求理想自我實現的高調子,看得人難受。

「抄都抄不明白」,是當下娛樂行業的普遍現象

「抄都抄不明白」,是當下娛樂行業的普遍現象


國產劇最擅長的就是把無論什麼劇都抄成瑪麗蘇或家庭劇。


去年的《築夢情緣》,沒有翻到官方的翻拍信息,也不知道買了版權沒有,反正公認是人設劇情與韓國電視劇《巨人》撞車甚多。

「抄都抄不明白」,是當下娛樂行業的普遍現象


原版韓劇:由一個家庭的掙扎看到國家滄桑巨變,演員演技紮實。

「抄都抄不明白」,是當下娛樂行業的普遍現象


中國翻拍後:注水拖沓,布景浮懸、毫無時代感,披著建築職業的外衣搞中年瑪麗蘇。

「抄都抄不明白」,是當下娛樂行業的普遍現象


連劇宣都只有甜甜甜虐虐虐。可能實在是不知道怎麼拍「滄桑巨變」吧。

「抄都抄不明白」,是當下娛樂行業的普遍現象

「抄都抄不明白」,是當下娛樂行業的普遍現象


前幾天剛寫過的《精英律師》就不展開說了。披著高仿《Suits》的皮,內容全是和稀泥。「無中生法」,隨便說我國不存在的法律也就算了,主線劇情就在瞎當調解員。把法律全拍成不講道理的所謂「人情」,這種操作可能只有現在的編劇想得出來。

「抄都抄不明白」,是當下娛樂行業的普遍現象


到這裡我們可以總結一下「抄不明白」的幾大原因了。


當然要先說客觀條件限制,很多東西沒法搬回來,綜藝節目不能真的展示孩子們的情竇初開,電影不能拍「破處」,電視劇也不能出現跨性別者。


但是,放開這些客觀條件限制,也不一定就能立刻好轉。


創作者本身的思維方式就那幾樣,做綜藝就是衝突衝突拚命衝突,自己的價值觀不是父慈子孝就是女人要三從四德,一想到改造那就把目光對準除了精緻小仙女之外的女人們,不敢去改造那些油膩的所謂「成功男士」。


編故事永遠離不開結婚離婚生孩子贍養老人這些家庭糾紛,90%以上的國產故事做不了「都市感」,因為「都市感」的核心是自己過自己的互不干涉,而國產故事最擅長的就是相互干涉、永遠越界,以為這樣才能顯出善良熱情。


中外娛樂行業的結構不同也是重要原因。日韓明星競爭激烈,有一套自己的職業規範,導演、編劇等等創作者都能被尊重,有很大的話語權。因而國外明星做節目更容易知道人情世故,演戲也更能體會到不同階層的感覺。我國整體娛樂行業是明星占最大頭,明星就是唯一流量,就是所有噱頭。做綜藝明星們覺得自己是下凡去了,拍戲他們覺得自己是耍帥去了。這個機制並不是「明星自戀」造成的,「明星自戀」只是一個結果,當一個產業不尊重智力又想講商業的時候,那最輕鬆的方式就是推明星去賣臉。


不鼓勵思考,還想要用影視娛樂賺錢,眼下的常見解題思路幾乎別無選擇的選擇:把明星放上去、把互撕放上去、狗血家庭衝突放上去、把瑪麗蘇放上去。先熱鬧起來再說。


甚至連「抄作業」本身也是別無選擇的解題思路之一。


大多數老闆們都不想試錯,都需要「必須成功的保證」,那麼成功過的事情,是唯一能說服他們的方法。於是乎大家就先抄再說,至少項目立起來了。立完項還得本土化,不然根本做不下去,也不會做。


多麼奇特,從綜藝到影視劇,這麼多熱點項目,都是在學別人說話。但每一次都要學得更降維一些。


喊口號都說,要做原創、要尊重智力,實踐起來就是另一件事了。


說自己的話本應該是創作者的本能,現在是一種稀缺品質。就連「用別人的創意要先徵得同意並付費」,也是稀缺中的稀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VwEjtm8BUQOea5OwWHTR.html

53歲,而已

20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