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或者合作請聯繫
今天是萬千女性的夢天海祐希女士53歲生日。
看到53這個數字的感想是,國內娛樂行業在「中女敘事」上的努力還在徘徊於「30歲是女性的分水嶺」,而天海祐希 已經越過50歲好幾年了。
天海祐希在中國走紅的這些年裡,她幾乎對我國女性觀眾有一種啟蒙作用,成熟原來這樣美,女性的美也不止有瘦白幼一種範式。
「快要被她掰彎」這種形容在天海祐希身上被發揚光大,但說到底這跟取向也未必有什麼關係,女性對於女明星的仰慕多少都是在尋找理想的自己。
上周天海祐希忽然上了個熱搜,視頻是去年《遺願清單》宣傳期的。
現場有一位粉絲喜歡天海祐希很多年,第一次見到偶像格外激動。
而天海祐希對她的回應是:「請你像應援我一樣應援你自己,你也會擁有非常精彩的人生。」
啊,就是被擊中的感覺,這就是總能讓我們更想好好生活的天海祐希!
天海祐希的職業履曆本身就有勵志意味,她是成功過兩次的人。28歲之前,天海祐希是90年代華麗的寶冢男役TOP;2005年之後,她則重新定義了螢屏里的「女王」究竟應該是什麼樣子的。
天海祐希是為舞台而生的人,她回憶自己在幼兒園時就有了成為演員的想法,但她的奶奶則希望家裡的孩子繼承美容院家業去做美容師,對年幼的天海祐希直接打擊:你又黑又丑,哪裡是演員的料。
天海女王小時候確實是個小肉包,因為長得圓所以得外號大福醬。
幸運的是,父母一直開明支持女兒的夢想。在奶奶打擊她之後,天海的母親悄悄將她拉到了房間裡,對她說:「你一定要做你自己喜歡的事情,家裡的美容院,在我手上倒閉也沒關係。」
讀書時天海祐希就比身邊人高出一截,在學校戲劇部經常扮演男生角色。
因為想報考寶冢音樂學校,天海祐希從高一起,放學後就去苦練芭蕾,晚上10點多才回到家。
1985年,天海祐希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寶冢音樂學校,面試的時候,面試官植田紳爾老師對她母親驚嘆:「你竟然生出了這麼棒的女兒。」
進入寶冢歌劇團後的第一年,天海祐希就出演了新人公演的主角。
寶冢的當家招牌是花組、月組、雪組、星組、宙組的五位主演男役。人們都說「10年男役」,就是說要十年打磨才有機會成為TOP男役。
但天海在寶冢歌劇院也屬於天才型的男役,憑著自己的天分與努力用了七年不到就當上了月組top。
(截圖viaB站視頻:BV1os411z7qn)
從小就熱愛舞台的天海祐希天賦過人,但她在寶冢輝煌的事業背後也是比常人更加刻苦的付出,這可能就是陶虹說的「有天賦一定要百分之百努力」吧。
寶冢的訓練堪比艱苦的軍事化管理,男役訓練就更加嚴厲。為了塑造舞台上夢幻的男性角色,寶冢要把女孩子訓練成「行動如風」、「喊聲如鍾」的武士,走路、吃飯、睡覺等等都要像男性一樣。
很早就擔起主角的天海為此更是廢寢忘食地在努力,半夜都在琢磨劇本。
多年之後,天海祐希當初的舞台到現在還是B站熱門。
她的男役帥氣自不在話下,風流倜儻好像是骨子裡透出來的。
普普通通的動作,她做起來,就瀟洒得不行。
難得的女役也很嫵媚,是個腰精!
而最經典的就是她和月組首席娘役麻乃佳世組成的CP,兩個人的搭檔留下太多美好。
兩個人在一起,畫面好像就自動進入了油畫模式!
天海這個經典的眼神也是兩個人搭檔時的瞬間。
最出名的就是下面這張排練動圖,火花四濺,誰不心動?
天海祐希在寶冢如日中天時,只要有她的演出就會一票難求。而她卻是很獨特的存在,會有意識地與粉絲保持距離,總是遮著臉溜進劇場,台上倜儻台下羞澀,迷人加倍。
但這不是人設,是天海祐希本人一以貫之的態度,她對等她粉絲說過,多關心自己,不要把時間浪費在等她上面。
更出乎大家意料的是,1995年,天海選擇在人氣最旺的時候,退出了寶冢,演出票價炒到百萬日元(摺合人民幣6.5萬元)。
父母曾認為,寶冢挽留了就不要執意退卻,但天海祐希非常確認自己的人生選擇,說如果勉強自己就無法全心全意演出,無法做到像以前那樣微笑,家人也轉而支持她。
天海祐希退團新聞非常轟動,媒體評價她是:「攝人心魂的美貌,超出了寶冢男役的條條框框。」
(截圖viaB站視頻:BV1os411z7qn)
其他人不同的是,天海祐希在退團記者會上不哭也不煽情,就簡簡單單幾句話。
最終演出後,街道旁滿滿當當都是迷妹,閃光燈和尖叫不停,一般人退團都會走走停停和粉絲互動很久,但是 天海祐希乾脆利落幾步路就走完上車了。
退團的同時,她解散了自己粉絲俱樂部,說退團後就不能再享受應援了,自己要有分寸。
(字幕via@小明是星矢)
其實在天海祐希在寶冢成為top時,早就決定好了何時退出,老師把行程表鋪開在她眼前,她就決定要在選定要在兩年後的《Me and My Girl》時退出寶冢,因為她要去做演員。
《Me and My Girl》就成為了她的謝幕之作,麻乃佳世也在那之後一同退團。
在我們看來,天海祐希的職業生涯似乎沒有低潮,無論在 寶冢還是成為影視劇演員,都足夠輝煌。
但在天海祐希退團後的這十年里,她的事業一直沒有很大的突破。
(1996年《 橋之雨》)
她曾經跑到人生地不熟的美國好萊塢,嘗試全英文大片。
( 1996年《連環炸彈》)
天海祐希想擺脫在寶冢時期的男性形象,不斷嘗試擴寬自己的戲路,單身母親、殺手、第三者等等都演過。
(1997年《別告訴左手》)
寶冢給了天海祐希輝煌,也給了她一些表演上的困境。 天海祐希最初投身影視劇拍攝時,在舞台劇中扮演男性角色的種種習慣還保留下來,連和男演員演對手戲的感覺都不對,必須要重新學習和適應。
現在想想,早年間困住了 天海祐希的,也不僅僅是從舞台劇到影視劇的轉換,從男役到女役的不適應,而是她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戲路,或者說——戲劇中本身就有一種「女主角」刻板印象。
在天海祐希投身影視劇之初,給她的角色都是少女類,現在考古起來是女王的少女時代很值得懷念;但在當時的市場來說,「少女」角色,用傳統思維來看,找不到 天海祐希的優勢。我覺得,是她的眼睛中總是太有力量和主見了,不是人們期待中的柔弱少女。
(1997年和金城武共同出演《misty》)
2001年天海祐希出演《千年之戀之源氏物語》里的光源氏而廣受好評,但這還是她擅長的男役,渴望突破的天海還是覺得不夠。
然而,觀眾看了女王的光源氏,確實是再也接受不了其他人了。
2004年,天海祐希在《離婚女律師》中,以「職業女性」角色站穩腳跟,這年她37歲。
第二年,《女王的教室》里的魔鬼教師更進一步,完全展示出天海的魅力。
28歲之後苦苦探索多年,放到很多女明星身上都是極度焦慮的一段時間。
但 天海祐希嘗試了各種可能性,終於為後來的女演員也趟出一條全新的道路。
日劇里的天海祐希,重新定義了「女主角」。不誇張地說,全亞洲的觀眾觀看 天海女王演出的過程里,多少都能清除一些關於性別的刻板印象。
「女主角」在過去是一個相對於「男主角」而存在的概念,她的默認值是男主角的輔助、陪襯、情感寄託,人們似乎很難想像跟男女關係無關的「女主角」。
而天海祐希塑造的女性形象,首先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追求和鮮明個性。
之後的《Boss》里,天海祐希扮演的女警察,幹練帥氣,站在這麼多人中間氣場總是最強的。
她走路帶風,連摘眼鏡散下頭髮都是大寫的帥。
「攻氣十足」現在已經被過度使用而變成了一個乏味的形容,「攻氣」鼻祖天海祐希卻從來不是用力過猛的,她有自成一格的天然可愛。
她在劇中一本正經地賣萌成為經典畫面。
天海和竹野內豐在戲裡的互動是日劇里的「大女主」範式,有個CP就行了,男女主角不談感情,但是就是帶點欲說還休的小粉紅。
工作里默契就是最好的發糖!——這麼容易學的職場CP寫法,國產劇能不能借鑑一下,能不能!
《Gold》(《 金牌女王》)里天海祐希是女強人+鐵腕媽媽,幹練、獨立、冷靜又優雅,鬼畜腹黑的女王碰到傻秘書長澤雅美毒舌技能點全開。
鐵面的人表現出這種溫情就越是動人。
《女信長》里,天海祐希扮演隱藏女兒身以男人的身份活著的織田信長,這個動圖怎麼看都不膩。
天海祐希在日劇里是獨立職業女性代言人。
國產劇到2020還在《三十而已》,而在2008年,十二年前的天海祐希就《 Around 40》女人四十了。
劇中直接打出尖銳口號
這十多年以來,天海祐希幾乎是都會成熟女性的指路明燈,她扮演的角色非但不會刻意扮嫩,還始終跟著演員真實年齡一併增長年紀。
到了2012年的《不結婚》, 天海祐希的女主設定,要跨的就是45歲的節點了。
「獨立女性」這個戲路上, 天海祐希駕輕就熟,她幾乎可以演好任何角色的信念感,看她的中年逆襲故事總是能讓我們獲取力量,變老一點都不可怕。
但天海祐希又始終保持著一份純真,很容易害羞, 天海式捂臉也成為吸引粉絲的反差萌。
在作品裡,我們看著天海祐希一年年更加成熟,但卻越來越感受到成熟的魅力,甚至可以說,她本人的存在就是對於亞洲女性的一種激勵。
而天海祐希也沒有局限在「永遠的女王」這個套路里,還在不斷挑戰不一樣的設定。
她完全無懼出演那種「我一把年紀什麼都沒有還很失敗」的角色,2016年的《偽裝夫婦》爛尾差評,但是天海祐希演的中年宅女書呆子實在是太可愛了,就算是沒有錢,只要有書可以閱讀,就能完全自洽。
我現在最期待的是天海祐希來年的電影《養老金沒了!》(本來應該是今年9月就上的,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推遲了。)
50多歲的天海祐希,演的就是50多歲的歐巴桑,在超市當臨時工。
女兒結婚要彩禮、老公失業沒收入、婆婆亂買東西,養老金岌岌可危。
這個中老年危機 真實又刺激,年輕人看了也瑟瑟發抖,但還是會被吸引,因為都市人越來越需要自己為自己考慮養老問題。
戲外邁過50歲大關的天海祐希,點點滴滴都在給我們新的啟發。
她本人對於感情問題早就想得很通透,順其自然就好,與其刻意努力結婚,不如不要。
越是成長,她越來越明確自己的想法。
為什麼不結婚?天海女王回答:「受不了家裡有人,就算有了戀人,都想讓他住在隔壁呢。」
年齡的增長,對於天海祐希來說,唯一的壓力是,要演得更好:「女演員年齡的增長會被觀眾看在眼裡……我應該努力提升演技,希望我能演好每個年齡。」
從幼年時就嚮往舞台,到成為公認的「女王」,天海祐希對於職業的熱愛從未停止。為了準備《頂級手術刀》時,她沒有新年休假,但她說:「對我來說,用背台詞來迎接新年,這也是很幸福的事。」
為了做好演員的工作,她始終嚴格自律,積極健身。
所以也難怪她有那句名言:「與其相親,不如健身。男人會背叛你,但肌肉不會~」
今年國內的綜藝和電視劇都在聚焦「成熟女性」,當然是要鼓勵的。
可是轉頭想想我的熟女啟蒙課天海祐希,她在電視劇事業上真正找到自己風格是在35歲以後,她用「40歲熟女」形象徵服我們,已經是十多年前的事了。
好像從《 Around 40》開始,我就等著越來越多的國產劇快快跟上這個步伐。但是一晃這都2020了,爆款綜藝給姐姐們定的分水嶺是30歲,從30到50歲都收納入「30+沒什麼」,熱門電視劇說的是,30歲,「而已」啦。
也無法指責國內的創作者們步子邁得太小,娛樂到底也是商業,社會情緒反過來牽制著綜藝和電視劇所能探索的尺度。
好在,我們還可以隨時去看看 天海祐希,53歲的 天海祐希,待播作品是養老危機的 天海祐希,她的人生還在高歌猛進呢。
給你嚴肅的八卦
想要複習以前的推送,直接點這裡就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NOmw0nMBd8y1i3sJuYSO.html